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主要由肝功能衰竭、門體分流、氨代謝異常、神經遞質失衡及誘發因素共同導致。具體原因包括嚴重肝病導致解毒功能下降、門靜脈高壓形成異常分流、血氨水平升高干擾腦功能、假性神經遞質取代正常遞質以及感染出血等誘因加重代謝紊亂。
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終末期肝病會導致肝細胞大面積壞死,肝臟合成尿素及解毒功能嚴重受損。無法有效代謝腸道吸收的氨類物質,使血氨濃度持續升高,透過血腦屏障后引發星形膠質細胞水腫,干擾腦能量代謝。這類患者需通過限制蛋白質攝入、使用乳果糖等藥物降低血氨。
門靜脈高壓患者易形成門靜脈與體循環之間的側支循環,使腸道吸收的毒性物質未經肝臟解毒直接進入體循環。手術建立的門體分流通道同樣會導致該問題,這類患者可能出現性格改變、撲翼樣震顫等早期癥狀,需定期監測血氨水平并使用抗生素調節腸道菌群。
尿素循環障礙使氨轉化為尿素的效率降低,高蛋白飲食或消化道出血會增加氨負荷。血氨超過50μmol/L即可抑制腦內三羧酸循環,導致ATP生成不足。臨床常用精氨酸、門冬氨酸鳥氨酸等藥物促進氨代謝,同時需控制每日蛋白質攝入在20-40克。
肝功能異常時芳香族氨基酸代謝受阻,在腦內形成苯乙醇胺等假性神經遞質,競爭性抑制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正常遞質功能。表現為意識障礙和肌張力增高,可通過支鏈氨基酸制劑糾正氨基酸譜失衡,嚴重時需進行血液凈化治療。
上消化道出血、感染、電解質紊亂等會加速肝性腦病發作。出血后腸道大量血紅蛋白分解產氨,感染增加機體分解代謝,低鉀血癥促進腎靜脈氨回流。這類患者需要及時處理原發病因,避免使用鎮靜類藥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肝性腦病患者日常需嚴格限制動物蛋白攝入,優先選擇植物蛋白和支鏈氨基酸配方營養粉。保持每日排便2-3次以減少腸道氨吸收,進行認知功能訓練延緩病情進展。出現定向力障礙或行為異常時應立即就醫,避免高蛋白飲食、便秘、感染等誘發因素,肝硬化患者需每3個月監測血氨及肝功能指標。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14880-0.html肝性腦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肝硬化出現腹水該怎么治療
下一篇: 肝膽管結石手術后哪些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