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務部聯合七部門共同發布了關于推動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正式通知,此舉緊隨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財政部等多部門先前發布的相關政策措施,旨在加速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及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實施范圍與力度。
隨著家電、汽車等消費品以舊換新的熱潮涌起,如何處理這些被淘汰的舊物品成為了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許多市民反映,尋找小家電的回收點頗為困難,即便能夠找到,回收價格也往往極低。以北京市為例,盡管2023年已有約160個小舊家電回收網點,但2024年幾乎未見增長,而該年前11個月,領取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資格的人數卻超過了233萬。
線上回收渠道同樣面臨挑戰。記者嘗試在某平臺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盡管購新可享受補貼優惠,但舊機僅可抵扣十元。平臺解釋稱,回收價格低主要是由于人工上門及拆機成本高,淘汰品的殘值難以覆蓋這些成本。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節能所研究員馮相昭指出,當前回收體系的發展速度未能跟上前端消費的增長,行業內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且集中度不高,舊物回收標準缺失,導致回收價格難以統一。不過,好消息是,《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和管理規范》等四項國家標準已通過專家技術審查,未來將對各地及網絡平臺回收提出具體要求,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在安徽等地,已開始要求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的商家提供全流程服務,確保農村地區也能享受到這一便利。消費者只需在線預約時間,服務人員便會按時上門服務。
在汽車以舊換新方面,2024年該領域帶動的銷售額占比最高,全國范圍內以舊換新汽車數量超過650萬輛,其中包括大量新能源汽車。面對這些退役車輛,如何妥善處理成為關鍵問題。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全國各地具備新能源汽車拆解資質的企業約有千家,動力電池拆解資質企業則有148家。馮相昭預計,到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規模將達到百萬噸級別,甚至接近200萬噸,而有資質企業的合計產能理論上足以消化這一量。
優湃能源再生能源運營中心機動車業務高級經理謝立中強調,新能源汽車拆解過程中,對電池拆解的要求極高,必須嚴格遵守規范性操作,以防止熱失控及環境污染。為此,我國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新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進一步規范廢舊動力電池的綜合利用,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將撤銷其資質,并督促具備資質的企業提升專業能力。
為了解決“兩新”背后遇到的循環難題,一系列政策正在加速落地。去年,國家成立了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旨在加速資源整合,制定標準,引領行業發展。該集團的業務范圍涵蓋了廢塑料、廢舊電池、廢有色金屬等多個領域,并計劃向報廢家電及電子產品等領域拓展。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27116-0.html以舊換新后,舊家電汽車何去何從?回收體系加速建設解難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