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2月5日電(記者熊琦、鄧楠、萬芃琦)什么是凍雨?通俗地說,凍雨就是雨下到地面上和附著物上馬上凍結成冰,呈現“在天上時是雨,落下來時凝結成冰”的景象。凍雨與雪有所不同,是由冰水混合物組成,其外觀同一般雨滴相同。
凍雨需要特定的氣象條件才能形成,當較強的冷空氣南下遇到暖濕氣流時,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插在暖空氣的下方,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濕潤的暖空氣被抬升,并成云致雨。
當雨滴從空中落下來時,由于近地面的氣溫低于0攝氏度,電線桿、樹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會凍結上一層晶瑩透亮的薄冰,氣象上把這種天氣現象稱為“凍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凍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區稱它為“地油子”或者“流冰”。
在我國,凍雨一般從11月份開始出現,一直持續到來年3月,每年1月至2月是高發季節。具體到地域上,凍雨南北皆有,呈現南多北少的分布規律。
根據應急管理部發布的消息,本輪雨雪天氣截至4日,已有12個省份啟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響應。本輪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影響范圍廣、累計雨雪量大、持續時間長、凍雨面積大,具有極端性。
凍雨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何危害?一是交通出行上,凍雨天氣來臨,道路極易結冰,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近地面溫度通常在冰點之下,航空運輸常常因為引擎結冰而受到影響,威脅飛機飛行安全。二是農作物遭遇凍害,附著的冰殼常常使得農作物受損,凍死或凍傷作物幼苗、果樹。三是電力通訊受影響,凍雨天氣形成的雨凇易造成電線桿被壓斷,導致電力傳輸線路被破壞。
當前正值春運返鄉高峰期,6日至8日將迎來新一輪雨雪天氣。多部門提醒,行人應盡量減少出行,如需出行要做好防滑措施。如駕車出行,最好為輪胎裝上防滑鏈,留出足夠的剎車距離,謹防車輛打滑側翻,此外,凍雨結束后氣溫回升,覆蓋在物體上的冰凌脫落,極易傷人。行人外出時如通過廣告牌、樹木及建筑物時,應盡量快速通過,以防被高空墜冰砸傷。(圖片、視頻、配音均由AI生成)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74647-0.htmlAIGC科普視頻|落地成冰,影響大家出行的“凍雨”是種什么雨?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手機四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