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陸港院區舉行“磁波刀”中心啟動儀式,成為西北地區首家引入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腦部治療系統(簡稱“磁波刀”)的醫療機構。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主任張華主持啟動儀式。
重磅嘉賓云集 共同見證磁波刀落戶西安
該院黨委副書記馮廣林在致辭中表示,“磁波刀”技術通過磁共振與聚焦超聲的融合,為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提供了無創、安全的治療選擇,尤其對藥物難治性患者意義重大。交大一附院陸港院區作為一所依托神經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強專科”“精綜合”的國際化醫院,未來將引進更多先進技術與設備,推動技術臨床應用與研究,惠及更多西北地區患者。
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住建局副局長李淵認為,“磁波刀”技術的落地應用,是西安市醫療科技創新發展的又一成果。政府將持續支持前沿技術引進,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更多國際先進診療技術惠及三秦百姓。
剪彩儀式環節,與會領導與嘉賓紛紛上臺,見證了“磁波刀”療法正式落地交大一附院,西北地區磁波治療邁入“無創精準”新時代。
在后續講座分享環節,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醫學部主任醫師潘隆盛以《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臨床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為主題分享了我國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磁波刀治療后神經重塑機制、療效預測、靶點精準定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填補西北治療技術空白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陳偉教授從病例出發,詳細向大家講述了磁波刀技術原理,分享應用案例并展示治療效果。
患者閆先生(化名)因特發性震顫嚴重影響生活,“端不穩飯碗和水杯,寫字更是困難重重。”患者表示。震顫引發的精細動作障礙不僅侵蝕生存尊嚴,更在心理層面投下自卑與焦慮的陰影。
“許多患者初期通過藥物維持基本生活能力,但隨著病程進展,藥物療效逐漸減退。”陳偉教授指出。“該項技術的應用使得原本針對該類疾病的微創治療轉變為無創,為運動障礙治療開啟了精準醫療新紀元。”
該技術融合了磁共振導航與聚焦超聲技術,通過高精度磁共振鎖定腦內異常神經靶點,運用聚焦超聲波束穿透顱骨實施靶點高溫消融,從而阻斷震顫信號傳導。整個過程無需開顱,真正創造出“隔山打牛”的醫學奇跡。
不同于傳統手術的“大刀闊斧”,磁波刀以0.1毫米級的超高精度定位,配合實時顱內靶點溫度監測,確保治療過程安全可控。患者術后無需長時間恢復,24小時內即可回歸正常生活。
“效果太好了,沒想到我這輩子遇到了貴人。”接受治療的閆先生激動地說,雙手豎起大拇指向陳偉教授致謝。這位曾經因震顫無法自主進食的患者,如今正享受著重獲生活掌控權的喜悅。
據了解,目前該設備已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佛山市中醫院等國內等十家醫院投入臨床應用,惠及3000名功能神經性、精神類疾病患者。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7995-0.html西安交大一附院“磁波刀”中心正式成立開啟無創治療新時代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