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第二屆“鄭州銀行杯”鄭州國際馬拉松賽成功舉行,這場剛滿2歲的新新賽事, 由中國田徑協會、河南省體育局、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體育局、鄭州報業集團承辦,河南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指導,鄭州鄭馬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河南中跡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交出了一份相當漂亮的答卷。
我一直認為,馬拉松具有非常多元的評價標準,馬拉松運動包含了競技屬性、全民健身屬性和文化屬性多重組合。好的賽事需要為競技服務、為大眾參與服務和文化展示服務,從這三個層面來看,鄭州馬拉松做的相當不錯。
中國馬拉松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從最早的競技為主,發展到為大眾服務,再到現在的強調文化特征階段。這是賽事的進步和升級,也是跑步運動在這個時代應有的氣質和功能。實際上,國內賽事在服務環節,已經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國外賽事,特別是在科技手段的利用上,我們走在世界前列。而文化特征,尚在多個層面上生根發芽。
一、央視直播、比賽精彩
本屆鄭州國際馬拉松,共有來自中國、美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的2.6萬名跑者參與,最終,來自埃塞俄比亞的108號選手ZEWUDU HAILU BEKELE,以2小時12分34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組冠軍,來自埃塞俄比亞的204號選手ALEMAZ TILAHUN GEBRE,以2小時38分41秒的成績獲得女子組冠軍。國內選手的劉洪亮以1小時09分21秒的成績獲得男子半程冠軍,女子半程冠軍歸屬于來自國內選手的殷曉雨,成績是1小時21分13秒。
今年的“鄭馬”首度入選由中國田協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頻道共同主辦的“奔跑中國”馬拉松系列活動,賽事由CCTV5全程直播。這也是CCTV5第一次對河南的馬拉松賽事進行直播。
競技、大眾、文化,三位一體的馬拉松,常帶來多樣的迷人。一場好的賽事,離不開高水平運動員的角逐,這是體育精神的重要性組成,也是觀賞性的保障。
二、大眾參與,細節制勝
當中國馬拉松從早年5小時關門改為6小時甚至6個半小時關門的時候,就是大眾參與馬拉松運動的重要時刻。大眾參與,要給更多人站到馬拉松起點以機會,并為抵達馬拉松終點創造可能,是為善舉。此次鄭州馬拉松,細節可以說做的是非常好了,雖然只是第二年舉辦,但看得出有博采眾長的賽事設計,有深厚的沉淀。
今年的比賽共設置全程、半程馬拉松和健康跑(約5公里)、家庭跑(約5公里)四個大項,除了設置常規的名次獎之外,還增設了中國籍運動員獎、河南籍運動員獎及年齡組獎等多個獎項,這些都能夠激發普通跑者的積極性,讓更多非專業運動員獲得榮譽。今年8月份國務院頒布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首先就提到了“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敝挥凶尭嗳藚⑴c到賽事,點燃運動習慣,才能帶來該項運動的真正落實。
實際上,鄭州地區的跑步文化起步較早,2007年就舉行了“鄭開國際馬拉松”(首屆叫鄭汴國際馬拉松),路線是沿著省道從鄭州跑到開封,雖然服務環節很好,但終歸遠離城市,很難將鄭州或者開封的風采展示給跑者。現如今,終于通過政府和城市的支持,讓大家用奔跑的方式來了解鄭州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
2019年鄭州國際馬拉松經過鄭州新老城區地標,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馬拉松。賽道沿途,30多處群眾文體活動展演點上,豫劇、少林拳、太極扇、民族舞、非洲鼓……演員們會同沿線的數十萬群眾一起,為選手們加油助威。戰鼓敲響,氣勢磅礴;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城市新貌,市民熱情,喜慶熱烈……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鄭馬細節做得都非常到位:
1、馬博會動線明晰,井然有序,比賽T尺寸不合適還有試衣處可以替換。
2、選手姓名墻、公益宣傳、T恤燙印、5G直播、特步聯名款城市比賽裝備應有盡有……特別是城市聯名款裝備,這是一項相當硬核的指標,要知道,賽事和品牌發布聯名裝備,事關售賣,且投入很大,一定是非常成熟的賽事和品牌才會做的。而城市聯名款的銷售,往往也意味著賽事品牌的真正實力。
3、姓氏旗手活動,從賽前很長時間就開始讓大家了解中原姓氏文化,極具特色。
4、比賽現場的主持人張明非常棒,從賽前到比賽開始很長時間都與現場互動,讓選手和觀眾都有極好的體驗。
5、賽事補給花樣豐富,還有很多本土好吃好喝。
6、每個補水站之前,都寫著“當前水站有幾張桌子”,這點做的非常棒,讓選手心中有數,不會為錯過水站擔心。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組織者的專業度極高!
