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唯一一個通過國家衛健委試點評估并獲得委、省、市共建簽約的國家級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的一舉一動引人注目。現在,實質性大動作來了。
12月初,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董事長楊杰、副總經理趙大春,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山東省副省長孫繼業,山東省衛健委主任襲燕,濟南市政協主席雷杰,濟南市副市長王桂英等齊聚濟南,共商一件大事——簽約共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并為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健康)揭牌。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的建設進度如何?共建方有何實力?
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布局”。此后,原國家衛計委先后確定福建、江蘇、山東、安徽和貴州為五大區域數據中心試點省份,并推動組建五大集團公司擔任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國家隊,承接數據中心和產業園建設。
BT與IT融合突破,驅動健康醫療大數據在臨床科研、健康管理和公共衛生等核心領域廣泛應用,本文旨在了解國內外健康醫療領域大數據建設和應用發展,以及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基本概念
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一個分支,是指在與人類健康相關的活動中產生的與生命健康和醫療有關的數據,根據健康活動的來源,醫療健康大數據可以分為臨床大數據、健康大數據、生物大數據、運營大數據,在臨床科研、公共衛生、行業治理、管理決策、惠民服務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影響著整個醫療行業的變革。
表1 健康醫療大數據組成部分概念
二、國外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及應用發展現狀
(一)國外健康醫療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情況
發達國家已搭建較為成熟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服務平臺,并在有效管理和技術升級上展開激烈競爭。
1. 美國
作為發展大數據的先行者,美國非常重視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開放和共享。美國擁有完整的醫療健康大數據庫,建成覆蓋本土的12個區域電子病歷數據中心、9個醫療知識中心、8個醫學影像與生物信息數據中心。
2014 年,美國聯邦政府專門負責信息化規劃的國家衛生信息技術協調辦公室( ONC) 發布了《美國聯邦政府醫療信息化戰略規劃2015–2020》,明確了實現健康醫療數據共享的目標,提出增強醫療服務能力、提高公眾和社區的健康水平、推動醫學知識研究與創新等三項應用目標。
由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 HHS) 管理的聯邦政府網站healthdata. gov是國家級的健康數據開放平臺。通過該網站越來越多的來自于CMS (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DC(疾病控制中心)、FDA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NIH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渠道的HHS 數據庫向社會開放。數據內容包括臨床服務質量信息、全國衛生服務提供者目錄、最新醫療和科學知識數據庫、消費產品數據、社區衛生績效信息、政府支出數據等。
2014 年6 月,美國FDA 的公共數據開放項目openFDA 正式上線。openFDA前期開放了2014—2013 年間的300 萬份藥物不良反應和醫療過失記錄,以及醫療器械報告和執法報告,并且每年更新發布新的報告數據集。
2. 英國
大數據已經成為英國大力發展的戰略領域之一。英國斥資55億英鎊建設全國一體化醫療照護信息儲存服務系統,收集和儲存了超過23000個醫療信息系統數據,覆蓋超過5000萬居民醫療信息,并已為130萬名醫務人員提供服務。
2013 年英國政府發布《英國數據能力發展戰略規劃》,深入挖掘大數據的價值,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
另外, 專建網站(data. gov. uk )公布公共數據, 以提高透明度和促進大數據創新應用。 該網站涵蓋了政府、商務經濟、衛生、教育、環境、交通等12 個大類的數據。截至 2018 年4月,衛生領域公開數據集達到2148 個,包括全科醫療服務、處方和藥品記錄,全科醫療注冊患者數量信息,醫院數據,吸煙飲酒、肥胖、體育運動、飲食等報告數據等。
英國國民醫療服務系統(NHS) 有著龐大而完備的醫療數據,包括病人的健康記錄、疾病數據等,而且英國還有長達210年的全國普查健康記錄,這些數據可以用來為公共衛生服務、醫學研究等創造更多的價值。目前,data. gov.uk網站對NHS 支持的機構、全科醫生臨床執業聯盟(CCG) 等NSH 組織的詳細信息進行了開放共享,截至2018 年4 月,共包括17 個數據集。這些數據對進一步研究英國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3. 日本
