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電影熱,吸引一眾大、小朋友組團觀影。對此,不少家長表示擔憂:暑期本就是孩子視力下降“危險期”。電影院燈光暗、屏幕大且離得近,一場近兩個小時的電影看完,不少成年人有時都會感到頭疼、眼暈,更何況是兒童。兒童觀影傷眼>感受是否有依據?7月30日,記者聯系采訪了西北婦女兒童醫院眼科專家答疑。
“暑假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去看各種有意義的電影,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講究科學。”眼科王倩醫生表示,電影院環境黑暗,屏幕畫面不斷切換、閃爍,人眼為了看清屏幕內容會不斷“調焦”,長時間觀影容易造成視疲勞,嚴重的甚至出現頭疼、眩暈的癥狀。至于是否會傷害眼睛取決于看電影的頻次及每次看電影的時長。偶爾看一次一般不會造成傷害。如果經常看,且時間長,那就另當別論了。
對于兒童能不能去電影院看電影,其實這和年齡有關系。王倩提醒,0-3歲嬰幼兒不能去。這是因為電影院聲響太大,環境黑暗,很有可能造成寶寶恐懼、哭鬧等情緒異常,甚至有可能造成聽力損傷。3-6歲不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眼睛處于發育的敏感期,理解能力也有限,坐不住,喜歡跑來跑去,電影一般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左右,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并不適合。6歲及以上可以看,但應控制頻次和時長。偶爾去看,每次觀影半小時閉眼放松休息,電影時長盡量選一小時左右即可。座位不要太靠前。另外,患有某些眼疾的兒童不適合,比如眼球震顫、斜視、眼球運動障礙、弱視等眼病的孩子不建議去看電影。
為了追求逼真、炫酷的觀影效果,如今不少動畫電影都被制成了3D形式。專家提醒,3D電影由于畫面立體多樣,對眼睛的刺激較大,長時間觀看容易產生視疲勞。對兒童來說影響更甚,眼睛、大腦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容易誘發惡心、頭暈等不適。且目前影院配備的3D眼鏡多是成人、兒童通用,這對兒童佩戴來說過重,會對兒童鼻梁發育有影響。
“看電影呈現出的3D效果其實跟立體視有關,立體視是高級視功能,醫學界對立體視覺發育的成熟年齡存在爭議。有研究認為3-6歲是兒童立體視覺發育的關鍵期,直至9歲才基本發育成熟。所以不建議太小的孩子觀看3D電影。”王倩說。
編輯:趙曉雪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7111-0.html暑期檔,兒童觀影傷眼大于感受是否有依據?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 糖尿病人主食挑選指南,控糖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