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形吸蟲的生活史主要包括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和成蟲七個階段。肝片形吸蟲的中間宿主為淡水螺類,終宿主主要為牛羊等反芻動物,人類可因誤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或飲用生水而感染。
蟲卵隨終宿主糞便排出體外后,在適宜水溫下孵化為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動并侵入中間宿主淡水螺體內,經胞蚴和雷蚴階段發育為尾蚴。尾蚴從螺體逸出后,在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終宿主食入囊蚴后,幼蟲在十二指腸脫囊,穿過腸壁進入腹腔,最終移行至肝臟膽管內發育為成蟲。成蟲產卵可隨膽汁進入腸道排出,完成生活史循環。
人類感染多因生食荸薺、水芹等水生植物或飲用被囊蚴污染的生水所致。囊蚴在人體內同樣會脫囊并移行至肝膽管,導致肝片形吸蟲病。該病早期可能出現發熱、腹痛、腹瀉等癥狀,慢性期可表現為膽管炎、肝硬化等。預防需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食水生植物,飲用煮沸的水。畜牧區需加強動物糞便管理,切斷傳播途徑。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17420-0.html肝片形吸蟲的生活史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鼓竇膽脂瘤伴膽固醇肉芽腫怎么治療
下一篇: 肝做了手術還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