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想到啊,這一檢查,竟然還真是癌癥,幸好發現得早,撿回一條命。”
蘇阿姨大約在半年前,偶然發現自己排出的糞便變細了,照理說這種情況應該排便更順暢才是,然而蘇阿姨每次排便都很費勁,蹲半天之后還感覺沒排干凈。原來從來不會便秘的她,還時不時出現了便秘癥狀。
但除了排便異常外,蘇阿姨身上沒有出現其他的不適癥狀,她也就沒當回事。
3個月后,蘇阿姨排便異常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有時候一天可以腹瀉拉肚子好幾次,有時候好幾天都沒有便意。
腹痛腹脹一周后,蘇阿姨自知情況不對,趕緊去醫院做了腸鏡檢查,這一檢查竟被確診為腸癌,好在癌癥還處于早期階段。經過治療后,蘇阿姨已經出院回家了。
蘇阿姨的故事傳開后,親戚朋友經常議論此事,有人說一天三次大便是腸癌征兆,有的說三天一次大便是腸癌征兆,傳言說得越來越“玄乎”,到底哪個說法才是真的呢?
一、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徐志潔指出,兩三天排便1次或一天1~3次都算正常范圍,只要保持排便規律性即可。
不少人在日常一旦出現腹瀉、便秘就很擔心是腸癌所致,事實上,很多原因都會引起這兩個異常癥狀出現。
如長期飲食不當,食用太多精細食品,飲食內缺少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攝入,可能會導致胃腸道沒有足夠的動力蠕動,極易引起便秘出現。還有些人在食用一些身體不耐受的食物,如牛奶、辣椒等,會導致腹瀉癥狀出現;
缺乏運動會導致胃腸道蠕動速度變慢,容易引起便秘。同時如果還有飲水量少的情況,糞便在進入腸道后水分會被腸道重新吸收利用,會導致糞便變干、變細,難以排出體外;
當身體感染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以及輪狀病毒等以后,都可能會引起腹瀉、排便次數增加的癥狀出現,患者同時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
另外,還有些人出現嚴重的便秘是因為濫用瀉藥所致。市面上售賣有各式各樣的清腸產品,長期大量使用都可能會導致身體產生依賴性,后續的用藥量會越來越多,不用藥就難以排便。并且還可能會導致腸道黑變,給腸道健康帶來極大影響。
二、大便出現這3種異常,警惕是腸癌發出的信號
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多觀察排便情況,如果這三個異常很可能是疾病信號。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如果你本身是規律性每天排便或是2天排便一次,近期突然排便次數增加,每天排便次數可達到3~4次,或是便秘、腹瀉交替出現,且持續時間超過2個月,一定要警惕。
大便形狀發生改變:腸道內存在腫瘤時,會導致糞便受到壓迫,出現糞便變細、中間有凹槽、血痕的表現。
黏液血便:腸癌也會引起患者出現血便,但腸癌引起的出血多會在糞便內部,呈暗紅色或帶有黏液。和痔瘡所致的鮮紅色、便后滴血有很大區別。
除了這些癥狀以外,腸癌還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異常腹痛、貧血以及腹部包塊癥狀,日常多表現為右下腹部隱痛、鈍痛,隨著病程的發展,患者在腹部還可能會摸到明顯的包塊?! ?strong>三、健康的大便有4大標準,對照看看你符合嗎?
你知道嗎?大便也是反映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起跟隨小妙來看下你的排便是否正常。
性狀:條狀軟便且不粘連,在沖廁所的時候可以輕松沖走。一些排便為糊狀沒有干結塊的也屬于正?,F象。
顏色:正常的糞便顏色應該為黃棕色,如若出現紅色、黑色或白色糞便,需要引起警惕。當然首先要排除飲食、藥物中是否含有這些顏色,在停止食用后恢復正常則無需擔心。
氣味:糞便內含有細菌分解的糞臭素等物質,所以會有一股臭味,肉食攝入多的人異味會更重一些。
數量:正常情況下,每人每次應排出2~3條糞便,每個糞便的重量在100g左右。膳食纖維攝入多的時候,排便量也會有所增加。
值得提醒的是,在日常如若發現自己原先的排便規律變得不再規律,也不必過于擔心。首先回想下自己近期的飲食、情緒等是否出現了異常,如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緊張等都可能導致排便受到影響,在進行調整后排便習慣還是沒有恢復,建議去醫院進行檢查。
四、預防腸癌,4件事情不能忘
腸癌的發生和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有很大聯系,想要預防腸癌,做好這幾件事很重要。
1.40歲后做個體檢
家里有直系親屬曾患過結直腸癌的人群,建議40歲定期進行腸鏡檢查,在第一次檢查時沒有發現息肉、腸炎等異常,之后可以3~5年檢查一次。
2.飲食結構要改變
日常的飲食習慣要注意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特別是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黃綠色蔬菜,肉類更多是起到輔助作用,不能大量的攝入肉類,注意多攝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在烹飪方式的選擇上,要注意少吃煎炸、燒烤類食品,盡量以清蒸、水煮為主。另外,食物的選擇上要盡量以天然食物為主,盡量少吃腌制、加工肉類。注意少飲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3.控制好體重
2018年美國癌癥研究所一項報告指出,體質指數(BMI)每增加5kg/m2,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增加5%。肥胖人群罹患腸癌的風險會顯著增加,所有年齡段的人群都需要控制體重,將BMI控制在正常范圍內(BMI計算方式為:體重kg/身高2),正常值應該在20~25之間。
4.積極做運動
《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0》提到,合理的體育鍛煉是結直腸癌的保護因素。運動可以降低腸癌風險,使容易癌變的腸道息肉減少1/3。
運動對于健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可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速度加快,促進胃腸道蠕動。降低腸道內廢棄物停留的時間,幫助預防腸道疾病發生。建議每周至少進行5次運動,每次運動的時間不少于30分鐘。
生活中,人們對大便往往比較忽視,認為它是“污穢”之物,不愿多看一眼,殊不知,便便也可能是疾病的反映區。小妙在此呼吁大家,日??梢远嘧⒁庥^察自己的大便,當大便出現異常時,及時就醫,保護身體健康。
編輯:張嘉琪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554-0.html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哪些異常癥狀需警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