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徠芬剃須刀和電動牙刷還在震動,吹風機還在鼓著熱風,一個關鍵的問題仍未消散:進階路上的小家電,想不想、能不能撕掉“平替”的標簽?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唯有在技術創新和質量管控上雙管齊下,一直把贏得消費者信任放在第一位,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5年7月30日,一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宣稱,其在2024年7月30號在天貓購買的徠芬SE吹風機,一年內使用時多次出現燒焦味,2025年7月聯系售后提出寄回去維修,收到維修后的吹風機使用兩次仍出現燒焦味,問題未得到解決。8月1日這位消費者在黑貓平臺補充道,商家說將會盡快安排專人處理,但至今無任何人聯系。
這并不是個例,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2025年8月1日,對徠芬的投訴量累計已達390條。在今年3月,江蘇省東臺市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一則關于網售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質量抽查的情況,結果徠芬被點名,原因是吹風機產品安全指標未達標。
產品爭議頻現
天眼查顯示,東莞市徠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徠芬”)成立于2019年1月14日,是徠芬品牌的運營主體,法定代表人為葉洪新。徠芬品牌由深圳術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術葉”)創立,而東莞徠芬為其全資控股的子公司,負責品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核心業務。
徠芬已經開始了多品類擴展的戰略。2025年5月,徠芬推出了T1 Pro和P3 Pro兩款電動剃須刀。創始人葉洪新在發布時宣稱,這兩款產品具有“吊打大牌、兼顧剃須效率和舒適度”的優勢。
有“眼尖”的網友指出T1 Pro與松下Air TM20剃須刀在設計上有過于相似的地方,對此徠芬聲稱其產品已于2022年注冊專利。不得不說,兩者外形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相似度可能也遠不及某些喜歡在造型上“高仿”的汽車品牌。其實國人對比大多比較寬容,關鍵還是看產品的質量和價格。
可惜用戶對該系列產品的實測反饋也不盡如人意。部分用戶表示,T1 Pro剃須效果不佳、電機噪音過大、電池續航較短。一位網友評論道:“買了,剃不干凈,效率還低。在這蹭臉還不如用手動的。”尤其是其單刀網設計被批評為根本性缺陷,成為消費者吐槽的焦點。
重營銷輕研發
徠芬的質量問題與其研發投入程度脫不開關系。盡管徠芬曾公開宣稱在四年內投入1億元用于研發,但專利結構數據顯示其核心技術儲備可能并不充足。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東莞徠芬和深圳術葉合計公開專利信息305項,但涉及核心技術的發明授權專利僅有6項,占比僅為1.97%。其中,東莞徠芬發明授權占3.45%,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分別占到44.83%和48.27%;類似的,深圳術葉發明授權僅占1.62%,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分別占到26.31%和60.73%。這表明徠芬在研發的取舍上,“短平快”的成果較多,而高含金量的成果較少。
徠芬最初以“戴森平替”的品牌形象出圈,一臺徠芬吹風機的價格只有戴森的五分之一,但絕對金額并不算便宜,500元左右的價格與其它一眾百元價位的國產吹風機形成了鮮明對比。然而,隨著競爭加劇,徠芬難以一直保持高售價高毛利的狀態,逐漸將高速吹風機的價格從LF03的599元,下探到了SE Lite的199元。雖然降價策略短期內的確支撐了銷量,但可能也隨之需要更嚴控成本,為此也埋下了品控隱患。
同時,徠芬在營銷上的投入相當顯著。數據顯示,2023年徠芬的營銷費用占比高達42%,而研發投入僅占營收的3.5%。通過大量KOL和種草主播的推廣,徠芬迅速獲得了市場關注。然而,依賴營銷的模式或使得品牌忽視了產品質量這一核心競爭力。雖然大量營銷宣傳能在短期內顯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銷量,但當產品質量問題頻發時,消費者對品牌的質疑也會隨之放大,對品牌信任度的影響力也更大。
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意識到“平替”產品的潛在風險,由于價格相對較低且缺乏深厚的品牌積淀,這類產品往往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方面存在更多隱患。相關機構調研結果顯示,71.82%的受訪者指出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售后服務不佳的問題也被高頻提及。此外,還有62.73%的受訪者認為難以辨別真偽。
當徠芬剃須刀和電動牙刷還在震動,吹風機還在鼓著熱風,一個關鍵的問題仍未消散:進階路上的小家電,想不想、能不能撕掉“平替”的標簽?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唯有在技術創新和質量管控上雙管齊下,一直把贏得消費者信任放在第一位,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民周刊》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7-6096-0.html有消費者投訴:徠芬吹風機一年內使用時多次出現燒焦味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特斯拉被曝長期拖欠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