7、賽事兔子設計很有意思,增加了一些“非常規”的配速員,如340、355的兔子,這種冗余度設計,讓跟不住兔子的選手還可能完成345和400這些“關鍵節點”,是個很有意思的嘗試創新。
8、賽事照片服務可圈可點,攝影師密度很大,總能保證你找到你的照片。
9、全程終點視頻服務,由企鵝體育qieTV提供,給跑者更多珍貴紀念。
10、賽后由志愿者給每個人掛上獎牌,祝賀并致敬,完賽體驗極佳。
11、印有每位參賽選手名字的紀念報紙。
12、賽后互動也非常豐富,姜湯、姓氏獎牌貼、塑封號碼簿、英雄留念墻、拉伸按摩……
好的環節不勝枚舉,鄭馬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組織者流程優秀,投入的志愿者崗位非常多,贊助商也非常給力,正是這些綜合因素在一起,才呈現了一場完美的賽事。如果你是一位大眾跑者,無論快慢,一定都能找到讓你銘記的珍貴記憶。
三、扎根文化,國際視野
本屆“鄭馬”,恰逢國慶后一周,以“國際鄭·世界跑”為主題,以“‘鄭’在前行”為口號,將弘揚愛國主義與奮斗精神融入其中,向全世界展示出鄭州生機勃發的城市風貌和鄭州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選手的參賽T恤,設計者特意采用中國紅配色,并且獨具匠心地在胸前搭以數字70的暗紋,暗紋上寫有“CHINA”,70下方有“1949-2019”字樣,以此表達“鄭馬”和跑者對祖國的祝福。
獨一無二“姓氏風”引領潮流。在前100個中華大姓中,有82個直接起源于河南,涉及當代華人近90%的人口。把“姓氏文化”融入其中的鄭州國際馬拉松賽由此具備了惟一性,“姓氏跑團”、“姓氏大鼓”、“姓氏墻”等姓氏文化元素通過“鄭馬”深入傳播,“姓氏馬拉松”是“鄭馬”一個特有的標簽。
鄭州,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是正在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同時也是一座有著3600年不間斷建城史的文化名城。突出中原文化特色,釋放“文化之城”的魅力,將自己的故事講述給國際舞臺。
四、獎牌優秀,引領潮流
今年鄭州馬拉松的獎牌可圈可點,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獎牌。我自己從2001年開始參加跑步,國內大大小小的比賽超過200場,親歷發現,國內獎牌的設計大概經歷了5各階段。而鄭馬今年的獎牌,有非常值得研究的“第五代”風范。
第一階段基本上是圓形獎牌,和早年的紀念章類似,都沒啥特點,差別主要在文字和主畫面(多數是跑步的人或者城市地標),2013年之前的賽事獎牌基本上都是這個模式。
第二階段獎牌出現了方形、多邊形、不規則形狀等更加豐富的變化,但還是以平面造型為主,制造工藝都很簡單。
第三階段獎牌出現了立體設計,設計更加飽滿,也有了材質變化,工藝更為復雜。
第四階獎牌段出現了互動,比如可以旋轉的部件,可以打開的子母獎牌等。
第五階段獎牌出現了個性化。比如這次鄭州馬拉松,獎牌設計上增加了一個可拆卸的“姓氏磁貼”,終點你可以領取屬于自己姓氏的獎牌磁貼。而且,還有70塊兒“錦鯉”獎牌,上面有贊助商特步的標志,抽到這些獎牌的人可以在特步展位換取禮品。實在是儀式感滿滿,還很好玩兒。
這塊兒就是錦鯉獎牌
鄭州馬拉松終點掛獎牌環節非常有儀式感,幾排工作人員,列隊夾道迎接,為完賽選手掛上獎牌,報以熱烈的歡呼和掌聲。42.195公里的艱辛,在這一刻得到最大的尊重。
鄭馬創造了一個機會,向世界展示一座城市最好的一面,讓更多人認識這座城市。鄭馬用對跑者的理解,讓每位來客感受這場賽事和城市的熱情。鄭馬用多維度的文化載體,打開了一個窗口,“讓世界了解城市,讓城市走向世界”。好的賽事,屬于整個城市的參與度,好的賽事,屬于時間流淌下不朽的記憶和感動。
黑跑黑話
“讓馬拉松選手叫好的賽事,來自于對跑步運動真正的理解?!?span style="display:none">rLR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國內賽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很多優秀的流程已經固化下來,帶來具有本地風格且適應力更高的體驗。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739-0.html馬拉松設計方案都有哪些?(以鄭州為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