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生,不需要一花落。”
9月10日,在直播過程中發表不當言論,引發眾怒,而此次直播所涉及的品牌華也成為眾矢之的。關于華的質疑和傳言很多,華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輿論危機。
9月19日,華官方在微博、小紅書等平臺發表“一封信”,公開回應近期的爭議。與此同時,“華的聲音”一詞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榜首。截止發稿時,該期閱讀量已達10.4億,互動量達215.5萬。
一方面,華在信中表示,此次事件引發的對品牌的質疑和討論,是他傾聽消費者真實聲音、審視和提升自己的寶貴機會,也將是團隊重新出發的起點。
另一方面,針對“華是日本品牌”的傳聞,華明確表示“華的R&D中心、生產工廠、納稅都在中國,是正宗的中國品牌”。
據悉,華曾在2019年與日本某研究所有過短期的R&D和制作合作,但在2020年停止了與該研究所的合作。目前,華的R&D和生產都在中國進行。
中國高端品牌之路任重道遠。回顧整個事件,“貴”成了圍繞華的核心爭議。比如處于輿論漩渦中心的產品“花西眉筆”,每支眉筆的重量只有0.08g,被網友戲稱為“比黃金還貴”。但事實上,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化妝品由于質地、材質等諸多因素,并不能簡單以克重來計算。
花溪子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化妝品,這款眉筆是基于用戶的真實體驗,與用戶共同研發的。四年七輪迭代升級,不僅讓筆芯更細,也逐漸征服了眉粉筆工藝。但在提升質感和產品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新的問題——重量更輕,同時因為研發成本不同,價格也比另一支眉筆高。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此次事件,消費者對華西滋定價的態度也反映了他們對國貨定位的刻板印象。或許是很多國產品牌在創立初期選擇低價打開知名度的原因。在消費者眼中,“國貨=低價”的刻板印象一時間難以打破。
華并不是個例。前不久某國產品牌推出29元/0.05g眼線中性筆,引起消費者不滿。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吐槽“國貨數量少,單價貴;國產品牌價格大幅上漲”...但相反,雅詩蘭黛、SKII等國際品牌一年漲一次,甚至一年漲兩次已經逐漸成為常態。這種“雙重標準”的背后,是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品牌品牌價值的不認可。
但品牌價值正是華所追求的。
在品牌創立之初,華就瞄準了中高端市場。在國產品牌中,華是為數不多的產品定價接近200元的品牌。同時,在海外市場,定位中高端的花溪子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同心鎖”口紅在日本亞馬遜的售價為6129日元(折合人民幣約302元)。即使價格與國際品牌相差無幾,仍有無數消費者為此買單。該產品上市首日進入亞馬遜口紅銷量前三,多次缺貨。
同時,花溪子品牌以整體傳播東方之美為理念,聚焦中國元素,百鳥朝鳳板塊、冰地蓮等國風產品走出國門,代表了中國品牌的“走出去”。
“國貨不可能永遠是國際品牌的替代品”,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就像消費者信任國際品牌的品牌歷史,愿意為其品牌價值的溢價買單一樣,國貨可以也需要高端定位。”
但是,如何扭轉消費者的觀念,讓消費者愿意為國貨的品牌價值買單,仍然是“華”需要思考的問題。或許就像很多網友說的“國貨可以貴,但是讓我們看看貴在哪里。”
有評論稱,“華走出了一條近乎垂直的增長曲線”。誠然,華的增長速度太快,無論是從整體銷售還是全球市場布局。但與此相反,華的發展理念是“慢研發”。在大多數國產品牌產品快速迭代的當下,華西滋產品的平均研發周期長達一年零九個月。
此外,“用戶共創”是華在研發中堅持的核心模式。華常年邀請用戶體驗產品,從而依托用戶的真實反饋,在對話中發現并解決問題,打造“爆款產品”。
截至今年4月,花溪子母公司浙江一格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格集團”)共有165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3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專利總量和發明專利數量在以化妝品品牌為主的本土企業中排名第一。
但顯然,相對于設計上的創新,產品背后的R&D成本往往容易被消費者忽略,從而被貼上“重營銷輕R&D”的標簽。花方面也對《化妝品報》表示,花所擁有的專利運用到產品上還需要時間,同時未來會專注于投資自己的工廠,構建更完善的體系。
低價不是長久之策,良性發展需要回歸產品和品牌價值。華之爭后,眾多老牌國貨借助“東風”出現在消費者視線中,蜂花、活力28、細致等國貨自發掛鉤,組成國貨聯盟。眾多國貨在此次事件中暴漲,產品數次“斷貨”,一度面臨破產的品牌vitality 28甚至“起死回生”,重新獲得了消費者的關注。
有網友稱之為“一‘花’落,萬物生。”在聲明中,華給出了自己對這種營銷方式的態度,意為“倒油”——“百花齊放,國貨變強”。
誠然,對于一個行業來說,“壟斷”從來都不是良性發展的動力,“低價”也是。
這些受到消費者追捧的老牌國貨,大多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低價。在宣傳中,蜂花曾表示79元可以買到五斤半的蜂花,而其他國貨也紛紛推出79元的“便宜大碗”套餐。
但是,很多業內人士并不贊同這種營銷方式。“類似蜂花的營銷方式,加劇了消費者認為國貨等于低價的偏見”,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同時他們指出,這種“倒油營銷”也讓消費者無法認同國產品牌的品牌價值,使得國產品牌的高端之路越走越艱難。”因為消費者需求和消費水平不同,產品受眾也不同。
目前,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要求的逐步提高,中國高端化妝品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國內高端美妝市場以20%-30%的速度增長,但高端市場幾乎被香奈兒、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壟斷。如果消費者因為這一事件加劇了對低端國產品牌的刻板印象,那么國產品牌在高端化轉型上會更加困難,最終受益的不會是任何國產品牌,而是高端的外資品牌。
正如一位行業人士曾對《化妝品報》記者所說,“消費者認為的低價高質是行不通的,研發成本在上升,花錢買什么才是硬道理。”
改變消費者觀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強產品力和品牌價值。近日,華為基于自研通信衛星的手機mate60引發熱議,不僅風靡全球,也得到了競爭對手的認可。雖然它的價格越來越貴,被消費者抱怨不劃算,但最終還是有無數消費者買單,這既是華為產品力的體現,也是其品牌價值被大眾認可的表現。
化妝品行業也是如此。“要用中國的R&D、中國的設計來談中國的品牌,重建品質為王的理念”,這是華一直堅持和貫徹的。
“萬物皆生”不一定需要“一花落”,百花齊放,各有各的色彩,良性競爭,才是國產品牌乃至整個化妝品行業在中國長遠發展的真諦。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79-571-0.html目前來看,花西子還未和其他國貨美妝品牌發生品牌定位(花西子品牌總結)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熬過三八大促終迎但美妝品牌的焦慮沒能緩解【美妝】(三八美妝活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