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數年的波動之后,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于2025年第一季度迎來了結構性復蘇。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本季度中國家電市場(不含3C)全渠道零售額同比增長2.1%,其中廚房小家電品類表現穩健,零售額達162億元,同比增長2.5%。
然而,在這一增長趨勢背后,市場分化現象逐漸顯現――零售量微降1.1%至7270萬臺,行業均價卻提升3.7%至223元。這一“量降價升”的現象,表明小家電市場正從價格戰競爭轉向“以質取勝”的價值競爭新階段。
品類分化顯著,需求呈現多元格局
品類表現差異成為當前市場最顯著的特征。傳統剛需品類如電飯煲、電磁爐已趨近飽和,市場規模波動較小。以電飯煲為例,盡管在國家補貼政策推動下實現“量降額增”,但消費者對基礎功能產品的替換需求趨于理性,僅在產品實質性升級或政策刺激時才會產生購買行為。
健康養生類小家電則成為增長亮點。2025年一季度,豆漿機、養生壺、電蒸鍋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9.7%、29.9%、6.7%,破壁機也結束連續下滑,全渠道零售額同比增長2.2%。這一增長態勢表明,隨著居民健康意識增強和生活品質提升,與飲食健康、便捷烹飪相關的產品正成為拉動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西式小家電同樣潛力巨大。咖啡機、臺式微蒸烤等品類國內保有量較低,在咖啡文化普及和國補政策推動下,咖啡機市場持續增長;臺式微蒸烤一體機通過用戶培育和產品創新,維持市場熱度。這類產品代表了消費升級的方向,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對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追求,其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釋放。
市場分化的背后,是消費邏輯的深刻轉變。自2024年下半年起,小家電市場已從價格競爭轉向“以質取勝”的價值競爭,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的實際使用體驗與品質。這一轉變將加速行業洗牌,那些精準把握消費升級方向、持續推動產品創新的企業將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依賴低價和同質化競爭的品牌則將面臨更大挑戰。
企業業績分化,發展態勢兩極分化
從廚房小家電上市企業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來看,業績同樣呈現出明顯的分化。
(數據來源:根據各家公司披露的2025年一季報整理)
小熊電器作為“創意小家電第一股”,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13.20億元,同比增長10.58%,但歸母凈利潤1.30億元,同比下降13.96%,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凸顯創意小家電品牌在激烈競爭中營銷成本高企、利潤被壓縮的挑戰。
蘇泊爾則展現出更為穩健的發展態勢。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57.86億元,同比增長7.59%;歸母凈利潤為4.97億元,同比增長5.82%。作為傳統炊具和小家電龍頭,蘇泊爾憑借品牌優勢、規模效應和全渠道布局,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仍保持了營收與利潤的同步增長。這種穩健表現與其產品結構優化和高端化戰略密不可分,同時也受益于其大股東法國SEB集團的全球資源支持。
九陽股份的業績則持續承壓,2025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0.0億元,同比下降3.2%;歸母凈利潤為1.01億元,同比下降21.9%。這已是九陽連續多個季度出現業績下滑,反映出其主打品類(如豆漿機)面臨市場飽和困境,而新產品線尚未形成足夠支撐。九陽的困境說明,過度依賴單一品類的小家電品牌在消費趨勢變化時更容易受到沖擊。
與傳統小家電品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代工業務為主的新寶股份和高端品牌北鼎股份卻實現了快速增長。新寶股份2025年一季度營業收入38.34億元,同比增長10.36%;歸母凈利潤為2.4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02%。北鼎股份同樣表現亮眼,一季度營業總收入2.13億元,同比增長33.41%;歸母凈利潤3337.27萬元,同比增長47.71%。二者分別通過制造優勢深耕全球代工市場、聚焦高端細分領域打造差異化品牌,走出增長新路徑。
內銷增長乏力,出海之路任重道遠
在內銷市場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出海已成為中國小家電企業的戰略共識,但這條路上布滿荊棘。
以蘇泊爾為例,2024年其海外業務占比已達33.45%,增速超20%,遠超內銷1.21%的下滑。然而,亮眼的增長背后隱藏著利潤困境――2022至2024年,其外銷毛利率(18.48%、20.47%、18.62%)長期低于內銷(28.32%、28.7%、27.69%),這一差距反映出中國小家電出海的核心痛點――品牌溢價不足,仍以代工模式為主,難以突破低附加值競爭。
蘇泊爾的出海模式頗具代表性。其外銷業務主要承接大股東法國SEB集團的代工訂單,2024 年75.02億元的海外收入中,代工模式貢獻高達74.98億元,自主品牌幾乎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這種依賴外部訂單的模式雖帶來穩定營收,但企業缺乏定價話語權,需與品牌方分攤關稅等成本,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下,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
小熊電器的出海之路同樣充滿挑戰。2024年其外銷收入雖同比激增 80%至6.88億元,但僅占總營收的15%不到,且嚴重依賴代工模式,自主品牌國際化進程緩慢。其2019年才布局東南亞電商平臺,2021年試水TikTok社交電商,國際化步伐相對滯后,導致品牌認知度不足,難以擺脫低利潤的代工依賴。
小家電出海的困境根源在于品牌力不足和本地化能力欠缺。與大家電行業相比,小家電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研發投入有限,難以支撐海外市場的品牌建設和渠道開拓。對此,企業可采取"輕量級本土化"策略,根據目標市場的飲食習慣、氣候特點等開發針對性產品,而非簡單地將國內產品出口。例如,針對東南亞市場的濕熱氣候開發防霉抗菌功能的小家電,或根據歐美家庭的早餐習慣優化面包機功能等。
未來,行業競爭將更聚焦產品創新與價值升級,單純的價格戰難以為繼。而出海雖是大勢所趨,但企業需突破代工思維,通過品牌塑造和本地化創新提升全球競爭力。唯有精準把握消費趨勢、強化技術研發與品牌運營的企業,才能在內外雙循環的新格局中贏得長期增長空間。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5243-0.html廚房小家電需求呈現多元格局,一季報企業業績兩極分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