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7月10日,如祺出行(09680.HK)成功在香港掛牌上市,發售價每股35港元,全球發售凈籌約9.692億港元,成為“自動駕駛運營科技第一股”。然而,上市首日,如祺出行破發,報30港元/股;到了次日,股價一度較發行價漲超14%,市值突破80億港元。
進入2024年,曾在資本市場折戟的網約車公司紛紛決戰港交所。除了如祺出行,趕上這輪上市潮的還有曹操出行、嘀嗒出行、享道出行等。
一邊是出行平臺扎推奔赴港交所;另一邊,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等來了久違的春風,這個無人駕駛項目在武漢地區爆單,拉動了百度股價的上漲。
自動駕駛的普及和出行平臺上市潮交織,加快了網約車平臺的新一輪競爭。
扎根“小市場”的出行平臺
如祺出行成立于2019年,涉及的業務包括出行服務、技術服務,以及為司機及運力加盟商提供全套的車隊銷售及維修支持。
據招股書披露,如祺出行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發起創立。IPO前,廣汽系和騰訊分別為如祺出行的第一、二大股東。此外,如祺出行股東還包括小馬智行、SPARX Group、DMR、廣州產業投資集團、合肥國軒及其他機構投資者。
公開資料顯示,如祺出行在2022年4月首次完成10億元A輪融資,2023年6月完成8.42億元B輪融資。2024年6月14日,如祺出行完成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6月24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6月28日啟動公開招股。
其中,出行服務依然是如祺出行最重要的業務。2021-2023年,如祺出行總營收10.14億元、13.68億元、21.61億元,出行服務營收分別為10.05億元、12.45億元、18.12億元,占總營收99.2%、91%、83.9%,
相比于其他幾大平臺以全國市場為目標,如祺出行把大本營放在了以廣州為中心的大灣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23年如祺出行的出行服務以27.41億元交易額,在大灣區占比5.6%,排名第二,年內大灣區用戶滲透率超45%,排名第二。
據招股書,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如祺出行廣州出行服務產生的收入分別為7.14億元、7.68億元、9.53億元,分別占出行服務總收入的71.1%、61.7%、52.6%。
較強的區域特征也導致如祺出行的用戶數量并不龐大,截至2023年,如祺出行平臺注冊用戶數達到2380萬名。而曹操出行、嘀嗒出行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1.5億、3.6億。
另外,如祺出行長期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2021年-2023年,凈虧損6.85億元、6.27億元、6.93億元,三年合計凈虧損超過20億元。
如祺出行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為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利潤水平,公司將遵循兩大發展戰略,首先繼續深耕大灣區,同時不斷布局其他地區,努力擴大經營范圍,另外,繼續鉆研自動駕駛技術,完成開放式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的基礎建設,不斷推動Robotaxi商業化落地進程。
“如祺出行目前主要集中在大灣區運營,市場份額和用戶滲透率雖高,如要進一步發展則面臨地域擴張的難題,開拓更多的市場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和資金?!本W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對時代財經表示。
網約車虧損難題待解
盈利問題并不是如祺出行面臨的特殊情況,而是籠罩整個網約車行業的陰影。
仍在排隊等待IPO的曹操出行盈利情況也并不樂觀,它是由吉利汽車內部孵化出來的網約車平臺。2021年-2023年,曹操出行營收為71.53億元、76.31億元、106.68億元,分別虧損30.07億元、20.07億元和19.81億元,三年虧損超過70億元。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曹操出行銷售成本分別為89億元、79.7億元、100.52億元。出于擴大市場規模的需要,曹操出行在司機收入和補貼方面,投入較大。因此,出行服務中的司機收入和補貼占比最高,2021年-2023年分別為72億元、62.85億元、81.46億元。
為了爭奪用戶資源,曹操出行不得不向聚合類平臺妥協,而且對第三方平臺的依賴正在逐年加強。招股書顯示,2021年到2023年,公司來自聚合平臺訂單的GTV分別為39億元、44億元及89億元,分別占同期總GTV的43.8%、49.9%和73.2%。
