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外科順利完成機器人立體定向顱內病變活檢術
標志著市三院神經外科正式邁進精準、微創、快速、智能的“機器人手術時代”
病情介紹:
患者為52歲女性,因“頭暈伴記憶力減退20天”入院。
入院后CT查體提示雙側額葉及右側顳葉腦白質密度減低,彌漫性腦腫脹;進一步完善頭MR顯示:右額顳頂葉、左側額葉及胼胝體膝部異常信號灶;增強掃描病灶未見明顯強化。
▲CT檢查
▲MR檢查
▲增強MR檢查
經科室討論研究后,決定行立體定向腦穿刺活檢術,依據術后病理檢查結果明確診斷。術前規劃好穿刺路徑,精準定位,微創下獲取病變腦組織,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第二天即下床活動。
▲術前規劃
▲術中機器人輔助穿刺
▲術后復查
顱內病變可以通過開顱手術直視下活檢或立體定向技術穿刺活檢獲得病變組織,由于前者方法手術創傷大、定位欠精準等問題,不適合顱內多發病變、腦深部、中線結構以及重要功能區病變。而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應用可供醫生在術前選擇最優手術路徑,同時避開功能區及血管等重要結構,具有精準“導航”的能力,實現可視化、自動化、微創,是為臨床中診斷困難的可疑顱內病變患者或位于功能區開顱手術風險極大的患者的最佳方式。
立體定向活檢
在神經外科一般應用于哪些情況呢?
● 顱內多發病變、彌漫性半球分布病變,不能明確病理性質,需要進行鑒別診斷,以便下一步正確治療者。●體質差、不能耐受或拒絕開顱切除手術,欲明確腫瘤性質決定化療或放療方案者。●不適合切除顱內腫瘤需要獲得病灶組織檢材,完成分子病理學診斷,制定靶向治療方案者。
立體定向活檢術有什么優點?
定位準確,創傷小!
立體定向顱腦活檢術是一種有效的臨床輔助診斷方法,定位準確、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低、活檢準確率高,可為制訂下一步診療方案提供有利的病理學依據,有效解決了顱內疑難病癥患者較難明確病理學診斷的問題。
隨著科技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神經外科手術也正在向著微創、精準、高效的方向不斷突破。手術機器人對促進神經外科的微創化和精準化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已成為當代神經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3074-0.html機器人輔助手術,讓顱內病變無處遁形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