數字時代,如何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探索更適應時代背景的家庭教育模式,已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中國互聯網協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與發展工作委員會、《父母必讀》雜志社、未來網、騰訊公司聯合舉辦的“數智+助力建設美好未來家”——家庭教育大模型發布儀式暨“AI+家庭教育”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學堂召開。
會上,北京師范大學與騰訊公司、行業協會、專家學者打造的“家庭教育大模型”亮相,并發布《家庭教育100問》工具手冊,升級“家長服務園地”,試圖為家長提供數字時代的家庭教育一站式解決方案。
家庭教育大模型發布儀式
大模型遇上小家庭,智慧家長的“AI養娃”模式
2023年,為回應親子教育的社會需求,未成年人家長服務平臺——“家長服務園地”小程序上線,這個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與騰訊公司聯合研發的平臺,不到一年時間,已為超過280萬位有著教育困惑的家長帶來解答和幫助,涉及網絡保護、溝通技巧、親子關系、習慣改善、心理健康等領域。
“我們在幫助家長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很多行為映射出更深層復雜的社會問題,這些共性的問題,能夠通過AI工具進行系統性梳理,結合我們的輔導經驗,以共情+動機分析+實用方法+教育工具的形式,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同時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智能教育解決方案給到家庭啟發。”騰訊未成年人保護營地教育負責人馬瀅提出了AI時代下的家庭教育新思考。
騰訊未成年人保護營地教育負責人馬瀅
為此,北京師范大學、騰訊公司、行業協會、專家學者共同打造“家庭教育大模型”,并推出創新的“大模型+志愿者服務”模式,為家長提供定制化的教育建議和解決方案。基于騰訊混元大模型的底層技術,結合10萬+真實案例中沉淀的科學家庭教育理論,家庭教育大模型把零散知識和實踐經驗轉化為系統的數字知識庫,結合文字、視頻、數字工具等,AI 可針對不同需求、不同場景、不同年齡段的家長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教育輔導,成為家庭的數字教育伙伴。
馬瀅介紹,AI能夠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家庭類型的問題,基于用戶的自由對話進行意圖識別,結合特色家庭教育知識庫,先作出家庭類型判斷。而在內容生成方面則遵循四個原則,第一步是理解家長情緒;第二步是進行動機分析,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問題背后的原因;第三步給出有可操作性的實用方法;最后是推薦適配的教育工具和真實案例。
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大模型連接園地20萬志愿者和專家,既利用了人工智能的效率,又保留了人工服務的個性化和靈活性,手把手教家長由學到做。馬瀅談及這種創新公益服務模式時表示,“父母也很難,要去哪里學、學什么樣的知識、花什么樣的成本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父母希望‘零成本’上崗,我們提供了‘零成本’思路,讓家長先愿意去試一試,成本不要那么高。”
《家庭教育100問》發布,科學養娃也有“通關秘笈”
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談及青少年網絡素養的核心理念有三個:一是賦權,青少年的數字技能提升是要有使用權利的,我們通過斷網,不讓孩子玩手機,是對孩子權利的剝奪;二是賦能,孩子和家長都要共同提升數字素養,化解數字鴻溝需要家長言傳身教,通過能力構建教育,讓網絡真正為青少年所用;三是賦義,家長有價值引導的能力,要在更深層次上的價值和意義進行網絡素養教育。
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
針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疑惑與需求,騰訊未成年人保護營地教育負責人馬瀅老師扎根教育一線,在輔佐完上千個家教疑難個案后,基于10萬+家庭真實案例經驗,帶領“營營老師”家庭教育30余名專家收集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和痛點,撰寫出《家庭教育 100 問》工具手冊。
《家庭教育100問》涵蓋了網絡保護、心理健康、教育溝通、親子關系、行為習慣等多個維度,不僅解答了日常育兒過程中的常見疑惑,更深層次地引導家長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幫助家長全方面解決真實的家庭教育困惑。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89371-0.html家庭教育大模型亮相 助力父母智慧成長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手機套餐辦理應透明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