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作為“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開放創新促進發展中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重慶舉行。6位中外院士作主題演講,來自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200余名專家代表參會。他們聚焦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制造業市場化需求和我國高端制造業優勢領域,分享真知灼見。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是發展中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發展中國家制造業發展的現狀如何?
會上,斯里蘭卡技術部國務部長卡納卡·赫拉特,智利科技、知識與創新部副部長卡羅琳娜·蓋恩薩·科爾特斯,尼泊爾教育科技部國務部長普拉米拉·庫瑪麗分別介紹了各自國家的情況。
“斯里蘭卡從20世紀70年代早期就開始發展制造業,打造開放型經濟。”卡納卡·赫拉特說,如今,斯里蘭卡正在制定新的數字經濟戰略,希望更多人能參與進來,共同推動斯里蘭卡的發展。
“在這個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時代,制造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卡羅琳娜·蓋恩薩·科爾特斯表示,這次論壇意義重大,可以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機會、尋找解決方案,共同推動發展中國家高質量發展。她呼吁所有國家積極采取可持續的制造業措施,共同打造綠色的、低碳的制造業未來。
“尼泊爾政府設立了研究創新基金,正在為打造‘工業4.0’而努力。”普拉米拉·庫瑪麗說,尼泊爾在發展制造業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比如缺乏制造業的生態體系、人力資源不足、資本不足、研發投資較少、創新不活躍等。“‘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就是最好的一個機遇,讓我們獲得經驗,提升能力。” 普拉米拉·庫瑪麗說。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工業轉型、就業與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高端制造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龍騰在主題演講中指出,不過目前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中仍處于“制造—加工—組裝”的環節,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低,創新能力不強。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高端制造業是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體的交匯點,是高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西北工業大學的黃維院士介紹了柔性電子產業基礎研究和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他表示,國際范圍內圍繞柔性電子的競爭非常激烈,中國在這個領域是新軍突起。中國該領域研究團隊的成員來自各個國家,人才的培養也是推動發展中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們要站在國外用戶的角度想問題,以心換心、互利共贏,才能真正讓制造、建造的成果惠及當地。”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舉例說,他自己曾擔任埃塞俄比亞首條輕軌的驗收專家,該線路最初由深圳地鐵運營管理,深圳地鐵將規范、技術、經驗等傾囊相授,最終,該條輕軌運行后,贏得了高度認可。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化發展的主要方向,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中國制造不僅惠及中國經濟,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助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賽力斯集團旗下汽車產品已經出口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超過50多萬輛。”會上,作為企業代表,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總裁何利揚介紹,他們將產品出口到印尼、泰國、阿聯酋、新加坡、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共建國家,還在共建國家建立了智能工廠,加強了技術研發及智能指導合作。
“未來重慶將發揮制造業領域的綜合比較優勢,不斷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制造業領域的交流合作。”重慶市副市長江敦濤在致辭時介紹,近年來,重慶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吸納全球各類要素資源、構建形成買全球、賣全球雙向聯動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未來,重慶將以“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為重要交流平臺,持續加強共性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推動制造業上下游協作、高中低端融合發展,助力發展中國家制造業快速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動能。(記者 雍 黎)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7576-0.html攜手共進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多方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 智能應用前景廣
下一篇: “雙11”國貨緣何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