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華大基因的“漏檢門”,后有長春長生“疫苗門”緊隨,持續發酵的“假醫門”將占據市場第一的民營體檢品牌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證券代碼002044)推上風口浪尖。最近關于美年大健康的新聞有點多。除了近期卷入的科創板安翰科技涉嫌與其關聯交易的種種質疑,美年大健康還因為增資收購、股價持續下跌、消費者投訴等等問題陷入持續的輿論紛爭。近日,美年健康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對全資子公司增資的議案》,將以自籌資金向全資子公司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增資8億元人民幣
作為國內醫療服務產業兩大玩家之一,美年大健康與愛康國賓這兩家體檢機構品牌在這些年里可謂你追我趕。整體上來說,美年大健康目前在門店數量和擴張速度上更勝一籌。負面不斷、股價持續下跌的美年大健康,也許是樹大招風的緣故,作為一家商業體檢機構,外界一直非常關注它的專業性與健康性,但恰恰是在這些方面,美年大健康做的并不好。
去年美年大健康被自己的前員工曝出了舉國震驚的“假醫生”丑聞,該丑聞一度讓美年健康股價多次跌停,甚至與美年大健康有過合作的不少相關企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整個國內A股市場醫療板塊更是一片“哀嚎”。假醫生事件導致美年健康爆出的違規問題,的確讓很多人大跌眼鏡。要知道,這是我國最大的個人健康大數據平臺,旗下擁有多個健康品牌。這樣一家行業先鋒和樣板,竟然也存在“無證上崗”等問題,足見當前醫療保健市場無序失范之嚴重。還有慈銘體檢在注入美年健康時,就遺留3件訴訟案。其中一位消費者在慈銘體檢檢測時未見異常,但在4個月后卻在外院診斷為惡性肺癌晚期。 華商報記者燕然“美年”的體檢報告還能信嗎?
我們一起來回顧下讓美年大健康品牌聲譽將至冰點的“假醫生”事件。該事件由一篇自媒體文章《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所引爆,在該文刷屏了朋友圈之后,大量媒體進行了跟進報道與曝光。除了大眾的熱議,此次事件還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美年大健康先是向深交所回應“公司不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但隨著澎湃新聞等媒體跟進報道“天河區衛計局表示,‘美年富海門診部’涉嫌違規出具報告,以及違規開展CT、MRI等相關診療服務行為”等問題,美年大健康開始“被打臉”。
美年大健康體檢門店違規的原因包括“未經批準并執業登記核磁共振成像診斷專業開展核磁共振成像診斷活動”、“超出批準范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實驗室工作人員未遵守實驗室生物安全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丟失發票”等,分別被衛生部門、市場監督部門警告或處以罰款。就在“假醫生”事件之前的不久,湖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曾經報道,美年大健康因為在湖南業務擴張過快,工作人員需求量激增,竟然開始向社會招收大量不具備從醫資質的人員從事體檢診斷等工作。湖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記者在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長沙遠大一路分店、定王臺分院進行臥底調查發現,美年大健康被頻繁質疑誤診、錯診并非“空穴來風”,因為它真的存在很多亂象與問題。
根據湖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臥底記者的親身體驗,時發現一名正在給市民做核磁共振的女醫生年齡只有22歲,而該名女醫生甚至直接對記者說“其科室當中7個人里有5人都已無證上崗”,這個說法在后續調查中還得到了驗證。
雖然高速擴張、并購讓美年健康公司合并后的財務報表非常好看,它的業績增長速度也非常可觀,可隨著美年健康公司不斷曝出的負面新聞的發酵,其股價與市值開始頻繁波動、下跌,對比美年健康公司“假醫生”事件發生后導致的跌停前市盈率高達近百倍、市凈率超過十倍的數據,這不得不說是另外一種“諷刺”。從今年4月份開始,美年健康的股價就一路走跌,截至6月25日收盤,其股價為12.51元人民幣,總市值為390.2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的時間,美年健康已經跌去了超過4成的市值。
眾所周知,醫療行業面臨著強監管,對從業者來說是一個發展非常艱難的行業,但美年大健康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很好的走下去,這需要社會責任感和企業家精神,切勿為了盲目追求利潤,視大眾身體健康為兒戲。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526-0.html長春大健康體檢怎么樣(分享美年大健康違規折射醫療行業)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