日本對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的發展一直非常重視。日本實施國立大學醫院醫療信息遠程傳輸網絡系統計劃,福山大學附屬醫院累計收集超過1700萬病歷記錄和1.43億件用藥處方及300萬件病名,可實現處方自動分析和匹配功能。
2012 年7 月日本總務省發布'活躍ICT 日本'新綜合戰略,將大數據作為重點發展領域。 2013 年6月,安倍內閣正式公布新IT 戰略《創建最尖端IT 國家宣言》制定了以開放大數據為核心的IT 國家戰略,要把日本建設成為一個具有'世界最高水準的廣泛運用信息產業技術的社會' 。 該宣言的核心要點包括向民間開放公共數據、促進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促進個人數據的流通與運用。
日本政府將健康醫療大數據用于控制醫療費用。據政府推算,由于受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2025 年日本的醫療費用將從2012 年的35. 1 萬億日元增加到54萬億日元。如果加上護理費,醫療支出將增加到73.8萬億日元。
從2015年開始,政府利用診療報酬明細表的數據來控制醫療費,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計算出醫療費中的浪費成分,促使各地方政府設定控制醫療費的具體數字。政府制定了在2025年前削減5萬億日元(約487億美元)醫療和護理費用的目標,而利用大數據控制將成為其中的一項手段。
(二)國外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相對成熟,重點發展基于數據的服務
國外健康醫療大數據公司主要為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PaaS服務(平臺及服務)。將大量數據變為可用性數據后利用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提供輔助決策支持。該領域聚集了大量的創業公司和巨頭公司。國外創業公司主要兩種商業模式:
(1)向醫療服務提供者和保險服務方收費。大數據提供的決策支持能夠帶來更好的醫療結果和提高效率節約成本。隨著醫療保險未來更多地位價值和基于結果付費,醫療服務提供者和醫療服務支付者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控費壓力,這類公司的客戶群也將越來越大。
(2)提供免費或廉價的服務,然后通過后臺收集的數據盈利,而這些數據最大的付費方就是藥企。 數據對于制藥公司有著巨大的價值,藥企是潛在的巨大付費方。
表2 國外部分健康醫療數據公司
三、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及應用發展現狀
(一)國內政策風向明顯,健康醫療大數據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健康醫療大數據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國家從戰略規劃、技術能力及應用與管理三個層面積極落實推進大數據發展政策,加速大數據產業發展從理論研究進人應用,近年來政策密集出臺,政策風向明顯。
表3 近年來我國醫健領域大數據相關政策
(二)我國已初步建立健康醫療數據庫
我國已初步建立健康醫療數據庫,形成人口健康信息化體系,并在信息技術結合醫學研究,健康管理等領城卓有成效。
在生物數據庫方面,國家基因庫2016年正式建成,該基因庫集生物資源樣本庫、生物信息數據庫和生物資源信息網絡為一體。
表4 近年來我國建立健康醫療數據庫進程概覽
(三)我國數字化起步較晚 ,健康醫療大數據主要專注于數據采集
由于國內數字化起步較晚,國內很多企業主要解決數據采集問題, 著力于通過統一的數據標準,將數據結構化。 目前國內應用現狀在數據挖掘分析及分析平臺搭建上的能力尚有距離。 數據分析的平臺化能力較弱; 更多集中在單一方向,多元化數據分析意圖的整合較少; 價值呈現與價值流轉沒有形成生態循環。
國內市場專注于數據采集,從行業發展趨勢看,數據分析才是大數據的價值所在。 在實現數據價值化后,未來還將利用計算工具來幫助智能決策,實現能夠跟蹤患者信息并快速提供反饋的工具。 國內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聚集了一批優質企業,如腫瘤大數據領域的思路迪、醫諾智能,產業大數據領域的火石創造,多病種大數據領域的醫鳴數據和零氪科技等等。
四、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中的挑戰
由于歷史和習慣等原因,導致我國醫學“重臨床、輕數據”的現象比較普遍,醫療數據呈現出數量大(因為人口基數大)、質量差的特征,缺乏統一標準,醫療機構間數據孤島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滯后了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
1. 打通信息孤島達到互聯互通
我國醫療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各醫院間、科室間數據孤島現象嚴重,使得健康醫療數據的利用困難重重。需要政府加大基礎網絡設施的建設, 并且鼓勵各醫療機構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相關技術體系, 暢通資源共享渠道, 依托政務網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健康醫療信息網絡, 進一步在國家層面建立全民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收集、應用體系。
2. 保障數據安全可控
