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消費者離不開空調帶來的陣陣涼意。不過2024年以來,中國空調市場的競爭趨向白熱化。
在核心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的情況下,空調的銷售均價不升反降;受全國大范圍降雨天氣影響,一向“靠天吃飯”的空調在線下遭遇銷售“滑鐵盧”;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等企業高管頻頻現身直播帶貨,讓空調行業的營銷打法卷出了新高度;消費者不再滿足制冷制熱等基本功能,對空調的吹風舒適、空氣凈化、智能控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地密集推出新一輪以舊換新方案,刺激消費需求……
為了全方位呈現空調市場的競爭態勢,《消費者報道》對比分析了2024上半年空調銷情數據。同時,我們綜合了業內人士最新觀點、行業報告趨勢分析和線下走訪調研,為消費者提供科學直觀的選購參考。
銅、鋁、冷媒價格持續走高,空調均價不升反降
作為空調的主要原材料,銅的期貨價格在今年迎來飆升并走出歷史高點,一度逼近90000元/噸大關。鋁的交易價格也突破了20000元/噸。而冷媒價格的增長幅度更為明顯,根據氟務在線統計數據,二代制冷劑R22一季度的市場均價同比上漲12.16%;三代制冷劑R32的均價同比上漲64.03%;R125的均價同比上漲57.85%。
不過,2024年以來空調的線上/線下均價都出現小幅下降。這意味著大宗材料價格的走高,沒有傳導到銷售終端。目前,很多企業的出貨價格仍然維持在低位。
奧維云網副總裁何金明認為,銅價上漲對企業上半年的盈利影響較小,因為5月之前的銅成本基本在2到3個月前鎖定了,且成本傳導到終端有一個過程。產業在線分析師李雪菲指出,銅占到空調物料成本的20%左右,較其他材料對成本影響大,雖然銅價走高會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但部分企業會提前囤貨,利用規模效應抵消成本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格力、美的、海爾等白電企業紛紛發布公告稱擬開展大宗材料套期保值業務,以降低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創維集團副總裁吳啟楠公開表示,針對原材料漲價,創維做了一些銅的儲備。空調的生產會前置,上半年的空調零售價暫未受到銅價影響。在銅價持續走高影響下,預計下半年每臺空調的成本會增加100元左右。但最終能否漲價,還要看競爭情況。
奧維大家電研究組指出,在銅價上漲的情況下,行業對于空調成本上升的認知一致,為了鎖定成本優勢而提前組織生產。據悉,在第一季度出現高排產、高出貨的情況下,空調零售終端表現不及預期,渠道壓貨水平較高,導致全渠道均價出現了下滑。
從各品牌均價對比來看,三菱電機、大金、松下等國外品牌線上線下均價相當,且它們的均價都沒有出現同比下跌,較國內品牌價格堅挺。
而作為海爾和美的各自旗下的高端品牌,卡薩帝和COLMO分別擠進線上、線下均價前三,打破國外品牌在6000元以上價位段的壟斷。
從主要空調品類銷情來看,1.5匹掛機銷額占比超過五成,明顯領先于1匹掛機,兩者的均價差僅為300元左右。從事空調檢測工作的劉工向《消費者報道》記者介紹,在特定密閉空間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1.5匹空調的耗電量和1匹不會有太大差距,而制冷效果、體驗會更佳,建議預算更高的消費者可優先考慮1.5匹產品。
魔鏡洞察綜合銷售趨勢和社媒熱度指出,消費者更傾向于關注1.5匹掛壁式空調,他們傾向于在臥室、客廳和廚房安裝該功率的空調。
另外,記者梳理數據發現,上半年空調線上線下均價差距明顯,線下整體比線上高出45%左右。但對于部分中高端機型,線下折扣力度反超線上。
廣州京東MALL美的空調展區銷售人員對記者說:“線下一般主推中高端的空調款式,所以價格會比線上高。但對于部分線上線下同款的產品,線下給到的優惠力度更大,客人更傾向于到現場體驗。”以現場美的1款KFR-35GW/T5空調為例,線下到手價比線上低400元。
空調線下銷情低迷,多地以舊換新方案出臺拉動需求
產業在線分析師龍飛表示,2023年的高溫讓積攢數年的很多空調需求釋放出來。廠商預期2024年需求會持續釋放,因此今年空調排產積極。不過低迷的空調銷情帶來了庫存壓力。目前,國內家用空調的庫存為5000萬臺左右,達到近兩年來庫存水平高峰。家電產業觀察家丁少將認為,空調市場有“大小年”特點,在經歷了去年銷售“大年”之后,2024年大概率步入“小年”周期。
