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腰椎間盤突的患者越來越年輕化了,大多患者都奇怪明明在辦公室里什么重活累活也沒干過,怎么就突了呢?腰椎間盤突出到底是怎么發生的?有何癥狀表現?一旦找上門來又該如何治療呢?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關于“腰突”的那些事兒。
一、腰椎間盤突出到底是怎么發生的
退變與損傷,腰突的兩大“元兇”,腰椎間盤位于相鄰兩節腰椎椎體之間,主要由位于中央的髓核和包圍髓核的纖維環組成。它富含水分,像一個有彈性的“軟墊”一樣,可以幫助脊柱吸收震蕩。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腰椎間盤會發生退行性改變(俗稱“老化”),即逐漸失去水分和彈性,變得更脆弱和易受損此外,長期坐立、錯誤的姿勢或重復性體力勞動等,也會引起腰椎間盤損傷。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和損傷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兩大主要原因。
作為脊柱疾病,近年來,腰椎間盤突出癥越來越常見。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顯示,從2010年到2020年,公立醫院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出院人數從15.9萬上升到了55.6萬。同時,腰椎間盤突出癥也不再是中老年的專屬疾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被它折磨。有調查顯示,25~39歲人群中,腰椎間盤突出癥檢出率高達13.93%(居各年齡段首位),相當于每7人中就有1人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癥。
二、腰突有哪些常見癥狀
由于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向外突出,刺激和壓迫竇椎神經和神經根,因此,腰突會導致一系列癥狀表現,主要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動受限、神經痛等。
1、腰部疼痛
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常見的癥狀,大多為酸脹痛。疼痛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影響翻身和坐立。久坐、久站、咳嗽、打噴嚏或大便時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加劇,一般休息后癥狀可減輕。
2、腰部活動受限
腰部活動在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其中,后伸障礙尤為明顯。少數患者在做前屈動作時明顯受限。
3、神經痛
壓迫的部位不同,疼痛部位也有不同。比如,部分患者坐骨神經受壓,引起坐骨神經痛,即大腿后的神經,為向下的放射痛。如果是比較高位的腰椎間盤突出,可能會壓迫股神經,進而出現大腿前方的放射狀疼痛。
大、小便功能障礙,癱瘓
4、下肢放射痛
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常在腰痛消失或減輕時出現。疼痛通常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后側、小腿外側,有的可發展到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影響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則可能壓迫馬尾神經,雙側突出則放射可能為雙側性或交替性。
三、如何區分腰痛與腰椎間盤突出
很多人腰一痛,就會開始擔憂自己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事實上,雖然腰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癥狀,但并不是所有的腰痛都是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具體診斷,需要醫生通過詢問病史、查體以及影像學檢查來印證。
1、影像學檢查
通常包括X線片、CT或MRI等,這些檢查可以提供腰椎間盤的清晰圖像,幫助醫生判斷是否存在突出或其他結構異常。
2、詢問病史
詢問患者的癥狀表現,如是否有疼痛、麻木、無力等不適,以及這些癥狀出現的時間、頻率和程度。
3、身體檢查
檢查患者的脊柱,特別是腰部區域,以尋找可能存在的壓痛、肌肉緊張或脊柱側彎等異常體征。
四、腰椎間盤突要如何治療
出癥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具體采取哪種方法,通常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嚴重程度而定。
1、手術治療
對于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包括椎間盤切除術、腰椎融合內固定手術等。手術后,患者通常需要一段時間的康復期。
2、保守治療
對于輕度或早期的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通常是首選,一般都能起到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推拿按摩、針灸等等。
五、如何緩解癥狀,預防腰突惡化
1、避免過度用力
過度用力可能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加重。因此,應該避免過度用力或重復性體力勞動。
2、保持正確的姿勢
無論是站立、坐著還是行走,都應該保持腰部的自然挺直。避免長時間彎腰或扭曲身體,以減輕腰椎間盤的壓力。
3、適度鍛煉
平時可以進行適當的鍛煉,增強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脊柱的穩定性。推薦的鍛煉項目包括“小燕飛”、瑜伽、游泳、慢跑等。
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急性期不宜進行運動鍛煉。
4、定時休息
久坐或久站都可能增加腰椎間盤的壓力,因此,應該避免久坐、久站,注意定時休息以緩解癥狀。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為了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日常生活中建議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戒煙限酒,保持心理健康等。
溫馨提示: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癥后,除了要及時治療和注意自我保健之外,還需遵醫囑定期進行復查和評估治療效果。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3481-0.html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腰突折磨該如何治療和緩解呢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