在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和發展過程中,數據安全要放在重要位置,需要相關制度的保障和切實有效地落實,尤其是在規章制度的完善和建設上,汲取域外的經驗,對數據安全的保護納入法律范圍之內。
健康醫療大數據與個人隱私密切相關,在法律法規層面,國家要明確相關立法,使得大數據在應用的過程中權責明晰,不讓數據利益相關人的權利受到損害。在醫療健康大數據的使用中,要明確相關的程序和監管責任,明確各環節的管理義務。
3. 缺乏高素質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
目前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高素質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我國在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上還在初始階段,整個醫療領域缺乏醫療業務水平強、現代技術過硬的復合型人才。
4.數據共享過程缺乏行業標準規范
在確保健康醫療大數據收集環節的廣泛多樣真實互聯后,還應將采集數據標準和規范進行統一和完善, 對大數據技術和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
5.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需求尚未充分挖掘
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挖掘分析,需要有需求的引導,目前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需求還未充分展現出來,如在衛生管理和衛生決策中的應用仍未充分發掘。
在政府層面,需要制定配套制度并完善相關法律,由政府主導梳理和建立健康醫療數據目錄,并將大數據進行分級、分類、分地域和分專業的編制,將橫向大數據和關于個人的縱向大數據整合,并進行針對居民的個性化醫療服務,以及針對醫療研究的橫向大數據的應用,不斷擴寬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范圍。
五、小結
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獲取、轉化及應用成為各國生命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是以創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建設發展起步較晚,但大數據發展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相關利好政策頻出,推進大數據發展,已初步形成健康醫療數據庫,但數據的挖掘、獲取及其應用轉化仍面臨諸多挑戰,更多的臨床應用需求還需被挖掘拓展。
此后,2018年的春天,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花落山東濟南,成為全國五大區域數據中心首個落地建設的試點城市。
走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展示大廳,藍色大屏信息量豐富。電子病歷、健康體檢信息、免疫規劃信息、出生醫學證明、門診數據、住院數據……居民健康全量數據正在這里快速匯聚。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大量應用都和公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老百姓去醫院就醫,會產生掛號信息、繳費信息、檢驗信息等,其中體量最大的一類數據就是影像。這些數據本身非常有價值,但由于其載體是物理膠片,不易保存。如果把這些數據全部儲存在云端,不僅能夠方便醫院和患者在長周期內實時查閱,還能將數據更加廣泛地應用于醫療科研等領域。
實際上,“影像云”大數據的應用,只是整個醫療領域數據應用中很小的一部分。人的生老病死,都會在醫院等相關機構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本身是碎片化的,患者可能找不到幾年前就醫的一些病歷,同時醫院也沒有把這些數據互通起來。通過建設北方中心,海量的數據能夠融合起來,把一個人生老病死全周期的數據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字人”。
北方健康有關負責人表示,獲得健康醫療大數據運營授權后,北方健康將進一步融合一流的基礎資源優勢、技術創新優勢、資金優勢和人才儲備優勢,深挖數據價值,探索健康醫療服務新業態、新模式;依法開展山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匯聚存儲、治理加工、挖掘分析、運營服務,以及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建設運營,建立可管理、可控制、可追溯的健康醫療大數據開放運營體系;同時打造國家級大健康領域高精尖產業集群,廣泛引入國家級平臺,對接國家級智庫和科研院所,圍繞北方中心資源開展頂級項目合作,開展大規模雙招雙引,組建產業聯盟和產業基金,更好地將大數據資源賦能產業界各方,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高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740-0.html2021年健康醫療大數據分析(含詳細解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馬拉松設計方案都有哪些?(以鄭州為例)
下一篇: 正確的大健康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