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廟景區霓虹夜景流光溢彩,連云港鹽河巷歷史文化街區夜市佳肴美饌香氣撲鼻,蘇州各大場館打造夜游演藝新場景……入夏以來,江蘇16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通過創新活動形式、優化服務質量和豐富文化活動等方式,促進夜經濟持續升溫。
夜經濟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拉動內需、展示城市形象、豐富群眾夜間生活等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片具有廣闊市場潛力的消費“藍海”。有數據顯示,我國60%以上的消費發生在夜間,2023年全國夜間經濟市場規模已超過50萬億元。
當前,我國很多地方在大力推動夜經濟發展,通過拓展夜經濟的新模式、新場景,持續激發消費潛能。不過,面對日益多元的夜間消費需求,一些地方夜經濟活動存在同質化、低水平建設等問題,多樣性和優質供給不足,對新生代消費者吸引力不足,同時,一些制約夜間消費潛力的短板依然存在。
夜經濟產業關聯度高、影響帶動面廣,對促進消費具有乘數效應。需要注意的是,發展夜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市場、消費者等多方統籌發力,協同共治。
繁榮夜經濟需要創造多樣化的消費場景,加速多業態融合發展。“夜經濟”包含夜市,但并非簡單等同于傳統的夜市,各地需要擺脫過去單一服務業態,加速夜經濟與旅游、體育、戲劇、音樂等文化藝術領域深度融合,拓展“夜娛”“夜賞”“夜游”“夜運動”等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豐富“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產業體系,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層次的夜間消費需求。比如,江蘇今夏舉辦了“水韻江蘇·璀璨夏夜”主題活動,通過延長夜間營業時間、線上“云游覽”、打造特色鮮明的消費地標等方式,“點燃”城市夜經濟,激發消費新活力。
繁榮夜經濟也要依靠城市綜合配套的提升和消費環境的優化,合力護航夜經濟高質量發展。各地應強化頂層設計,統籌和優化夜經濟業態和空間布局,加強夜經濟政策支持,出臺夜間包容審慎監管措施和配套設施提檔升級,積極引導經營主體開發多樣化的夜間消費場景及對應產品。同時,強化夜經濟綜合治理,在環境、治安、公共交通、食品安全等精細化管理上多下功夫,努力營造舒適、安全、美好的夜間消費環境。
繁榮夜經濟還要依托科技賦能,加快創新步伐,走好品牌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需要加快夜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運用數字技術豐富夜經濟,利用新科技手段推動文化、藝術、科技與經濟有機融合,讓夜經濟更具科技感、更添活力。同時,各地可從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中汲取養分,探索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打造獨有的、差異化的城市夜經濟標識,推動夜經濟從“網紅”走向“長紅”。(蔣 波)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08982-0.html繁榮夜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知識產權轉化需破解“多而不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