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預防糖尿病足需綜合管理血糖、足部護理及并發癥篩查,主要措施包括血糖控制、足部檢查、皮膚護理、鞋襪選擇及定期就醫。
長期高血糖會損害周圍神經和血管,導致足部感覺減退和血液循環障礙。通過規律監測血糖、遵醫囑使用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胰島素等)及調整飲食結構,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顯著降低神經病變和潰瘍風險。
每日用鏡子檢查足底、趾縫等易忽略部位,觀察是否有紅腫、破潰或胼胝。神經病變可能掩蓋疼痛感,需借助觸覺測試(如10克尼龍絲)評估足部敏感性,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溫水(低于37℃)清洗后徹底擦干,尤其趾間。干燥皮膚可涂抹尿素軟膏預防皸裂,但避免在趾縫使用保濕劑以防真菌感染。修剪趾甲應平直,勿過短,邊緣用銼刀磨圓。
穿透氣棉襪并每日更換,避免有接縫或過緊的款式。鞋子需前掌寬大、鞋底緩沖性好,新鞋適應期不超過2小時。居家也需穿防滑拖鞋,禁止赤足行走。
每3-6個月進行專業足部評估,包括血管超聲和神經電生理檢查。合并高血壓或高脂血癥者需同步治療,吸煙患者必須戒煙以改善微循環。
糖尿病患者應建立足部健康日記,記錄日常檢查結果和異常變化。飲食上增加富含維生素B1的糙米、燕麥,補充鋅元素促進傷口愈合。適度進行非負重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避免足部受壓。冬季取暖時遠離熱源以防燙傷,夏季防曬避免足部暴曬。任何輕微傷口均需專業處理,不可自行挑破水皰或修剪硬繭。通過多學科協作管理,能有效阻斷糖尿病足病理進程。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15679-0.html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女人在什么年齡段絕經比較正常
下一篇: 消除痛風石的3個好辦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