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文/卞海川
“我們要對客戶敬畏,對能力敬畏,更要對合作伙伴敬畏。如果沒有敬畏之心,單打獨斗,肯定不會成功。對伙伴的能力敬畏是核心,只有這樣才能跟伙伴一起通過共創商業機會,共建行業方案,共贏整個數字化的市場。希望阿里云賺1塊錢的同時,伙伴可以賺到2塊錢、3塊錢。”阿里云智能全球銷售總裁蔡英華在2022阿里云合作伙伴大會上的發言充分展現了阿里云的新戰略——“堅持伙伴優先”。
堅持伙伴優先,讓伙伴走在前面
阿里云全新升級的“堅持伙伴優先”的生態戰略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堅持伙伴優先”的提出充分展現了領先廠商的自信,通過這種生態的力量,將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新的時代,不能再用傳統的工業時代的競爭邏輯、零和游戲的方式來推動行業的發展。我們要用共生的方式、大家一起不斷發展的方式來發展。神州數碼首席戰略官、CBG總裁王冰峰表示:“‘堅持伙伴優先’理念的提出非常好。在神州數碼與阿里云的合作中,從傳統的代理分銷走到今天,我們能夠在技術、服務、集成各個方面有所發展,都離不開阿里云的支持。我們在汽車、地產行業等多個領域的項目,都得到了阿里云的支持。這也是阿里云在不斷實踐‘‘堅持伙伴優先’理念。”
今年阿里云的核心戰略是Back To Basic,它的核心的意思是回歸到云計算的本質,專注核心技術的突破來構建全球領先的云計算的核心能力。阿里云不是什么都自己做,而是繼續聚焦核心技術和通用型平臺能力,行業知識和上層應用能力更多由伙伴去補齊,以推動解決方案的集成化、場景化、規模化。
隨著云計算場景和業務不斷深化,阿里云與伙伴的合作模式從最早的公共云分銷模式,演進到產品解決方案共創、項目合作與聯合市場銷售共存的階段。合作伙伴體系也變得更復雜。“伙伴體系越復雜,明確的分工、清晰的邊界就越重要。阿里云要恪守邊界,讓伙伴走在前面。”蔡英華說。
在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維航看來,“堅持伙伴優先”這個規劃其實是一個三角關系:客戶、阿里云、合作伙伴。這個體系里面,最關鍵的而且成本最高的往往就是三者之間的界限。首先讓行業客戶來理解阿里云新的戰略規劃,是阿里云和合作伙伴一起,對外致力于把陣營和界限建立起來。對內合作伙伴和阿里云之間也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界限,如此一來,大家的投入、投資能夠得到保護。
蔡英華表示,阿里云要恪守邊界,與伙伴形成分工明確的合作模式、貨真價實的權益體系和長期穩定的發展政策,并對伙伴收入占比提出明確數字要求。上一財年,阿里云伙伴帶來的業務規模已達185億,四年間增長超7倍,伙伴業務仍有巨大增長潛力,營收占比要進一步提升,今年有望超過三成。
政策是阿里云和合作伙伴的重要紐帶。蔡英華表示,首先要保證政策的清晰、穩定和前瞻,推出政策后,不做高頻變動。但在保證政策持續性的基礎上,阿里云也將引入第三方滿意度調查,對合作模式、權益、政策進行及時優化。同時,阿里云的戰略及發展方向將第一時間向伙伴透傳,以便伙伴提前調整和布局。
制定“凌云計劃”,與合作伙伴共贏數字時代
阿里云按照分銷伙伴、集成伙伴、咨詢伙伴、解決方案ISV伙伴、產品ISV伙伴等能力標簽,成立了相對應的生態團隊,來專項服務合作伙伴。
針對合作伙伴,阿里云制定了量身定制的相應行動計劃——“凌云計劃”,為了加速伙伴的發展,確保“凌云計劃”的實施落地,阿里云將從解決方案、產品支持、項目合作和市場拓展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來加大資源的扶持。
第一,通過分享阿里云pipeline資源、專項資金支持,助力100家伙伴年銷售額過億。
第二,提供10億元的產品合作發展基金,歡迎PaaS、SaaS產品入駐云市場,并通過產品補貼和資源推廣幫助伙伴產品加速,商業化變現。
第三,共同分享千億云市場蛋糕,為核心伙伴提供億級的信控額度與商機流轉;混合云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們希望與伙伴共拓500億的混合云市場。
第四,設立億級的市場營銷基金。舉辦超過200場聯合營銷活動,提升行業影響力,加大市場拓展力度。
第五,培訓超過100萬的數字化人才。為伙伴提供人才發展基金,通過全鏈路的培訓、認證、實踐,幫助伙伴培育建設高質量的人才梯隊。
