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顯示,我國高血壓病患人數2.45億,但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僅為51.6%。換句話說,大約近一半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這比高血壓本身更可怕!血壓就是動脈血管內血流的壓力。血壓太高,會沖擊血管壁;太低則無法推動血液流動,導致組織缺血。那么平時您有測量血壓的習慣嗎?您是否真的了解自己血壓的真實情況?
高血壓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在我國,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對于很多人來說,當血壓緩慢升高時,身體并不會有什么明顯不適,如果不體檢,則很難發現自身血壓的異常。但是,沒癥狀,并不意味著沒有傷害!高血壓的危害是一個長期、靜默的過程。初期,全身的大、中、小血管開始痙攣硬化,這些變化多發于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眼底動脈,逐步損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臨床中,很多致命、致殘的疾病,都與高血壓相關:
1、腦卒中(中風):
80%的腦卒中和高血壓相關。如果將血壓降下來,可使腦卒中發生率降低35%~40%。
2、腎動脈硬化:
血壓長期升高會引起腎動脈硬化,導致腎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反過來又會使血壓進一步升高。
3、眼底病變:
高血壓患者中約70%會發生眼底病變,嚴重者甚至失明。
4、分娩風險:
孕婦如有高血壓,將面臨巨大的分娩風險,嚴重時甚至可造成孕婦和新生兒死亡。
5、心梗:
約5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壓。若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可使心梗概率降低14%。
二、出現哪些癥狀需要測量血壓?
1、頭暈、頭痛:
一般是持續性的,頭痛部位多在太陽穴和后腦勺。
2、煩躁、心悸、失眠:
這3種癥狀會進一步升高血壓,形成惡性循環。
3、視力下降:
若出現原因不明的視力下降或視物模糊,就要考慮是否為高血壓所致。
4、肢體麻木:
當高血壓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出現肢體麻木現象。
5、鼻出血、結膜下出血:
許多患者因為鼻出血測量血壓才發現高血壓。高血壓還會導致眼睛血管脆弱,引起結膜下出血,常無不適癥狀而被忽視。
6、其他癥狀:
有時血壓升高會引起面色泛紅、胸悶、憋喘、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耳鳴等癥狀。
三、血壓怎么測量最準確?
一般來說,進行家庭血壓監測,建議大家選擇臂式電子血壓計,它操作簡單,測量方法也很好掌握,測量穩定,結果也更準確。
具體步驟:
1、測量前 要做好這些準備
①測量之前至少30分鐘內,避免飲用咖啡或酒精、運動和吸煙。
②測血壓前應排空膀胱。
③選擇溫暖安靜的環境測血壓。
2、用正確的姿勢測血壓
讓自己心情放松,雙腳放平,坐位背部倚靠,靜坐5分鐘,再開始測血壓。
上臂處的衣服不要太厚,可裸著手臂,也可保留一層薄衣物。
3、測血壓
①捆綁袖帶上臂的中點與心臟同一水平;
②袖帶的下緣在肘窩的上方2~3cm,一般認為能塞進2個指頭時松緊適度;
③按下測量鍵,等氣囊放氣結束,屏幕顯示穩定數值后才可取下袖帶。
特別提示:測量時,不要跟旁邊的人說話,也不要握拳或用力。
小貼士:
①第一次測量時,左右側血壓都要測,選擇血壓偏高的一側作為后續測量的手臂。
②通常早上6時~8時以及下午4時~6時屬于血壓的高峰階段,這時是測量血壓的最佳階段。
③為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建議每次測2~3次,一次測完靜待2分鐘后再測下一次。
④人體的血壓是不斷波動的,大家應養成定期測量的好習慣,當血壓控制良好時,每周也至少測一天。
四、血壓的正常范圍是多少?
成人正常血壓范圍:收縮壓90mmHg~139mmHg和舒張壓60mmHg~89mmHg。收縮壓130mmHg~139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89mmHg屬于正常高值。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則可診斷為高血壓,這個標準適用于所有成年人。
控制血壓是一輩子的大事,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越早將血壓控制在合適水平,越能預防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受損,控制血壓除了吃藥外,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高血壓進展,另外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病,年紀大了才容易得高血壓,其實高血壓人群已經趨于年輕化,很多中青年人成為高血壓的后備軍,因此無論多大年紀都要預防高血壓。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2844-0.html不想血管早早壞掉快了解這些血壓警報不該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