即便是網約車行業的頭部公司也剛剛走到盈虧平衡線。2023年,滴滴出行才迎來首次全年盈利?!熬W約車長期的虧損主要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家都想搶占市場規模,再加上行業合規化的要求,運營成本進一步加大?!本W約車行業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
率先切入順風車賽道的嘀嗒出行,早在2019年便實現了盈利,不過,由于順風車市場規模較小,嘀嗒出行的增長空間也受到了限制,整體的營收與其他競爭者的差距較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2023年中國汽車客運交易總額中,順風車、傳統出租車、網約車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4%、54.2%及41.4%。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營收分別為7.80億元、5.69億元、8.15億元。經調整利潤分別為2.38億元、0.85億元和2.26億元。
三家出行公司2021年-2023年營收情況 制圖:時代財經
“網約車市場日漸飽和,玩家眾多,形成了以滴滴出行為‘一超’,T3出行、曹操出行位列第二梯隊,首汽約車、享道出行、如祺出行、萬順叫車、蘿卜快跑等為中長尾的市場格局,市場紅利正逐步收窄?!标惗Y騰向時代財經表示。
三家出行公司2021年-2023年凈利潤情況 制圖:時代財經
“網約車利潤微薄的現狀難以改變,短期仍會是一項苦活,但如果具備一定的市場規模,還是能獲得發展空間的。”某頭部網約車內部人員向時代財經說道。
無人駕駛會是解藥嗎?
自去年開始,深圳、濟南、長沙、三亞、上海等多地監管部門發布了網約車市場飽和預警。運力飽和就像一張繃緊的網,時刻刺激著網約車平臺的增長策略和司機敏感的神經。
不過,部分網約車公司的壓力通過無人駕駛找到了出口。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預計Robotaxi全球市場總規模將于2030年達到8104億元。
在網約車普遍內卷的情況下,如祺出行的策略放在了自動駕駛賽道上。2021年,如祺出行開始推動Robotaxi的開發及商業化,目前在廣州和深圳提供有人駕駛網約車和Robotaxi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如祺出行Robotaxi服務已運營累計20080小時,覆蓋545個站點。
其招股書顯示,此次募集資金約有40%將用于自動駕駛及Robottaxi運營服務的研發活動,是占比最大的資金用途。同時,如祺出行已制定三個階段的企業發展戰略,以推動出行服務行業變革。
“得益于自動駕駛技術的提升及共享出行不斷增長的需求,Robotaxi市場增長迅速,這種趨勢將持續為市場創造投資機會并且擴展相關服務。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及規模擴大,生產及運營成本預計將降低。”如祺出行方面回應道。
今年5月,百度旗下最新一代的無人駕駛智能“蘿卜快跑”車隊投放武漢,僅上線運營的首個月,就有超過10萬人次乘坐。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公開了一組數據,今年一季度,蘿卜快跑供應的自動駕駛訂單達到約82.6萬單,累計訂單超過600萬單。
近期,湖北發布消息稱,蘿卜快跑在武漢市全無人訂單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單日單車峰值超20單,工作量已經比肩普通網約車司機。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認為,蘿卜快跑在武漢的商業模式成功有望異地復制,自動駕駛或將挑戰出租車網約車行業。
體驗過無人駕駛的用戶向時代財經表示,他叫了一單路程2公里左右的訂單,最終收費只有1.99元,比特惠快車的價格還要便宜。在他看來,如果在保證安全、用車舒適放便的前提下,無人駕駛的市場接受度會越來越高。
滴滴拓展的方向更加多元,除了自動駕駛之外,滴滴還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滴滴國際出行業務實現收入24.33億元,同比增長43.9%,而中國業務的增長率僅為14.1%。
陳禮騰向時代財經表示,長期來看,Robotaxi的商業化應用會降低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同時,相關產業鏈也將得到快速發展,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
“目前,Robotaxi技術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雖然取得了顯著進步,但距離完全成熟和可靠還有一定距離。因此,不論在技術層面、政策標準制定方面,還是實際落地應用、消費者教育等方面,仍有待探索和完善?!标惗Y騰說道。
不過,對于出行平臺來說,無人駕駛帶來的新機遇,又將觸發新一輪的變局和技術之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00515-0.html出行平臺扎堆赴港上市:盈利難題待解,無人駕駛成決戰“門票”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