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搜揚管理咨詢董事總經理 仲景
201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授予了尤金·法瑪(Eugene Fama)和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是世界經濟學領域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因為,席勒的觀點是“市場往往是非理性的,因此是可以戰勝的”。法瑪則剛好相反,他的觀點是“市場是有效的,試圖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投資者將不可避免地失敗”。
當地時間2013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頒獎禮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馬(左一)、拉爾斯-皮特-漢森(左二)以及羅伯特-J-席勒(右一)
“如果你想知道是否有可能定期跑贏股市平均水平”,華爾街金融學家和評論員史蒂文·拉特納(Steven Rattner)寫道,“今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沒有給你任何指導意見”。
雖然我不知道市場到底能不能被戰勝,但是我知道,大多數相信市場能夠被戰勝的人都在二級市場呢。而且,“多”“空”雙方竟然都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市場,并且已經戰勝了市場。
這種現象在二級市場最有趣的表現,還不是操盤手們看空還是看多,而是“消息”對股價的影響。
有人釋放消息,就有人接收消息,消息不僅能影響散戶,甚至可能影響機構投資者。消息大致可以分為傳聞、監管、財報和新聞報道等等(當然肯定是不包括內幕交易)。
這也符合廈門大學鄒振東教授兩個世界理論中輿論世界能夠對現實世界產生直接影響的論斷。因為再精明的投資者也是人,巴菲特也只能通過他的認知來做判斷。
傳聞資本大鱷索羅斯當年忌憚德國馬克,所以一直下不了決心做空英鎊。在一次晚宴上,他坐在當時的德國財長旁邊問:“如果有人做空英鎊,德國會去救市嗎?”德國財長回道:“開什么玩笑,那可是英鎊!”索羅斯聽罷,沒等宴會結束就起身離開了。當天他就發起了對英鎊的絞殺,最終獲利10億美元。
所以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投資領域的技術分析只能提供對投資標的基本面的判斷依據。最終,是否能夠投資成功,還考驗的是投資人的認知深度,而各種各樣的消息就成為投資人加深認知深度的一種方法了。
所以也有人戲稱它為“新聞估值法”。
最近,醫美概念股就因為一則發酵了兩個月的消息上演了一出多、空博弈。
9月19日,當我正在參加由中整協新材料與新技術分會和華熙生物聯合舉辦的“中國醫美機構規范運營會”時,中國醫美概念股遭遇了“一則消息帶崩一個板塊”的黑天鵝事件。
而且,這則消息竟然就是指向不規范運營的。隨即,看多勢力進場抄底。9月20日,醫美概念走強。截至21日,這則傳聞的真實性仍未得到證實。
搜揚美商研究院與知微數據立刻針對這一跌一漲做了輿情分析,現在呈現給大家。
“傳聞”甚囂塵上,A股醫美股價“跌慘”
9月19日上午,醫美行業整頓“傳聞”開始傳播,傳聞內容為:上海近期召開醫美工作會議,要打擊渠道醫美,返傭將被定性為商務賄賂。
傳聞還稱,執法將現場檢查醫美機構財務部門電腦中的文件,查找“團隊”、“客服”返款的明細賬單以及相關合作協議,明確涉嫌受賄的主體。
此外,還要查看醫美機構客戶名單等。股市開盤后,醫美板塊全線受“重挫”。
9月19日12時許,“傳聞”開始出現在微博平臺。
9月19日14:48,話題#A股#再度登上微博熱搜,持續時長約5小時,在榜時間段內最高排名21。
9月19日15時許,截至收盤,A股醫美行業板塊整體“淪陷”,板塊內個股幾乎無一幸免。“醫美三劍客”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跌幅靠前,分別下跌11.65%、13.68%、6.41%,朗姿股份和華東醫藥也大幅下挫,跌幅分別為9.09%和8.09%。
9月20日上午,股市開盤,醫美概念股“反彈”。華熙生物上漲6.39%,朗姿股份、新華制藥等漲幅均超過4%。
我覺得最有趣的還不是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就可以引發醫美概念股的崩盤,而是很多醫美上市公司竟然都字斟句酌的回應了這個“傳聞”:
· 愛美客:股價漲跌屬正常現象,并未聽說行業整頓等相關消息,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 華東醫藥:公司尚未看到明確的政策文件,不了解傳言的真實性,目前公司國內醫美業務經營一切正常。
· 華熙生物:公司定位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目前護膚品業務占比超過70%,醫美業務占比相對較少,政策端影響較小。對于頭部公司,行業整頓可以凈化行業環境,屬于利好。
· 昊海生科: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股價大跌是否受消息面影響還需要進一步核實。
· 朗姿股份:對相關政策端的消息并不了解,對于今日股價大跌與政策端信息是否關聯也不清楚。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相關政策端消息對公司的醫療美容業務板塊偏向利好。