從今年一季度的產銷兩旺,到4至5月的出貨承壓,受全國大范圍持續降雨天氣影響,空調的零售市場正面臨不小的庫存壓力。根據奧維云網(AVC)最新排產監測數據,6至7月國內家用空調企業內銷排產分別同比下滑10.0%和12.5%。
根據行業規模數據,空調的線上銷額和銷量平穩增長,而線下的銷情則表現低迷,銷額和銷量均為雙位數的同比下跌。
兩個渠道端的數據差距也反映出空調市場有“低價消費”的趨勢,消費者更傾向于線上選購價格更實惠的產品。奧維大家電研究組指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注重質價比,以1.5匹掛機為例,線上市場來看,2000元以下高性價比產品快速增長。
不過,部分一線空調品牌的業績并未受到線下銷情拖累,美的集團(000333.SZ)2024年半年報顯示,暖通空調營業收入為1014.61億元,同比增長10.28%。格力電器(000651.SZ)2024年半年報顯示,空調營業收入為779.61億元,同比增長11.38%。海爾智家(600690.SH)2024年半年報顯示,空調營業收入為290.11億元,同比增長3.64%。海信家電(000921.SZ)2024年半年報顯示,暖通空調營業收入為227.67億元,同比增長7.59%。小米集團半年報顯示,小米空調在2024年上半年的出貨量達到了400萬臺,出貨量增速超40%。
記者同時對比了各品牌銷額市占數據,美的、格力構成的第一陣營,遠遠拋離其他品牌。算上COLMO的銷額市占,美的登頂線上線下第一。
主攻線上的小米、華凌、奧克斯構成第二陣營,其中互聯網品牌小米增長勢頭強勁,較去年同期增加4.41個百分點。QuestMobile數據顯示,小米的米家App占據最大市場份額,活躍用戶接近第二至第四名的總和。在產品生態鏈加持下,依賴代工的小米成功突圍白電市場。
作為主攻線下的高端品牌,卡薩帝和COLMO的銷額市占穩步提升,反映出線下市場有潛在高端消費需求。
美的和格力在銷額上的斷檔領先離不開其暢銷機型的功勞。它們幾乎完全占據線上線下市占Top10空調榜(華凌為美的旗下品牌),而僅有1款小米空調擠進該榜。值得一提的是,依靠兩款擠進線上市占Top10的熱銷空調,定位年輕科技潮電,擁抱Z 世代年輕人的華凌成功闖入天貓大家電品牌銷售榜Top10,排名第九。
從線上Top10來看,爆款機型的表現相對突出,排名前三分別為格力云佳1.5匹、美的酷省電1.5匹、小米巨省電1.5匹,其銷額市占均超過4.5%。從線下Top10來看,線下機型的市占相對分散,爆款機型沒那么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記者從熱銷空調的產品命名上發現了一個規律。線上產品多以“省電”作為宣傳點。《2024年新一代舒適空調消費趨勢白皮書》提到,主要空調廠商紛紛參與到省電算法模式優化和耗電量可視化上。以線上Top10中的美的酷省電系列為例,美的在新的空調冷年先聲奪人,時隔12年再推“1晚低至1度電”宣傳。
分析認為,空調廠商的省電宣傳有意向“以舊換新”政策靠攏。
今年3月,商務部等14部門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8月25日,商務部等4部門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當中指出各地要統籌使用中央與地方資金,對個人消費者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8類家電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對購買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產品,額外再給予補貼。
截至8月28日,北京、湖北、重慶、青海等地陸續發布加碼版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根據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細則,補貼標準由原10%、單件不超過1000元,大幅提高產品銷售價格的15%―20%、單件不超2000元。消費者須通過“京通”小程序實名認證,領取北京市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資格。湖北省政府公布了家電以舊換新、廚衛以舊換新兩個補貼細則,分別覆蓋空調、電視機、冰箱等8類家電產品和蒸烤箱、微波爐、洗碗機等23類廚衛類產品。