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輝
去年 12 月,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和大奧蒙德街醫院(GOSH)Waseem Qasim 團隊公布了一項通用型細胞治療臨床試驗重要進展,即堿基編輯通用型 CAR-T 療法成功治療一名 13 歲白血病患兒。
近日,該團隊更新了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發表在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在試驗中,三名患有復發性 T 細胞白血病的青少年患兒已經接受了基于堿基編輯的通用型 CAR-T 細胞治療,初步顯示出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風險。
論文中提到,第一位年輕患者是一名 13 歲的女孩,接受細胞治療后病情得以緩解,后續進行了骨髓移植,六個月后已檢測不到癌細胞;第二名受試患者是一名 13 歲的男孩,他在接受 CAR-T 治療幾周內發生了真菌感染,治療一個月后死亡;第三名受試患者是一名 15 歲的男孩,他接受治療后出現了巨細胞病毒(CMV)的局部感染,不過后續治療效果良好,并接受了干細胞移植。
官方新聞稿中提到,患者接受的治療是一款多重堿基編輯的通用型 CAR-T 細胞療法,稱之為 BE CAR7-T 細胞治療,由 Waseem Qasim 教授團隊設計和開發。
論文中提到,臨床 I 期研究的中期結果將進一步支持對復發性白血病患者進行堿基編輯 T 細胞的研究,也指出免疫治療過程中相關并發癥的預期風險。試驗中出現了嚴重不良事件,包括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多系血細胞減少癥和隨機性感染。
Waseem Qasim 團隊正在推進 BE CAR7-T 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究 TvT CAR7。根據官方的新聞稿,這也是全球首次基于堿基編輯的通用型細胞療法進入人體臨床研究。
這是一項開放標簽、單中心、單臂和非隨機臨床試驗,于 2022 年 4 月 14 日在倫敦大奧蒙德街醫院開始。這項研究計劃納入 10 名受試者,這些患者接受細胞治療前幾乎已經用盡白血病常規治療的所有方案。該研究旨在確定 BE-CAR7 在造血干細胞移植之前用于治療 T-ALL 兒童患兒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在最新的論文中,研究團隊公布了臨床I期試驗中 3 名青少年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患兒接受 BE CAR7-T 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數據。
第一位青少年患者是一名 13 歲的 T-ALL 患兒 Alyssa。此前,她曾接受了當前幾乎所有治療血液癌的常規方法,包括化療和骨髓移植。然而,接受這些治療后,該患兒病情復發,最終選擇接受試驗性細胞治療。公開資料顯示,她也是首個參加 BE CAR7-T 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的受試者。
接受該療法 28 天后,她的病情得以緩解;六個月后,第二次骨髓移植+BE-CAR7 治療使其體內已經檢測不到癌細胞。將近一年后,Alyssa 體內沒有檢測到癌細胞。不過,專家指出現在談治愈還為時尚早。
第二位青少年患者是一名 13 歲患有皮質(cortical )T-ALL 的男孩,且在接受維持治療期間病情復發。接受多種治療方法未果后,決定接受 BE CAR7-T 細胞治療。在接受治療的幾周內,他感染了一種稱為曲霉菌的真菌,這種霉菌對健康人群幾乎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對免疫系統低下的人群會造成嚴重的感染。隨后,出現持續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和淋巴細胞減少癥狀,這進一步降低了該患兒的抗感染能力。在接受 CAR-T 治療大約一個月后(33 天),這名患兒死于與真菌感染相關的肺部并發癥。
第三位青少年患者是一名患有混合表型(mixed-phenotype )急性白血病的男孩,在接受干細胞移植和淋巴細胞輸注后,出現了病情復發,后續接受了BE CAR7-T 細胞治療。接受治療后,患者出現了持續性的淋巴細胞減少癥以及病毒再激活反應,包括巨細胞病毒(CMV)激活,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療。第 28 天后,骨髓和腦脊液分析顯示病情在形態學和分子學上得以緩解。一個月后再次接受治療,后續接受了干細胞移植。
