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巴黎奧運會為全世界貢獻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角逐。競技場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心中的冠軍夢拼搏奮斗,揮灑汗水,最終卻不得不接受,只有少數人能走上職業塔尖。后來,他們揮別賽場,選擇退役,在人生賽場尋找新方向。
短視頻里,前國乒隊員在公園和大爺“比拼”球技,讓業余“發燒友”也用上“國手”級球拍;田間地頭,獨臂獨腿的前殘疾人自行車運動員開啟直播,把大蒜、蜜薯等農產品賣向全國各地;直播間里,專業拳擊手化身20萬人的“云教練”,讓更多人學會“武裝”自己,科學打拳。
近日,新華網聯合抖音電商“尋找同行者”發布系列紀錄片《沒有走上職業塔尖,我去了哪里》,講述了三位平凡運動員的下半場“賽事”。
退役乒乓球國手 在直播間打響下半場“賽事”
從國家乒乓球隊退役那年,穆靜毓22歲,本是當打的年紀,卻因為一身的傷病不得不憾別賽場。從備受關注的“國手”到褪去光環的普通人,穆靜毓沒有消沉太長時間,她給自己找到了生活的新支點——通過抖音賬號@愛乒乓的穆靜毓 ,她把這些年積攢的經驗教給更多乒乓球愛好者。
穆靜毓(左)和國家隊時的舍友孫穎莎在一起
“誰來跟我打一會兒?”視頻里,手持乒乓球拍的穆靜毓走進天津西沽公園乒乓球館,向一群大爺發起“挑戰”,并很快憑借高超的球技征服了一干對手。隨著“去公園挑戰大爺”系列短視頻在抖音的出圈,穆靜毓把“專業”確立為拍攝方向。“勾手發球怎么接”“直拍發球技巧”……從短視頻到直播間,粉絲總能在她的賬號中找到各種乒乓球技巧干貨。
除了高超球技,穆靜毓使用的專業球拍也勾起了不少乒乓球發燒友的興趣。那是由天津729體育器材公司為她特意定制的球拍,在傳統銷售渠道根本買不到。為了幫粉絲實現心愿,穆靜毓主動找到廠家協商開放定制。按照約定,廠家會把最好的木材、碳纖維、膠皮留給她,并給出優惠價。穆靜毓并沒有貪圖高產量,依照她的高標準,工廠每半個月才能生產出直拍和橫拍各十只左右。“大概一到兩次直播就能賣完,有時還有不少老客戶會提前預定。”
穆靜毓在直播中介紹球拍
就這樣,穆靜毓在分享專業內容的基礎上開啟了知識帶貨之路。她只賣乒乓球相關的器材,并且都是自己用過的。“我只懂乒乓球,其他品類的產品我就不太專業了,貿然去賣別的貨,對粉絲來說也不負責。”看到家鄉的國產體育器材在自己的推薦下被更多人熟知,穆靜毓十分自豪。平時,她會親自到工廠選品,參觀實際的生產情況,詢問售后保障。這份用心也被粉絲看在眼里,很多人下單后反饋,穆靜毓的球拍性價比很高,用著也舒心,比很多市面上高價格的球拍都好用。
曾有粉絲給她發私信,說自己已經20年沒打球了,看了她的視頻又重新拿起了球拍。這是最讓穆靜毓感到踏實、滿足的時刻。如果說當初的告別賽場時還有一點遺憾,現在的穆靜毓則已經完全釋懷,“因為我已經找到了新的賽場”。
退役殘疾人自行車運動員 帶貨農產品受好評就像“得了獎牌”
在一屆全國殘運會中獲得三枚銀牌,那是獨臂獨腿的殘疾人自行車運動員李陽在競技場上的高光時刻,也是他離殘奧會最近的一刻,此后,他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認清這個現實后,李陽選擇退役,自食其力的他擺過地攤、養過鴿子、開過賓館,但都沒什么起色。在朋友的介紹下,李陽拍起了抖音,嘗試帶貨家鄉農產品。
李陽在紅薯地里直播帶貨
開抖音號三個月后的一天,李陽發的一條視頻突然火了。視頻里,他滿頭大汗,單手舉起一大袋剛挖好的大蒜,單腳在田里跳著行走,卻因用力過猛打了個踉蹌。被李陽打動的網友紛紛涌進他的賬號,雖然是“趕鴨子上架”,但憑著對農產品的熟悉,李陽對著鏡頭流利地介紹起大蒜,幾天之內就賣出4000多單。
從那時開始,李陽的創業之路出現轉機。此后一年的時間里,李陽賣出了幾萬單大蒜和洋蔥,3萬多單聊城莘縣千禧果,40多萬斤濰坊貝貝南瓜。每次下鄉收貨時,他能明顯從農民們的臉上看到喜悅。幾年來,他幫助幾百戶農民解決了農產品銷路的問題,收購價比平時農民們自己賣的還要高個一兩分錢。“都不容易,一點心意吧。”李陽說。忙不過來時,他還會請當地帶孩子的婦女、老人幫忙,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
自己的生活穩定后,李陽不忘幫助身邊的殘疾人朋友。“我作為殘疾人,很明白殘疾人的生活中能有一份收入很難。”退役殘疾人游泳運動員魏紅喜是李陽在深圳擺攤賣字時認識的朋友,他沒有雙臂,退役后曾靠賣唱為生。得知李陽的農產品帶貨有了起色,他也在2021年加入進來。田寧波是李陽在為獼猴桃直播帶貨時認識的種植戶,同樣沒有雙臂的他希望在農閑時跟著李陽學習做電商,李陽也欣然答應。
李陽(右)帶領殘疾人魏紅喜(中)、田寧波做抖音電商
