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有各種冷知識和健康小知識提醒著我們要注意健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吸煙,包括二手煙,不僅會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和肺癌,還會明顯增加罹患心肌梗死的風險。吸煙的時間越長,次數越多,患心肌梗死的幾率越大。戒煙是減少心肌梗死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法。吸煙會損傷血管的內壁細胞,破壞血管內壁。內壁損傷后易產生血栓,如果血栓出現在心臟血管部位就會引發心肌梗死,出現在腦部血管就會引起中風。
近些年,我們一直提倡生活方式上要“管住嘴,邁開腿”。但是,要怎么“管住嘴”呢?一方面要控制飯量,八分飽即可。過多攝入糖、蛋白質或脂肪會給消化系統帶來負擔,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滯留在胃腸中,易產生對健康不利的毒素。另一方面,要少吃精加工米面。因為精加工米面中,大量的營養物質被丟掉,而且精加工米面更易消化吸收,攝入后升血糖效果明顯,長久下去會對健康不利,建議在主食中多添加一些粗糧。
“邁開腿”則是要通過運動的方式將身體多余的能量消耗掉,日常要多做抗阻運動和有氧運動。抗阻運動是指肌肉在克服外來阻力時進行的主動運動。抗阻訓練能延緩肌肉老化,改善身體平衡性、協調性、柔韌性及其他方面的身體素質。堅持有氧運動能夠推動心肺側支循環的建立。當一根血管發生阻塞,血流不暢時,其他良好的血管會逐漸建立起血管分支,形成血液循環,這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常見的有氧運動有快走、打乒乓球、騎自行車、做體操等。
一些心理疾病往往表現出心臟方面的癥狀,在心臟相關檢查都正常的情況下,患者不要執著于多去幾家醫院對比檢查,可以考慮精神心理方面的因素,做好心理疏導。對于做過心臟手術的人來說,術后的心理疏導很有必要。有的患者在術前是個開朗、愛動的人,但是術后就很郁悶,不開心,不愛活動。一方面是怕活動對心臟造成影響,另一方面不滿于自己得病的現實。像這樣的患者很容易發生心理問題,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恢復。
老人常咬到舌頭,可能是中風前兆
偶爾咬到舌頭是正常現象,不是想吃肉了。經常會被咬著,常見出現的問題可能是中風,腦神經受壓迫使舌不能靈活運動。
打呼嚕,每年憋死幾十萬人!
數據顯示,每100個人中,就有3~5個人打呼嚕,而每5個打呼嚕的人中,就有一個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會使人體長期缺氧,最終導致全身多系統功能損害,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睡眠中猝死。
身上的包塊,不痛的比痛的更危險!
身上有了不明原因的腫塊,比如在乳房,有紅腫熱痛癥狀的往往只是單純的炎癥,但如果這個塊不痛,而且活動性不好、難以推離原位,那么惡性的可能性會暴漲。一旦發現不明原因、不痛的腫塊,馬上去醫院。
骨刺,是人體的正常產物!
骨刺是人體“老了”的正常產物,是正常病理變化,大多數沒有癥狀的骨刺是不需要治療的。吃任何藥物都不會消除骨刺,只是可以緩解疼痛。
老人和孩子要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使用每年最流行的三個病毒株做成疫苗,也就是說,注射之后人會獲得對于最流行的幾種感冒的抗性。注射疫苗盡管不能避免得感冒,但是卻能避過最厲害的那幾種。
糖尿病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吃糖多!
I型糖尿病的主因是遺傳。II型的主要原因是肥胖。當然,如果血糖升高,要少吃糖。
胃潰瘍跟吃什么東西關系不大!
胃潰瘍的主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主要的傳播渠道是中國特色的共餐和很多人嚼東西喂孩子。
最有效的快速止咳法是吃糖!
在咳嗽時,含一塊硬糖,不斷吞下的糖漿可以在喉部形成保護層,減輕喉部刺激,喝蜂蜜水也可以,不過不如含著糖來得持久。臨床上主要使用的鎮咳藥水多依靠可待因麻痹神經,大量飲用有成癮風險。
感冒大多是“不治之癥”,不治也能好!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院2010年發布的《感冒白皮書》指出:
第一,超過100種病毒都可以引發感冒;目前世界上,還沒有針對感冒病毒的抗病毒感冒藥。第二,感冒藥無法治療感冒,因為感冒藥殺不死病毒,能殺死病毒的,只有人體的免疫系統。第三,感冒的癥狀會持續一星期左右,無論服藥與否,都會自動痊愈。
你的心情怎么樣,你的健康就怎么樣!
美國曾有一項調查發現,75%的頸椎疼痛、80%的頭痛、99%的腹脹以及90%的疲勞都由過度的情緒引起,人體的每個臟器都與對應的情緒息息相關。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677-0.html如何才能保持心血管健康?(疾病預防的健康知識集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