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市場空間巨大
大健康包括了醫療服務、藥品、醫療器械、可穿戴健康設備、理療、美容、保健食品、健康食品、體育休閑、健康檢測、養生、健康家居、有機農業等,是繼IT產業之后第五波經濟浪潮新支撐。
“大健康產業”是繼IT業后的陽光產業。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中國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健康產業的年收益約為900億美元,而美國健康產業產值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
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仍處于初創期,在產業細分以及結構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為有效改善這一局面,激發大健康產業巨大潛力,國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從大健康產業的維度來講,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將撬動十萬億元級產業投資,“健康中國”已成為資本的下一個風口。大健康產業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
“身心健康”是道文化對生命尊重的最好詮釋
兩千五百多年前,道祖老子在終南山書寫《道德經》,開創了道文化健康養生的新篇章。老子提出的清其心、靜其身,身心同頻、內外合一的生命永恒法則。千百年來一直指引著中華優秀傳統養生道文化的發展,引領者中醫藥的傳承。歷史上著名的道家醫藥大家如:葛洪、陶弘景、華佗、李時珍、孫思邈、傅山等為中華民族生存健康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人與社會、自然和諧”是道文化的根本源泉
當代社會,人們一天到晚忙于工作、生活,家庭買房、買車、孩子上學、贍養老人給人們帶來的財務緊張、個人體力透支、心理壓力等而得不到及時疏解,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矛盾沖突。社會上罹患憂郁癥、心理疾病的人群在快速增長,社會潛在的不安定不和諧因素不能及時有效的得到釋放,給建設“健康中國”社會增添了很多阻礙和困難。
2016年8月19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而道文化理念恰恰給出了解決問題的鑰匙,“和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和諧的理念深入人心,當人與人、人與社會自然彼此開始相互尊重、相互呵護時,我們的內心才會慢慢的平和下來,彼此之間才能真正的相互理解和相互認可。 “和諧健康、全民健康”才能為社會帶來永久動力。
“綠色生態”是道文化的自然法則。
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鎮化和流動人口、環境污染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也對疾病防治提出了新要求;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5.9%,食品污染、水源污染、空氣污染、環境污染給每個人都帶來了切身的感受,人工添加劑、轉基因、有害輻射給生活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的疾病。 “綠色”“有機”“原生態”是道文化返璞歸真的自然寫照。現代農業著力打造“有機農業、有機產品”恰逢其時,讓人們在自然生態中品嘗安全、營養的綠色食品看到了希望。
“共享”是道文化的最高法則
引導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形成共同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強大合力。推動健康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提倡“共建共享”理念,發揮全社會力量共同打造“大健康產業”,讓人們在“共享”中得到健康和財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542-0.html大健康都包含什么具體內容(解析大健康與道文化)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