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咪咪在制作陶俑。
本報通訊員 王三合文/圖
揉泥、壓模,精修發髻、鎧甲……3月21日,在西安市臨潼區韓平哲秦文化工作室,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韓咪咪正帶領游客開啟一場奇妙的“兵馬俑”探秘之旅。
韓咪咪拿起一塊陶泥,熟練地在手中揉捏、雕刻,不一會兒,一個初具雛形的“兵馬俑”便呈現在大家眼前。
兵馬俑灰頭土臉?錯!真實的它們紅衣綠褲粉臉。
制陶完成后,體驗課程進入創意彩繪環節。韓咪咪拿出顏料,為大家講解兵馬俑色彩的特點:“秦代的色彩雖然不像現在這般豐富,但每一種都有著獨特的韻味,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展現了古人對美的追求。”說著,她拿起畫筆,在一個燒制好的“兵馬俑”素坯上輕輕勾勒。不一會兒,一尊身著鮮艷服飾的“兵馬俑”躍然眼前。
作為陶俑燒制技藝第五代傳承人,1983年出生的韓咪咪從小受到父親韓平哲的影響。2007年從西安外國語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后,她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陶俑制作技藝。
“我們不僅要關起門來潛心研究技藝,還要積極‘走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鉆研技藝之余,韓咪咪于2019年協助父親創辦韓平哲秦文化工作室,策劃定制傳統工藝體驗課程,讓更多中外游客有機會親手完成陶俑制作。
在傳承的路上,韓咪咪深知與時代接軌的重要性。她敏銳捕捉到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點,設計出能吸引他們的文創作品。
“我會反復構思、嘗試新的造型。”韓咪咪說。2020年,她設計創作出Q版千人千面兵馬俑文創作品,并以此為模型開發新的陶俑模具,用于承接陶俑手工制作體驗活動。這些新模型一改傳統兵馬俑嚴肅莊重的形象,以圓潤可愛的Q版造型示人,并在細節上保留秦俑特色,如獨特的服飾紋理、發型配飾等,一經推出,受到體驗者的稱贊。
“原本覺得兵馬俑離我們很遠,韓老師設計的這個Q版俑太可愛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游客朱妍興奮地說,“這種體驗很有意義。帶孩子來這里,能讓他們感受到秦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了解更多的秦文化。”
韓咪咪還將刺繡老虎帽子、“泥叫叫”等非遺元素融入陶俑制作。搭配虎頭帽的“唐妞”等,讓古老的陶俑多了幾分俏皮與可愛。
“大學畢業后回家鄉跟著父親做陶俑,最初很多人不看好,但隨著‘國潮經濟’的蓬勃發展,非遺的活態傳承與現代表達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抓住這一契機,我想著憑自己所學,讓‘兵馬俑’加速‘出海’。”工作中,韓咪咪不僅能用流利的英語為外國游客講解陶俑傳統制作技藝,還努力將兵馬俑工藝品銷售到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
法國游客Frank拿著自己剛剛制作完成的泥俑驚嘆:“這泥土的溫度,讓我聽見了東方文明的心跳,太令人驚訝了!”
“相較之前單純的工藝品生產銷售,我們還創新開發了各種非遺體驗活動,并帶動了一些陶俑燒制技藝的老師傅再就業,讓本地的‘資深工匠’有了用武之地,也讓更多年輕從業者有信心從事傳統文化行業。”韓咪咪說。
今年61歲的老手藝人王亞寧1984年便跟著韓咪咪的父親韓平哲做陶俑,見證了陶俑燒制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只有不斷創新,陶俑這門古老的藝術才能創造出更大的文化價值。”王亞寧說。
“兵馬俑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是家鄉的亮麗名片。我想把這份珍貴的技藝傳承下去,把兵馬俑的故事講給全世界聽,讓更多人去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韓咪咪說。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32683-0.html陶土新韻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辦護照都不用出校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