更加有趣的是這個消息主要針對的是并不代表中國醫美機構的“渠道醫美”(占比也不高)。而渠道醫美機構一般情況下只給其他醫美機構導流,自己不會給客戶提供醫美醫療服務,所以也不會采購上游品牌的產品。
一般情況下,渠道醫美機構不是這些上游醫美上市公司的客戶。
雖然消息中說是全行業徹查,也說清查的主力還是工商和稅務,這些醫美上市公司稅務和財務肯定不會有大問題,不然就不可能上市了。
他們賣的產品也不會缺少認證和證書,不然這家公司也還是不可能上市。
雖然同在醫美行業,但是雙方關聯性并不強。詭異的是,渠道醫美被查,或者說就算是全部醫美機構被查,上游品牌的股價竟然暴跌了!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這則引發暴跌的消息,真的就是一個“消息”。
根據知微數據分析,有輿論聲音認為“傳聞”“清查”或與8月杭州一醫美公司虞美人涉偷逃稅被罰有關。
另外,除了監管部門可能對醫美公司進行稅務稽查外,醫美行業的資質問題也恐將被繼續整治,監管趨嚴,可以規范行業發展,對消費者和醫美公司都是“利好”。
· 虞美人涉嫌巨額偷稅事件詳情
據知微事見,8月9日,杭州古名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品牌名為虞美人,創始人與實控人為于文紅)因隱匿收入少繳1.47億余元企業所得稅,被杭州市稅務局罰款8827萬余元。
處罰事由顯示,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該公司千和醫療美容診所利用個人銀行賬戶收取服務款,共計隱匿服務收入47.55億余元,未計入財務賬。
期間,上述個人銀行賬戶孳生的利息收入為2879萬余元。據知微輿論場數據,8月9日17:14,話題#杭州一醫美公司偷逃稅被罰8800多萬#登上微博熱搜,最高排名13。
據悉,該公司實控人為于文紅,并在多地投資醫療美容公司。央視《焦點訪談》早在2011年就曝光過其無證行醫,于文紅回應稱自己被冤枉,是因為很多人嫉妒自己。
此外,該醫療美容診所和一般醫美機構不同,虞美人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渠道醫美醫院。
· 同類醫美行業事件
據知微事見收錄的相關事件,2021年至2022年,醫美行業事件影響力指數均較高,涉及“醫美事故” “政策規定” “稅務問題”等方面。
· 傳播趨勢及聲量分布
9月19日上午,這則出自微信群的未經證實的傳播全網聲量開始增加;19日15時至16時,當日股市收盤,醫美三劍客”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跌幅較大,此時聲量至峰值;20日上午,醫美概念股走強,聲量至次峰值。9月19日0時至16時,有關本次事件的全網聲量共計6595篇。
(919醫美概念股暴跌事件傳播趨勢)
從渠道分布來看,聲量主要分布網站和APP平臺,二者占比超67.1%。
(聲量渠道分布)
從媒介類型來看,媒介主要為自媒體和網媒。
(傳播媒介分布)
本次事件中,網媒廣泛參與,報道主要聚焦醫美板塊股價暴跌、關聯公司表態等方面。
(網媒報道話題量TOP5)
部分媒體報道內容:
中國基金報:【一則突發傳聞,千億大白馬“崩了”!】
華夏時報:【一則傳聞引發醫美股大跌,行業巨頭跌幅超10%】
第一財經:【醫美行業“受驚”后集體反彈 千億賽道“錢景”如何?】
每日經濟新聞:【醫美板塊突然大跌,多家公司緊急回應,發生了什么?】
上海證券報:【千億“醫美茅”盤中大跌!三大指數繼續弱勢震蕩,機構發聲“無需過于悲觀”】
高頻詞云圖
本次事件中,醫美、暴跌、大跌、傳聞、稅務、稽查、回應和政策等為傳播熱詞。
· 證券業界觀點
中信建投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官陳果:消費整體隨經濟復蘇偏淡彈性不足,但部分強需求韌性品種如醫美等值得關注。
開源證券:雖然2022年二季度醫美板塊扣非后歸母凈利潤整體承壓,但短期看,疫后醫美消費需求逐步釋放,長期看監管疏堵結合有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關注競爭壁壘較高的醫美產品龍頭。
財通證券:2022年上半年醫美市場景氣度持續提升,監管合規化趨勢不改,頭部企業份額有望進一步集中,持續看好滲透率提升邏輯下,醫美行業的成長確定性,伴隨年輕人群的接受度提高、輕醫美持續提升帶動下,行業有望持續擴容;同時行業政策進一步嚴格化、規范化,當前水光針針劑合規化下,擁有合規產品的醫美龍頭有望長期受益。
國海證券:在“愛美”天性的推動下,我國醫美行業正處于持續擴張階段,而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醫美機構的打擊,將在中長期放大頭部合規機構的資質牌照以及口碑優勢,有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以及長期的健康發展。
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輿論影響股價的事件。當然,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但其烏龍的程度,卻是非常典型的一次:
1.這則消息來自微信群,而且從頭到尾都未經證實。
從消息的行文來看,邏輯混亂,事實不清,撰寫人要不是太著急就是太隨意,還沒理清思路就寫了。一般情況下,把一段文字寫得這么混亂,可能作者本人也只是聽了一些傳聞吧。
2.醫美概念股的這輪普跌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是前所未有的。
這樣一則行文混亂未經證實的非官方消息,竟然可以引發醫美概念股的雪崩嗎?