近日,李陽和魏紅喜在河南開封賣沙地蜜薯,就把田寧波一起叫了過去,三人一起拍視頻、發貨。三人在一起會打趣“只能湊出一條胳膊”,也會為一起取得的直播帶貨成就興奮不已。“這才4年,也算翻了身了。”“跟以前比的話要好千百倍了。”他們說。
接下來,李陽還有新的打算。在他們以前的直播中,經常有網友出于同情心下單,還有人留言“不必發貨”,這讓李陽既感激又失落。“我感覺要做得長遠,還得去轉型,并不是要讓人家可憐我們,品質我又不比別人差。”他說,“像有的人就會說,他本來是奔著愛心支持來的,結果品質還不錯。我想做到這個出發點和結果。”
如今,@勵志小陽農副產品 已經在抖音獲得23.8萬粉絲的關注。李陽很享受在抖音電商獲得的成就感。“人家收到貨給你一個好評,就感覺心里很舒服。就像得了獎牌一樣,我得到回報了。”退役七年,李陽已經離賽場很遠,但閑下來的時候,他還是喜歡騎車。他相信,只要自己踩下去,人生就會一直向前行。
退役拳擊運動員 酷女孩靠“拳頭”在上海立足
“砰!砰!砰!”拳擊手套擊打沙包發出沉悶的聲響。一身簡潔運動裝的潘麗娟正在為大家講解“單邊勾擺拳”的重點。在抖音賬號@拳擊潘麗娟 中,像這樣邊打拳邊講解動作技巧的短視頻有200余條。結束拳擊運動員生涯后,潘麗娟轉型成了20多萬粉絲口中的“潘教練”。
出生在黑龍江鶴崗的潘麗娟15歲那年被推薦到哈爾濱體工隊的拳擊項目。雖然這已經不是一個學習拳擊的最佳年齡,但是憑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潘麗娟最終還是走上了專業拳擊運動員的道路。2011年,她代表黑龍江省隊參加全國女子拳擊錦標賽,拿到了女子48公斤級全國第三的成績。憑借著這個成績,她獲得了進入北京體育大學的機會。
潘麗娟在2016年中俄韓蒙國際拳擊邀請賽獲得女子組51kg級冠軍
做職業運動員的那些年,潘麗娟甘苦交織。她享受過身為“種子選手”的榮光,也不得不接受離大賽舞臺依然很遠的現實。退役后,她做過健身教練,開過健身房,創業失敗時只能回東北“家里蹲”。2022年,劉畊宏在抖音帶起了全民運動的風潮,潘麗娟受到啟發,想到了在抖音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分享拳擊知識。酷炫的拳法組合視頻、專業的干貨知識講解……在潘麗娟的帶領下,越來越多人開始跟著她在線打拳。
漸漸地,在職業生涯中默默無聞的潘麗娟收獲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開始有商家找到她尋求合作,一條知識變現之路就此開啟。從運動員轉型帶貨主播,潘麗娟始終秉持不“強買強賣”的信念。她說:“在抖音電商做知識帶貨,是憑著技能去獲客。”因此,她依然把賬號重心放在拳擊技能教授上,在知識普及的基礎上順勢做知識帶貨,帶貨的品類也都集中在拳擊用品上。
潘麗娟在直播推薦凝膠半指套
潘麗娟的選品標準很嚴格,所有的東西都會親自試用。“我挑的貨品其實不便宜。有時候有一些便宜的商家找上門,傭金也蠻高的,但我覺得賺那些錢沒有意義。”潘麗娟櫥窗里的拳擊手套一般定價在六百左右,很多定價兩百到三百的拳套商家來找她合作,潘麗娟沒有上架。每當收到粉絲的好評時,她心里都有點小得意,“我推薦的必須好用啊”。現在,電商和教學各自帶來一筆豐厚的收入,潘麗娟終于結束了曾經不穩定的日子,在上海立足。
潘麗娟很喜歡抖音電商的這份新事業,她感到自己不再是從前那個默默無聞的“無名之輩”。她發現,人生下半場的比賽剛剛開始,她相信她會用“拳頭”的力量,扎扎實實地打得更漂亮。
今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向社會正式發布19個新職業,“網絡主播”赫然在列。隨著越來越多退役運動員轉型知識帶貨達人,抖音電商也迎來了新一批“同行者”。7月發布的《2024抖音退役運動員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通過抖音電商獲得收入的退役運動員同比增長54%,退役運動員帶貨訂單量同比增長368%。
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每一棒都有不同的精彩際遇。未來,抖音電商將繼續尋找同行者,記錄下他們人生接力賽中每一個珍貴的瞬間。(記者 周靖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14711-0.html新華網聯合抖音電商“尋找同行者”發布系列紀錄片,講述退役運動員的下半場“賽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沉浸式智慧文旅項目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