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7月11日電(記者 李函林)隨著極端高溫天氣席卷歐洲大陸,空調、熱泵等原本被視為“非必需品”的家用電器,正悄然改變部分歐洲家庭的消費結構。這場由氣候變化推動的需求變化,正逐步影響歐洲白色家電市場格局,也為中國家電企業打開“綠色出海”的新通道。記者今夏在歐洲多地走訪時發現,在高溫愈發頻繁的背景下,歐洲居民對制冷產品的接受度正在悄然上升。
高溫催動需求轉變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公報,西班牙南部氣溫一度飆升至46℃,法國6月30日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6月最熱的一天。7月初,奧地利、斯洛文尼亞、波黑等多國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德國、意大利、葡萄牙等國也進入“炙烤模式”。
然而,與氣溫飆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空調普及率依舊遠低于其他主要經濟體:高電價、租房比例高、節能環保理念根深蒂固,令不少家庭至今仍靠風扇或遮陽簾度夏;即便在巴黎、柏林這樣的大城市,地鐵等公共交通配備空調的情況也并不常見。
愈加頻繁的高溫極端天氣和其對健康的影響,似乎正逐漸動搖這一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記者在德國斯圖加特一家連鎖電器賣場看到,多款空調機型貼出了“售罄”標簽。“歐洲開始真正需要空調了。過去空調被視為奢侈品,現在成了不少家庭的生活剛需。”德國空調安裝商馬克?施密茨說,他目前的訂單已排至8月底。
需求激增直接反映在外貿數據上。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數據顯示,2025年1至5月,中國空調對歐盟和英國的出口額達13.88億美元,同比增長20.25%;出口量達796.82萬臺,同比增長20.14%。“均價在持續上行,說明高端化趨勢顯著。”該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說。
企業層面同樣感受到了這股“熱浪”。海信歐洲公司空調產品線總經理馮雪芝說,2025年上半年,海信空調在意大利、匈牙利、西班牙等多國市場銷量實現顯著增長。其中,匈牙利銷量同比翻番,意大利增長超20%,西班牙線上銷量同比增長約42%。
格力電器方面介紹,其空調產品目前已進入歐洲48個國家,搭載人工智能與節能技術的機型在歐銷量持續增長。美的集團則披露,今年上半年該集團空調在歐洲市場銷量同比增長35%,其中法國市場增長達68%。
“極端氣候正推動空調消費從‘應急型’向‘常態化’轉變,年輕家庭與中產群體成為增長主力。” 馮雪芝說。
2025年7月2日,在荷蘭哈勒姆,孩子們跳水納涼。新華社發(西爾維婭?萊德雷爾攝)
觀念、結構與現實博弈
空調“闖入”歐洲家庭,并非只靠溫度升高,更是一場觀念與現實的博弈。
在德國柏林近郊,記者探訪了一處上世紀中葉建成的老舊居民區。7月初的午后氣溫逼近36℃,樓道悶熱仿佛蒸籠,不少住戶仍靠風扇和遮陽簾艱難應對酷暑。“裝空調太貴了,而且也不環保。”居民馬庫斯說。
記者了解到,在德國購買一臺1.5匹空調的售價約為600至800歐元,但安裝費用往往超過1500歐元,而且必須經過物業審批,手續繁瑣。對眾多租房者而言,安裝空調不僅要取得房東許可,搬家時還需恢復原狀,無形中增加了使用門檻。
與此同時,歐洲大量老舊建筑缺乏空調預設管道,也成為推廣難題。出于對建筑外立面保護的考量,許多歷史建筑甚至禁止安裝室外機,以維護市容協調。即使順利完成安裝,后續的使用成本同樣不容忽視:以柏林為例,電價在0.3至0.4歐元/度之間,夏季兩個月連續使用空調,電費賬單可能高達200歐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整個歐洲僅有約20%的家庭配備制冷設備,英國僅為5%,德國更低,不足3%。當酷暑日益常態化,空調的缺位開始激起關于“氣候公平”的討論。
“普通民眾正被迫在酷暑中煎熬,而精英階層早已享受涼爽。”法國極右翼領導人勒龐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批評政府無所作為,呼吁法國政府在全國范圍內安裝空調。德國環境部長卡斯滕?施耐德也坦言:“富人可以選擇買空調、去外地避暑,但低收入人群卻只能硬扛,而他們才是最需要保護的人。”
環保理念、住房結構、消費能力與極端氣候之間的多重制約因素,正在撬動歐洲市場對節能高效、高性價比家電的需求大門。一場圍繞“如何在高溫中實現綠色生活”的變革,正在悄然加速。
2025年7月5日,一名男子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消暑休閑。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中國企業“綠智突圍”
面對消費升級與綠色轉型的雙重挑戰,中國家電企業正以更智能、更高效、更環保的產品加速融入歐洲市場。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1至5月,中國對歐盟和英國家電出口額達到11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6%。徐東生指出,中國企業在中高端產品上的持續發力,推動了結構性升級。
記者注意到,在2024年9月舉辦的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海爾、海信等中國品牌展出的AI節能冰箱、低碳洗衣機等產品主打“綠色生活”理念,吸引大量歐洲消費者駐足,體現出中國企業對歐洲消費者需求的深入理解。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高溫天氣短期內推動了空調等產品銷量激增,但歐洲市場始終以高門檻、高標準著稱,真正的長期機會來自綠色適配、智能升級與品牌建立的多重發力。
目前,A++及以上能效等級的產品已成為歐洲家電市場的主流要求。徐東生表示,歐洲在碳排放、生態設計、微塑料控制等方面不斷出臺新規,對產品的綠色低碳屬性提出更高要求。“中國企業在環保制冷劑、節能算法等關鍵領域具備堅實的技術積累,能夠及時推出符合歐盟標準的產品,顯示出較強的響應和轉化能力。”
“歐洲市場對能效和環保要求非常高,這對我們產品的設計和技術提出了更高標準。”馮雪芝表示,公司圍繞高能效、低碳和空氣健康持續投入,以適應歐洲消費者對節能與空氣質量的雙重關注。同時,他也坦言,中國家電品牌在歐洲市場起步較晚,品牌認知尚在建立過程中。為此,企業一方面正加強與本地渠道、電商平臺的合作,另一方面通過體育賽事贊助等方式提高可見度。
中國家電正在從“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從“制造”邁向“創造”,這是越來越多中國家電企業給出的答案。對于正逐步適應“酷暑常態化”的歐洲市場來說,誰能提供低碳、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誰就有望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國制造正在以“綠色智慧”穩步拓展品牌影響力和消費者認同。
【責任編輯:周靖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5893-0.html高溫催熟空調消費需求,中國家電企業加速布局歐洲市場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