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相對于龐大的視障人群,導盲犬可以說是十分稀缺。根據中國盲人協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731萬視障人士,而現役導盲犬的數量卻僅有400只左右,遠遠達不到國際導盲犬聯盟所認定的1%的普及比例。
導盲犬為何如此稀缺,一只合格的導盲犬是如何被訓練出來的?
國內首家導盲犬培訓基地——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揭秘一只導盲犬的“崗前集訓”。
導盲犬常見犬種有拉布拉多巡回獵犬和黃金巡回獵犬。在位于大連醫科大學校園內的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上百只拉布拉多犬剛剛結束午休,走出籠舍,在場地內玩耍。
訓導員告訴記者,導盲犬的一生分為寄養期、訓練期、服役期和退役期四個階段。這兩只剛出生兩周的小拉布拉多犬,再過一個月就將被送往愛心人士家庭寄養,熟悉與人相處的過程。?
市民丁藝今年初申請寄養了一只導盲犬幼犬,寄養期間除了要承擔購買狗糧的費用,他還要用心培養導盲犬的穩定情緒,完成到室外指定地點排便,不上床和沙發,不亂咬物品,不亂叫等家庭素養訓練。?
寄養家庭負責將導盲犬養到一周歲,經評估合格后才會進入導盲犬基地接受技能培訓,訓練周期為一年到一年半。
對于視障人士來說,每一次出行都是性命攸關。一只合格的導盲犬要具備引領使用者繞開障礙物、過馬路、上下樓梯、乘坐交通工具等60多項基本能力,并記住30個以上的口令,7個以上的目的地,幫助視障人士獨立安全地出行。在實際出行中,導盲犬還需要幫助主人安全躲避障礙物。
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培訓導盲犬由于周期長,算上犬糧、防疫、日常水電、場地以及人工費用等,平均培訓一只導盲犬的費用在20萬元左右,而作為公益機構,基地的經費來源主要是政府和愛心人士資助,并沒有長期穩定的經費來源。很多員工都是抱著對導盲犬的情感從事訓導員工作,流失情況嚴重。
在傳統導盲犬數量短期內難以提升的情況下,日前,西北工業大學團隊開發出了一款智能導盲犬,力圖在未來可以帶領盲人過馬路、上臺階、坐電梯等。最近,通過模塊升級,這款智能導盲犬也在不斷提升實時的智能響應能力及人機交互體驗。
目前,該智能導盲犬已可實現在無網或信號不佳的情況下使用。然而,從科研到實際應用,仍有不小的距離 。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56-18121-0.html合格導盲犬為何稀缺?上崗前要學60多項技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星刃》M站好評率84% 網友:首款3A就大獲成功!
下一篇: 與男性朋友爬山失聯女子已被找到 丈夫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