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讓晨 張家振 上海報道
DeepSeek(深度求索)熱潮正蔓延到家務機器人領域。
日前,石頭科技(688169.SH)、追覓科技等多家清潔電器企業紛紛緊跟潮流,宣布旗下掃地機器人產品接入AI大模型DeepSeek。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標準,包括掃地機器人在內、能夠提供自主清潔服務的產品即屬于家務機器人。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追覓科技方面日前宣布,旗下追覓S50系列掃地機器人已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成為首批搭載DeepSeek-R1的智能清潔類產品。石頭科技也在2月25日宣布,石頭科技App的RRmind GPT已經全面融合DeepSeek-R1,能夠真正讓用戶解放雙手。
隨著具身智能技術不斷發展,家務機器人、養老機器人等人形機器人賽道更具市場想象空間。據中信證券研報預測,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會突破1萬臺,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500萬臺左右,市場需求會提升至約7500億元。
就在2月27日,有消息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已正式發布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將為各類養老機器人的產品設計、制造、測試和認證等提供基準,引領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在DeepSeek和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持下,家務機器人會成為“懶人”福音嗎?據智元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介紹,人形機器人走向家用市場大約需要5年時間,而價格可能在5萬元這一級別。
DeepSeek讓清潔電器更聰明
DeepSeek家務機器人產品走出以“小成本”取得“大成功”的捷徑。
“追覓掃地機器人支持將家中的每塊地毯單獨設置,如果不想讓其清潔地毯,可將清潔方式設置為規避地毯。”追覓科技方面表示,在Dreamehome App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后,DreameGPT也將同步融入DeepSeek-R1的AI能力,能夠依據用戶偏好提供量身定制的清潔方案,并與用戶進行更高效的對話互動,提供更加流暢與高效的智能家居清潔體驗。
石頭科技方面也宣布,旗下產品將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石頭科技App內的RRmind GPT智慧交互大模型已經全面融合了DeepSeek-R1的推理模型,將于近期正式上線。”石頭科技MIA研究所總監烏爾奇表示,石頭科技G30 Space探索版家用掃地機器人除了能夠深度思考外,還能和用戶互動聊天。
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告訴記者,在接入DeepSeek后,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會進一步提升,能夠和用戶進行對話,提升智能交互體驗,同時還能降低企業在AI大模型方面的技術投入。“直接接入AI大模型相較于自己搭建而言,能夠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以較低成本實現產品智能化。”
梁振鵬同時表示,在利用AI技術時,家電企業需要注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確保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得到充分保障。
“DeepSeek的開源模型R1以極低的訓練成本,實現了與OpenAI模型相當的性能,被稱為‘小成本大奇跡’,這使得企業在實現技術升級的同時,可大幅降低研發成本。”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告訴記者,“隨著清潔電器市場競爭加劇,企業需要通過技術升級來鞏固市場地位,接入DeepSeek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實現產品迭代,提升市場競爭力。消費者也能體驗到更自然的語音交互、更精準的物資識別和清潔方案優化,用戶體驗會更好。”
行業“內卷”倒逼研發投入
實際上,掃地機器人產品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只是清潔電器行業科技競爭白熱化的一個縮影。
記者注意到,除石頭科技和追覓科技外,戴森也加入了行業“內卷”之中。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戴森對外發布智能吸塵機器人產品,搭載的Hyperdymium馬達轉速高達1萬轉/分鐘,可產生65AW(約為6500Pa)的強勁吸力。
此外,掃地機器人還將機械手技術應用其中。例如,石頭科技此次推出的G30 Space探索版家用掃地機器人,搭載5軸折疊仿生機械手,實現了收納、移開障礙物再清掃的能力,讓掃地機器人從二維清潔邁向三維空間管理。
類似技術也已應用到追覓科技產品中。在2025年1月初舉行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5)上,追覓科技推出了包括掃地機器人、智能洗地機、泳池機器人、手持吸塵器、擦窗機器人等在內的全新產品矩陣。
財信證券相關研報分析認為,新搭載機械手的掃地機器人,讓智能掃地機器人更加具象化。“仿生機械手能夠模擬人手的關節活動,精準地抓取、挪移各類障礙物,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清掃路徑規劃,而是可以主動識別并處理地面上的鞋子、玩具等雜物,將清潔范圍拓展至以往難以觸及的角落。這一技術突破使得清潔機器人從單純的地面擦拭,升級為具備初步環境整理能力的智能助手。”
技術不斷革新,最終讓消費者受益。柏文喜告訴記者,行業科技“內卷”推動清潔電器技術升級,有助于提升產品的整體性能和用戶體驗。不過,柏文喜同時表示,這也可能會加劇市場競爭。“部分品類因競爭加劇導致價格下滑,會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
行業“內卷”之下,相關企業也正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在柏文喜看來,加大研發投入并非最優解,相關企業仍需在差異化競爭方面下功夫。“企業應探索新的技術突破點,如具身智能、生物特征識別等,避免同質化競爭。”
“總體而言,清潔電器行業的‘內卷’雖然帶來了競爭壓力,但也為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提供了機會。企業在技術升級和市場策略上尋求平衡,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柏文喜進一步表示。
家務機器人智能化進發
隨著AI大模型技術和具身智能浪潮洶涌而至,家務機器人正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除掃地機器人、擦窗機器人外,人形機器人也有望在家務領域大顯身手。
據了解,今年2月,宇樹科技旗下的H1和G1人形機器人正式開售,G1售價為9.9萬元,H1售價為65萬元。2024年12月,眾擎機器人研發的人形機器人PM01發售,售價8.8萬元。
位于上海市的智元機器人已完成多輪融資。2025年1月初,智元機器人對外宣布,公司生產的通用具身機器人已累計下線1000臺。
姚卯青預計,人形機器人走向家用市場,大約需要5年時間。“走向家用的人形機器人可以從事一些常見的家庭工作,比如取放東西、泡杯茶、拿快遞、丟垃圾、疊被子、洗衣服等。”
《2024―2030年中國家務機器人行業現狀與市場前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家務機器人近年來迅速崛起,尤其是掃地機器人和擦窗機器人,它們通過先進的導航技術和清潔機制,為用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家務解決方案。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視覺技術的進步,家務機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能夠識別復雜環境,避開障礙物,完成更為精細的清潔任務。
上述《報告》表示,未來,家務機器人將進一步智能化和服務多樣化。智能化將體現在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情境感知能力上,家務機器人能夠根據用戶的習慣和偏好,自動調整工作模式。服務多樣化則意味著家務機器人的功能將不再局限于清潔,可能會擴展到烹飪、照護老人和兒童,甚至是娛樂陪伴領域,滿足家庭成員的多元化需求。
“2024年是國內外人形機器人的原型機發布大年,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技術優化與調試,2025年有望成為真正的量產元年。”國信證券研報表示,DeepSeek 成功突破AI發展的高昂成本問題,憑借降本、開源的優勢,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展現出強大的賦能能力,有望助力機器人在環境感知、任務規劃與決策、持續進化等大模型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家務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企業如何從中分一杯羹?梁振鵬告訴記者,相關企業需要深入了解應用場景行業痛點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利用AI技術來解決消費者痛點。同時,家電企業需要與相關企業、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進AI技術發展和應用。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4584-0.html清潔電器企業陸續接入DeepSeek,產品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