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刺激下,一級能效空調和智能空調的零售量占比出現較大提升,其中,一級能效產品的零售市場銷量占比在今年上半年持續提升并超過86%。奧維云網(AVC)副總裁何金明預計,本輪家電以舊換新會讓家電換新需求集中釋放,對于產品結構也會有明顯推動作用,中高端產品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一級能效、水效產品銷售將大幅增加。從品類來看,對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消費的拉動作用會更明顯,因為白電的保有量較多。
廣州地區消費者618期間在京東App購買格力云佳1.5匹空調可享受10%以舊換新優惠補貼(封頂500元)和舊品抵扣減免(舊空調掛機可抵扣250元)
線下產品則多以“涼”“冷靜”“鮮凈感”“舒適”等專注用戶舒適體驗的詞匯進行命名。一方面,消費者能直接在線下賣場感受到空調的吹送風效果;另一方面,線下主推中高端款式,產品均價更高,空調的功能也會更多元化。
送風舒適、空氣凈化等功能備受消費者認可
經歷多次產品迭代,消費者對家用空調的訴求不再局限于基礎的制冷制熱,伴隨健康意識、環保意識的提升,受氣候變化、居住環境等影響,他們對送風舒適、空氣新鮮度、除菌等提出了多維度的要求。
GfK中怡康調研結果顯示,能效高、送風舒適、噪音低是消費者認為最重要的三個功能,除此之外,涉及到健康層面的空氣凈化、除菌自清潔、新風功能也十分重要。
根據GfK 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2023 年防直吹空調、舒適送風空調在線下空調市場的份額分別為 21.9%、19.3%,相比 2022 年分別提升了 9.1、6.7 個百分點。
綜合各空調企業的送風技術來看,實現舒適送風的技術基本從三個方向展開,第一是改善送風角度,如分區送風、分布式送風、180度旋轉控風等;第二是降低送風硬度,如無風感、生態柔風等;第三是降低送風速度,如無級調控風度等。部分企業更是將送風舒適的宣傳放到“老人小孩專屬”等字眼上。
值得關注的是,空調的新風功能展現出了不俗的發展潛力。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在《2023年中國家電行業全年度報告》指出,當前企業都在圍繞綜合調節室內空氣質量的產品進行布局,空調被加載了加濕器、循環扇、凈化器、新風系統等功能。自清潔是目前滲透率最高的維度,而新風功能是滲透率增長相對較快的維度。
有研究認為,長時間在封閉室內環境開空調會導致空氣渾濁。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700ppm時,會令少數敏感的人產生不適感。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000ppm時,會使人呼吸困難、活動能力減弱。
新風空調可以將室外富氧空氣通過凈化引入室內,增加室內空氣含氧量和新鮮度,大幅提升用戶舒適度。隨著消費認知提升,新風掛機市場快速增長。奧維云網(AVC)監測數據顯示,新風掛機空調線上線下銷額分別同比增長10.4%和20.7%。
記者走訪廣州京東MALL發現,新風、無風感空調成主推款,消費者報道記者攝
“智能、聯網那些功能都是噱頭,我覺得新風這個功能比較好,畢竟誰都想要呼吸新鮮空氣。”正在京東MALL選購空調的陳先生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踏入新的空調冷年,伴隨各地以舊換新政策的不斷加碼,各空調企業的庫存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另一方面,消費者有望在今年下半年以更加實惠的價格選購到心儀的空調產品。《消費者報道》建議,有條件的消費者應優先考慮選購一級能效空調產品,在此基礎上,可以將選購目光延伸至吹風舒適、空氣凈化等維度上。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3040-0.html空調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銅、鋁等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華帝股份上半年業績上漲,營收與業績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