根據各類伙伴的專長與合作模式,阿里云量身定制了一攬子權益體系,主要有:未來三年投入10億專項資金,與分銷伙伴共同服務全國300個城市;在阿里云主導項目中推薦集成伙伴總集;加大專業細分領域機構伙伴的合作規模,并為咨詢伙伴服務中國企業出海、跨國企業落地中國提供專屬支持;以清晰的產品邊界保障ISV伙伴利益,整合資源幫助其拓客和增收;共建云化技術交付標準,提升服務伙伴的履約能力。
在蔡英華看來,一個完善的權益體系是在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的基礎上形成良性循環。阿里云與合作伙伴共同以客戶為中心創造1+1>2的協同效應,進而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分享給伙伴的權益一定要達到伙伴的期望值。
攜手伙伴針對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
行業解決方案是云計算深入產業的關鍵。當前客戶需求的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IT層面的技術,更需要能夠解決具體業務場景,滿足具體業務需求的解決方案。這就需要產業鏈合作伙伴一起共建面向場景化的聯合解決方案,通過場景化的解決方案,一起做大規模,服務好客戶。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智能中國區總裁黃海清表示:“未來中國區的業務主要聚焦在阿里云的飛天云平臺、數據中臺、AI中臺以及大數據基于云原生的中間件平臺以及釘釘相關的這些產品能力。在具體的細分場景化解決方案方面,更多需要合作伙伴來補齊。我們與合作伙伴一起把方案整合好共同為行業用戶服務。”
在2022阿里云合作伙伴大會上,20余家伙伴與阿里云發布場景化聯合解決方案、簽訂合作協議并分享成功落地案例,覆蓋政務、金融、制造、汽車、交通、電力、零售等十多個行業。
例如,路特斯科技與阿里云共同發布智能駕駛云聯合解決方案。路特斯集團CEO馮擎峰在大會上表示,路特斯科技將成為阿里云生態的重要參與者與共建者,結合雙方優勢,“聚力”打造智能駕駛云端數據工廠。“我們非常有信心,通過與阿里云攜手,將‘一網統管’聯合解決方案推廣到全國。”數字政通總裁王東表示,與阿里云最新發布的“一網統管”聯合解決方案,經過阿里云飛天云平臺和多種云技術加持,結合數字政通在一網統管、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城市生命線和城市運營等業務領域的優秀產品能力,形成了行業應用完備的一網統管解決方案,并且已在多個落地項目上進行了驗證。
此外,在數字政務行業,阿里云與中水北方宣布共建水利數字孿生技術創新中心,推進水利數字孿生及智慧水利相關技術產品的市場化落地;在金融行業,阿里云聯合埃森哲、恒生電子等伙伴構建從頂層咨詢服務、到云原生應用、到云原生平臺、再到底層新一代云數據中心的“4+”端到端有機融合金融生態能力體系,全面服務金融機構在云時代的業務創新;在交通行業,中咨泰克、上海城建院、華設設計集團、河南設研院、海信網科等多家伙伴與阿里云達成合作,攜手深化服務數字交通;在自動駕駛分論壇上,阿里云與德勤宣布成立德勤阿里云汽車行業中心,共同為汽車行業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在制造行業,阿里云聯手北科工研推出面向鋼鐵行業的工業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實現加熱爐智能燃燒、鋼鐵產品質量數據分析及能耗成本優化等場景技術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在會上宣布將產業智能OpenTrek的行業數據平臺能力、行業智能引擎能力全面向伙伴開放,與ISV、SI伙伴共同服務產業。OpenTrek基于數字孿生、仿真推演、知識工程、決策優化和協同計算五大通用技術,目前已形成十多個行業智能引擎,100多個API接口。通過簡單的調用接口,伙伴就可以結合自身產品、能力,形成有特色的行業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云計算市場整體規模已達千億級,到2025年有望過萬億。阿里云將與合作伙伴共享商機,共贏數字時代。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19-2422-0.html阿里云為何要提出“堅持伙伴優先”戰略?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