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洞見新趨勢,藥事新可能”欄目是由阿里健康和賽柏藍聯合出品的阿里健康大藥房七周年特別節目《藥事相商》。旨在通過制藥公司第一現場的視角,挖掘新時期醫藥健康行業新趨勢,并共同探討行業變化之下,圍繞用戶不斷更迭的需求,制藥公司、互聯網醫療平臺如何共建生態,為用戶提供更全面、專業、便捷的健康服務新方式。
今天,我們將圍繞皮膚類疾病的認知和治療,來探討在數字化模式加持下,如何突破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等慢性病用藥誤區、依從性差的難題。
與“三高”等慢病一樣,有一些皮膚病,例如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等,目前尚無根治方法,患者需長期用藥維持治療、減少復發。
“如果說皮膚疾病與其它疾病有什么明顯的不同,就在于皮膚病患病癥狀明顯,患者經常能直接感知皮膚發生的病變,對患者心理同樣產生影響,容易對病情產生焦慮。”利奧中國總經理殷曉峰表示,患者常常會根據自己所看到、摸到的特征,自行購買藥品治療,但這種“自我診斷”往往既不專業,也不準確,還可能延誤治療時機。
因此,對皮膚病患者來說,向其傳達準確的疾病知識和用藥指導,建立長期疾病管理的意識,極為重要。
“以患者為中心是利奧一直堅守的理念,我們與專業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全方位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診療服務,讓患者治療效果最大化。”在健康關注度提升、用戶對自身健康管理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利奧制藥正在積極參與到醫藥行業數字化浪潮中,探索給整個中國的皮膚病患者更好的診療體系。
兩大難題:用藥誤區、依從性差
在社交網絡上,時常有患者上傳自己的皮膚照片“尋醫問藥”,很多網友“出謀劃策”,但給出的治療意見有時甚至完全相悖。
更有甚者,網上還流傳著一些無從考證的皮膚病治療“秘方”“偏方”,有患者對此深信不疑。殷曉峰發現,誤聽誤信讓不少患者走了彎路,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加重了其病情和后續治療難度。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病種類繁多,誘發皮膚病的原因復雜。目前已被命名的皮膚病多達2000種,常見的約有200多種。
作為一家專注于皮膚科領域的全球性制藥公司,利奧制藥自2009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致力于提升皮膚類患者認知,進行普及教育。
在殷曉峰看來,患者教育的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課題需要解決:第一是患者習慣自診自療,容易陷入用藥誤區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醫學界共同努力,去糾正網絡上的不正確信息,正本清源;第二是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依從性很差,經常不遵守醫囑,憑感覺調節用藥。以銀屑病為例,它是與免疫相關的慢性疾病,治療需要漫長時間,且很難根治。但因為外在的混亂信息,銀屑病患者常常在治療效果不明顯時放棄,在癥狀緩解時過早松懈。
“從我們的用戶調研來看,至少有40%以上的患者,中途停藥,沒有遵醫囑完成全程治療。”殷曉峰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馬琳也曾表示,在通常高發于兒童的特應性皮炎治療領域,常存在“治療不徹底的問題”,這與很多家長認為外用激素藥副作用多,出現自行縮短治療療程、或降低用藥劑量相關。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患者在整個治療旅程中需要跟醫生進行大量的互動,現實情況往往是,病人在重的時候去找醫生,又在輕的時候喜歡忽視,覺得“拖一拖就過去了”。
能顯示在互聯網平臺上的信息是靜態的,但患病是一個動態且復雜的過程。這二者之間的溝壑,需要持續不斷的用戶教育來填補。
而互聯網平臺,一方面能解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問題,另一方面,還能夠運用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和信息管理能力,去提高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互動效率。
探索數字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新模式
其實,以皮膚病為代表的很多慢性疾病的治療中,需要患者有信心,有耐心。信心源自于對疾病的認知,而認知的提高依賴于專業機構持續不斷的知識普及和教育。
利奧制藥是較早參與到中國醫藥行業數字化浪潮中的跨國藥企之一,先后與多家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藥店、和基于互聯網的營銷公司、慢病管理數字化公司等進行合作,嘗試各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業務模式。