“來自同一批次的 BE CAR7-T 細胞治療在兩名患兒身上表現出了極大的治療效果,這為后續疾病治療提供了更多的參考。不過,試驗數據也指出患者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才能接受細胞療法,有時可能會出現潛在嚴重的感染風險。對于這些預期風險,都應該在患者治療前或者治療期間提前做好規劃和應急預案。”研究人員說。
新聞稿中提到,如果試驗結果取得廣泛成功,團隊希望可以將其提供給更多的兒童,在他們病情較輕時盡早進行治療,并計劃在 2023 年進一步用于治療其他類型的白血病。此外,如果有了充足的資金,他們還希望將來能為成年人提供服務。
根據論文中的描述,除了在英國推進的臨床I期試驗之外,研究團隊計劃在美國進行類似的臨床研究,并在歐洲推進 CD33 CAR-T 細胞治療用于干細胞移植之前復發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研究。
2016 年,劉如謙研究團隊首次開發出了單堿基編輯器即胞嘧啶堿基編輯器(CBE),可將 C•G 堿基對轉換成 T•A 堿基對。后續,該團隊不斷優化和提高堿基編輯工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種編輯工具無需切割 DNA 雙鏈,且對細胞的損傷程度更小,領域內相繼開始基于堿基編輯工具開發“新一代”基因和細胞治療。
Waseem Qasim 團隊便是其中之一,該研究團隊通過堿基編輯技術修飾 T 細胞治療白血病,開發出了正在臨床試驗階段的 BE CAR7-T 細胞治療。上文提到,這是一款三基因敲除的通用型 CD7 CAR-T 細胞治療,通過優化的胞嘧啶脫氨酶堿基編輯器 coBE 并將其以 mRNA 形式遞送到 T 細胞中,敲除 T 細胞中的 TRBC、CD52、CD7,并為 T 細胞安裝“導彈頭”CAR。
官方資料指出,BE CAR7-T 細胞治療敲除 TRBC 是讓病人對外源 CAR-T 不產生反應;敲除表面蛋白 CD52 能夠維持 T 細胞在體內長時間的表達;敲除表面蛋白 CD7 是讓 CAR-T 細胞攻擊表面有 CD7 的癌細胞,避免誤傷體內的 T 細胞。
劉如謙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指出,“同時對 CAR-T 細胞中的三個不同鏈進行堿基編輯是對堿基編輯技術的一種巧妙應用,倫敦大學學院團隊充分利用了堿基編輯不依賴雙鏈斷裂的優勢。”
基因編輯公司齊禾生科聯合創始人兼 CTO Kevin Zhao 進一步指出堿基編輯技術應用于細胞修飾的優勢,“與 CRISPR 基因編輯工具相比,堿基編輯是一種更為精確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編輯和修改 DNA 或者 RNA 上的特定堿基,且無需剪斷 DNA 雙鏈;其次,堿基編輯對細胞損傷更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染色質重組和 DNA 損傷等細胞危害。以編輯 T 細胞為例,CRISPR 和堿基編輯最大的不同在于,堿基編輯允許多重編輯,即在一個細胞中可以編輯多處且不會對細胞產生任何毒性。CAR-T 細胞尤其是通用型 CAR-T 細胞往往需要多位點編輯,堿基編輯技術可以保證細胞的健康狀態。”
Waseem Qasim 在新聞稿中表示,“堿基編輯是通過改變 DNA 單個堿基改變或者停止基因表達,無需對染色體進行切割,這種技術對改造 T 細胞非常有效。我們的研究即是一項支持堿基編輯作為治療方法的概念驗證。”
他還提到,不限于白血病,堿基編輯技術極具應用潛力,還可用于糾正多種遺傳疾病,包括鐮狀細胞貧血癥。隨著,技術的成熟并證明了安全性,堿基編輯技術可以得到相當廣泛的應用。不過,仍然需要進行仔細的測試和長期的研究。
參考資料:
1.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92449
2.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300709?query=featured_home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生物醫藥最新訊息,不代表平臺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和建議,以官方/公司公告為準。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935-0.htmlCAR-T療法進展|2名患兒病情緩解,1名受試者死亡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