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鳳凰網美食報道,近日,央廣網一則關于淀粉腸的報道引發了“淀粉腸塌房”的說法。
據河南一淀粉腸生產廠家工作人員透露,淀粉腸的肉很少,“都是用的雞肉和雞骨泥,用鴨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目前出售雞骨泥的多是經營寵物食品的商家,商家則表示:“骨泥不建議人吃,燒烤也不行”。
淀粉腸“塌房”的原因,在于它跟大家“以為”的情況相差挺大,主要可以歸結為這幾點:
1、 沒有遵循火腿腸國標,大部分都是淀粉
2、 用的是雞骨泥
3、 骨泥商家說“骨泥不建議人吃”。
對此,食品工程博士,資深食品研發人員,食品健康科普作家云無心@云無心45 做出相應的專業解析。
關于沒有遵循“火腿腸”國標的問題,“淀粉腸”就是為了規避“火腿腸”的標準而出現的產品名稱,它不叫“火腿腸”,也就不需要執行火腿腸的標準。不同的廠家,也就可以制定自己的質量標準。不管是火腿腸的國家標準還是淀粉腸的企業標準,都只要求了“蛋白含量”,而沒有對蛋白來源進行限定。也就是說,不管是用豬肉牛肉還是雞肉鴨肉魚肉,甚至一部分植物蛋白,都是被允許的。只要在配料表如實標準,就不違規。所以,“淀粉腸”可以看做是火腿腸的一種低價格、低營養的替代品。
至于雞骨泥的問題,骨泥迄今還沒有國家標準。雖然雞骨泥的營養組成不如雞肉,但也并非一無是處,作為一種食物原料,它還是有價值的。骨頭中含有相當含量的膠原蛋白和脂肪,不同廠家和工藝剩下的骨架,上面附帶的肉量不同,這也使得“骨泥”的營養組成會有比較大的差別。2005的《肉類工業》上發表了一篇《雞骨泥的營養價值及其食品加工技術》的論文,其中給出了一組雞骨泥與豬肉、牛奶和大米的主要營養成分對比。
就成分而言,雞骨泥中并沒有什么“有毒有害”成分,而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盡管不那么容易吸收)也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從這個意義上說,雞骨泥是可以給人吃的。不過,現實中的“商品雞骨泥”是否可以做食品,還需要考慮其加工過程是否滿足食品標準。
綜上所述,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說,“雞骨泥/雞肉糜”用于淀粉腸中并不違規,只要雞骨泥的生產符合食品生產規范,雞骨泥的加入并不帶來安全性的問題。但從從營養角度說,淀粉腸是一種“很不健康”的食品。“淀粉腸”高脂肪、高鹽、高淀粉,而其他的營養成分乏善可陳。相對于“潛在的安全性問題”,其“不健康”屬性更值得關注。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56-15709-0.html食品工程博士稱:雞骨泥運用于淀粉腸中不算違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