對,它還真的就發生了!
但是,對二級市場有了解的人都明白,很多大跌并不是因為觸發大跌的那根稻草,而是這次大跌需要這根稻草。
從2021年11月開始,國家對醫美行業的整頓與清查逐漸趨嚴,緊繃的神經無處釋放。虞美人偷稅漏稅事件之后,于文紅竟然死不悔改,嘴硬到底。她認為這是對虞美人品牌最好的宣傳,竟然開始賣起了品牌授權。
聽說,這徹底激怒了監管層,于是一輪更深入規模更大的徹查,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于文紅的臉在醫美行業不能說似曾相識,應該說見得多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引發這次大跌的并不是這則消息,而是代表中國醫美草莽時代的于文紅。
如果不是她花式作死的話,這則消息就不會出現,消息不出現股價也許還能挺一段時間。
3.我們要注意的是,消息雖然未經證實,但是監管一定會越來越嚴,醫美行業真正的大監管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
我看到,很多像新氧、華熙生物一樣的有規模有責任的品牌都在積極倡導行業和規劃發展。
例如,早在2020年5月新氧就在中整協的指導下,發起了中國首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到今天2021年8月—2022年8月新氧平臺已處理違規信息49萬條。
2021年新氧還發起了中國首個醫美消費避坑指南并且在2022年升級為中國健康醫美指南。
由華熙生物研發上市的潤致娃娃針是中國唯一三證齊全的微交聯長效水光產品,首開行業先河。
4.消費醫療天然具備信息不對稱的屬性,所以中國醫美早期的發展確實伴隨著資本的原罪。
但是隨著新氧這樣的醫美行業整合服務平臺逐漸壯大,醫美行業在新氧平臺上已經基本完成了線上化。
線上化的完成代表著醫美行業信息對稱的新時代已經拉開了序幕。又隨著消費者對醫療美容的了解越來越深入,黑醫美和違規醫美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未來整個醫美行業的藍海就來自于合規化!
在文章的最后我們留兩道思考題:
1、如果你持有華熙生物的股票,看到這則消息你會選擇立刻拋售嗎?
2、如果你持有足量的現金可以進場抄底,你會選擇這輪大跌見底的時候進場還是會等真正的監管政策下達下一輪大跌見底的時候進場?
請在評論中給出你的答案吧,感謝!
補充材料:
近年來頒布的醫美行業法規條款
近年來,有關醫美領域,監管部門頻繁開展“整治”行動并出臺“新規”。
2020年4月27日,為進一步凈化醫療美容市場,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63號),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
2021年6月10日,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決定于2021年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并發布《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2021年11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
2022年1月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辦法》意在規范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
2022年9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明確:醫美領域包括單方面約定預付卡(充值卡)有效期、單方約定醫美手術費、醫療費等一律不退、通過設置嚴苛附加條件推卸自身責任等內容屬于“霸王條款”。
2022年1月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細則》第五條提到:發布衛生防疫、國境衛生檢疫、醫學科研和教學等機構在本機構業務范圍之外開展診療活動以及美容服務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業務的,必須依據條例及本細則,申請設置相應類別的醫療機構。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260-0.html被傳聞帶崩的醫美板塊,采用的是“新聞估值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京東、阿里:健康版圖再博弈
下一篇: 燒了402億后,百濟神州換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