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以上工業是各地工業領域的主導力量,不僅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也能影響當地的工業運行走勢。
規模以上工業依托于各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照現行的劃分標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如果說規模以上工業的產值、營收反應了當地的工業規模,那么反映整體盈利水平的利潤總額也是人們在意的指標,利潤高低的背后是產業結構的高端與否,以及受市場和行業變動的影響。
受各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大部分省份的規上工業利潤額都比去年同期下跌,下沉到各個地級市也是如此。
作為我國的工業大省之一,山東省今年前三季度實現規上工業利潤總額3451.77億元,居各省第5位,暫位列廣東、江蘇、浙江、陜西之后。利潤額比去年同期下降13.8%。
細分到省內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城市的利潤總額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日照、東營下跌超4成,濟南、淄博、臨沂、濱州也下跌3成以上。
濟寧、煙臺、菏澤逆風而上,同比實現53.9%、18.5%、17.3%的增長。
煙臺前三季度工業利潤增速達到18.5%的最大動力來自于萊州的強勢反彈,萊州在去年前三季度中因為主導產業停頓整改等原因的限制,規上工業利潤暴跌96.9%,但在今年前三季度中,萊州暴漲30多倍,完成45.02億元。
除了萊州的猛增外,牟平區、長島綜合試驗區、海陽分別達到了39.6%、70%、36.7%的增速,也是拉動全市增長的組成力量。
在全市層面,煙臺前三季度的規上工業利潤額已經超過500億元,累計完成513.23億元,在省內獨居第一檔,比第2位的青島多出166.21億元。
煙臺開發區
?濟寧暴漲5成有余,居全省第4位在營收上,濟寧雖然已經在前幾年跌出全省8名開外,但在利潤方面一直穩定在前5名。
在今年前三季度,濟寧在規上工業利潤額上拿下高達53.9%的全省最高增速,助力利潤總額達到337.7億元,升至全省第4位,僅次于煙臺、青島、濰坊。
煤炭價格的上漲是濟寧規上工業利潤增長的最大拉動力,雖然濟寧已經轉型為多元化產業發展,但煤炭工業只是占比減小,不代表全部關閉。
在濟寧市內部,微山縣、鄒城市、任城區、太白湖新區這幾大有煤礦工業的縣區恰好都在前三季度中實現工業利潤的高增長,尤其是微山縣。
前三季度,臨沂的規上工業利潤同比下降31.9%,完成了88.55億元,下降至全省第15位,僅高于棗莊。
這并不是臨沂第一次出現利潤額的下跌,在2021年結束時,臨沂全市的規上工業利潤額就比2020年下降了3成有余,今年再次下降,對于臨沂這樣的大體量城市而言著實不是個好現象。
在工業上,臨沂擁有自己的八大優勢產業,利潤總額的下跌主要來自于八大產業中有六大產業出現大幅度下跌。機械行業下跌42.2%、化工行業下跌39.9%、醫藥行業下跌81.2%、冶金行業下跌86.8%、建材行業下跌36.1%、紡織服裝下跌99.8%;僅農副食品、木業實現64.4%、12.5%的增長。
臨沂八大優勢產業前三季度相關指標(非全部產業)
注:各地規模以上工業只統計產能在當地的企業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37-37862-0.html山東16市前三季度工業盈利榜 煙臺居首 濟寧暴漲5成 臨沂第15(山東16市前三季度工業盈利榜)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山東濟寧 1 4 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巡禮(山東濟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