殷曉峰認為,對于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等慢性皮膚病患者而言,因為需要長期用藥,除了藥品安全、有效,用藥的便利性以及持續的專業可信賴的服務,也是決定其用藥依從性的重要考慮因素。
利奧制藥除了提升診斷和治療能力,也通過互聯網電商等渠道,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比如提高藥品送達的可及性、信息可及性,讓患者的治療效果最大化。
“未來的患者服務趨勢,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利奧制藥現在零售渠道有線上線下,我一直認為這兩個是不能割裂的,我們會盡量用數字化技術,利用互聯網,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殷曉峰談到,在可及性方面,藥電商平臺有獨特的作用,無論患者身在何處,它都能夠把藥品及時地送達,讓患者的用藥的便利性大大提高。
與此同時,在患者整個治療旅程中,醫生與患者的持續互動至關重要。而在患者離開醫院之后,通過互聯網醫療,也能將專業信息和患者所需要的服務及時送達。通過與阿里健康等互聯網醫療平臺的合作,向患者不僅僅提供藥品,還提供貫穿患者完整治療周期的全方位服務。
殷曉峰舉了一個合作項目的例子,利奧制藥與阿里健康合作,探索以患者為中心的數字化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在線上跟蹤服務皮膚病患者的治療過程。通過數字化手段的精準隨訪干預,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主動性得到有效激發,用藥依從性和疾病控制程度得到有效改善。數據顯示,參與皮膚病管理的患者中,用藥依從性較一年前提升30%;其中,參與慢病社群管理的患者,用藥依從性較一年前顯著提升3.2倍。
事實上,互聯網是目前解決皮膚患者依從性差問題的關鍵渠道。在這個過程中,醫生、藥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通過互聯網平臺扮演著“健康管理者”的角色,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導。
“通過這樣的努力,我們發現,患者的整體療效毫無疑問地改善了很多,另外,患者也對治療更有信心了。”殷曉峰談到,像銀屑病這樣的疾病,易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困擾,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而持續的陪伴,傾聽患者的傾訴,用專業意見緩解患者的焦慮,則是互聯網平臺醫生開出的特殊“處方”。
新趨勢:從藥品到全方位的疾病管理
中國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政策創新為醫療健康事業帶來了廣闊的機遇。近年來,AI醫療發展迅猛。生成式AI將成為發現新藥物和治療方法的革命性工具。
利奧制藥也在密切關注AI技術,并嘗試將AI運用在皮膚病治療領域。
“從技術角度來看,AI技術對于皮膚病的診斷已經逐步成熟,診斷準確率也在不斷提高。”殷曉峰認為。目前,在實際應用中,AI技術還不能直接用于診斷,但AI作為診斷助手,不僅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還可以運用于早期篩查領域,加快診斷進程。診斷之后,針對皮膚病這樣的慢病,AI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監測患者自身健康情況,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皮膚病。
技術革命帶來供給側效率的大幅提升,另一邊,需求端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當下,用戶消費習慣已經養成,越來越多的患者在首診之后,更習慣于在線復診,并在線上或線下渠道復購藥品。
“以患者為中心,不僅僅是提供藥品,在治療過程中,我們要讓患者清楚了解疾病知識,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來應對,當患者離開醫院之后,我們希望提供全方位的疾病管理服務,讓整個治療效果能夠最大化。”殷曉峰提到。
隨著用戶對于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他們對于健康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目前,銀屑病、特應性皮炎等皮膚病治療正從傳統單一治療向多重綜合個性化治療變化,隨著未來更多藥物進入市場,更精準、更個性化的用藥方案將成為新趨勢。
利奧制藥的目光也從藥品延伸到患者健康生活的更多方面。比如對于銀屑病和特應性皮炎患者來說,護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十分重要。利奧制藥正在與合作伙伴一起,圍繞皮膚專科建立生態,為患者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3390-0.html藥事相商|利奧殷曉峰:探索皮膚領域數字化慢病管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藥事相商|吉利德科學金方千:不懈創新,創造一個更健康的世界
下一篇: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首口開發井作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