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電商不僅是一種商業形式,更是連接城市與農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梁和紐帶。只要認真學習、積極實踐,就能為助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實現自我價值。”
這是7月18日拼多多“多多課堂”首次走進云南大理古生村,為正在參加全國科技小院研究生學前教育實踐培訓的2024級新生送上一堂農產品電商公益課后,一位學生在當天日志中寫下的體會。
“多多課堂”走進云南大理古生村,為全國科技小院2024級新生送上農產品電商公益課
這是連續第三年在云南大理舉辦的全國科技小院研究生學前教育實踐培訓活動首次引入電商實操指導課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團隊今年5月初聯合拼多多推出“科技小院強農興農人才培養行動計劃”后落地的首場線下公益活動。
其間,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西南大學、云南大學、云南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八所高校的104名準研究生,共同參與了這場有關電商產消鏈路、運營技巧、直播等營銷工具的培訓。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古生村科技小院負責老師金可默表示,拼多多的加入是本次培訓一大亮點,“我們希望借助‘多多課堂’讓學生建立市場思維,讓‘新學生’快速成長為‘新農人’,未來在解決三農問題時擁有多元視角,更好地助力農產品對接廣闊大市場。”
讓農產品“種得好”也“賣得俏”
為了培養更多既熟悉生產者又親近消費者的“新農人”,把收益留在產地、留給農民,本次“多多課堂”公益培訓活動立足農產品線上銷售方法,從平臺特點、開店方式、商品發布、運營推廣四個維度進行了詳細講解。
“如果農戶沒有店鋪,可以先了解個人店、企業店的區別,根據農產品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類型進行操作”“店鋪起名要清晰明了,切忌夸大宣傳”“商品標題的作用是便于搜索關鍵詞提取,要突出產品賣點、切中目標消費人群”……圍繞電商運營技巧,培訓導師重點介紹了已發布商品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詳細性、快遞發貨的時效性、店鋪商品好評比例及參與平臺活動增加曝光等關鍵問題。
“拼多多長期支持科技小院發展,除了連續兩屆支持科技小院大賽,還助力四川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福建平和琯溪蜜柚科技小院等科技小院重點研究的農產品在線上打開銷路。”上述培訓導師表示,電商正在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之一,希望通過培訓讓學生建立電商思維,以期未來推動當地農產品的線上銷售,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科技小院準研究生們認真聆聽、仔細記錄培訓細節,希望未來推動農產品線上銷售
“今天的內容干貨滿滿、細致入微,讓我對農產品電商也有了更深入理解。”張翠玉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反復實踐,在運營過程中幫助農戶的產品實現從0到1的銷售突破。
在“多多課堂”的啟發下,熱情開朗的白族姑娘何敏燕正計劃通過直播的方式,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電商帶貨非常火,拼多多不僅有農產品銷售優勢,也有相關功能,這可能是我擅長的領域。”她笑著說。
為村屯農家帶去市場思維
科技小院,由張福鎖院士和團隊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縣首創,是集農業科研、科技服務與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創新模式。至今,全國已建成1800多個科技小院,其中,古生村科技小院是全國首個邁入“3.0+”模式的科技小院,旨在利用農業技術保護洱海的同時,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綠色轉型,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創立三年,古生村科技小院已成長為科技小院集群,先后吸引了來自全國40多個高校和企業的40多支科研團隊、百余名研究生入駐,為科技小院研究生學前培訓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案例素材。
截至目前,科技小院研究生學前培訓已在洱海流域的古生村開展三年,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愛農情懷、激發服務“三農”責任感,強化從事農業科研服務的使命感,助力他們在入學后快速融進科技小院的研究與服務工作中。
長期以來,農戶與農學研究者將時間和精力主要投入在作物高質高產的研究和實踐上,而在優質農產品產消對接、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還需要開展更多創新實踐。
古生村科技小院學生指導村民使用施肥器,幫助提高農事效率
此前,在2024全國科技小院大會上,拼多多宣布攜手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團隊,推出“科技小院強農興農人才培養行動計劃”,共同探索“學—研—商”公益性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培養農業復合型人才的院所。
上述行動計劃面向全國科技小院推出三項舉措,其中包括通過開展學術沙龍、研討會、新農人培訓、電商助農等各類線下公益活動,為科技小院的學子們提供交流切磋平臺,相關活動每年不少于10場。
本次“多多課堂”走進科技小院研究生學前培訓活動是上述行動計劃落地的首場公益活動。優秀的強農興農人才,不止要會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賦能農業生產,還需具備跨學科、跨專業、跨產業的思維,除了在種植端解決問題,在銷售端也能找到農產品適銷對路的方案。正如山西農業大學學生高嘉星在接受“多多課堂”培訓后所說,只有將農產品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才能讓農業生產達成閉環,助力農民實現豐產又豐收。
參與“多多課堂”培訓前,沈陽農業大學學生張坪從未想過農產品產后銷售問題,但課后,他聯想到之前在古生村幫助村民賣菜的經歷,“當地的消費需求少,價格也低,是否可以把菜農組織起來為電商平臺供貨?”隨后,他又與同學們展開了貨源穩定性、農產品品牌化以及電商可行性等一系列問題的討論,“這種解決農村實際難題的研究與在學校做科研有著很大差別,但這恰恰也是科技小院模式的價值所在。”
“好的科研不僅要留在書架上,更要擺上貨架,直面全國消費者。”拼多多副總裁侯凱笛表示,“在此前與科技小院師生的接觸中,我們發現,由于人才、經驗或基礎設施的缺乏,不少農研技術及成果都面臨推廣難、銷售難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開展新農人培訓、科學論壇等方式,助力培養既懂前端科技、技術推廣,又能使用前沿技術進行后端銷售的復合型創新人才,為鄉村的產業振興注入新活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02894-0.html助力科技小院強農興農人才培養 ?拼多多為農學新生開講農產品電商公益課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