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智慧無人實驗室,近30平方米的房間內,墻面布滿調節混響的吸音擴散板和亞克力半球,一進入實驗室,仿佛進入了一個空曠的音樂廳,聲音都被按下了放大鍵。
“通過混響調節,這個實驗室能模擬1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的聲場環境,19個音箱能模仿多種場景的背景噪聲,可以還原95%以上的語音交互使用場景。”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研發工程師項穎介紹,實驗室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智能語音交互檢測,中心的語料庫高達數百萬條,各類語音涵蓋近200種語音、語言,以及各個年齡段、各類人群的口音。
實驗室內有一臺智能語音機器人,時不時與家電進行語音交互。“這臺機器人配備人工嘴、攝像頭、麥克風、藍牙、紅外等多種精密傳感設備,根據不同實驗目標做出相應的測試任務。”項穎做了一個演示,為智能語音機器人下達了測試空調的任務。
記者看到,機器人緩緩移動到空調面前,通過仿生人工嘴播放聲音“小優,小優,空調溫度設定為27攝氏度”,隨即機器人用鏡頭記錄下空調的反響情況,檢測任務結束后,后臺自動生成檢測報告,對響應成功率、響應時間、失敗原因等進行反饋。
據悉,實驗室基于自研的多項智能語音技術,將全鏈路數字化測試平臺與“能聽、能看、能移動、能對話”的多模態交互智能檢測機器人融合,可以進行電視、空調、冰箱、智能汽車等產品的智能交互效果評估。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慧家電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生活中,讓家電更加“聰明”是順應市場的必然趨勢。
創新中心總經理吳江照說:“語音交互是家電智慧化的一個重要表現。但智能交互的使用場景多且復雜,產品類別、所處環境、互動角度甚至口音都會對交互效果產生很大影響,在產品研發階段的橫向測評環節,通常要進行百萬次測試,如果全部依賴人工,企業會耗費較大的人力、時間成本。”
“智能檢測機器可以進行7×24小時不間斷檢測,實現智能交互測試流程全環節無人值守、全流程智能運行、全智能判斷交互結果、全過程可視化可追溯,提升檢測的效率和準確度。”吳江照舉了個例子,以檢測空調為例,按一次測試20秒計算,機器一天可完成超4000次測試,可提升工作效率8倍以上,檢測準確率基本能達到99%。
據悉,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于2021年獲工信部批復,位于中國聲谷片區,是我國智能語音領域唯一一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中心圍繞工業AI、多語種語音、智能語音檢驗檢測、中試AI云、大模型技術等六大方向開展十余項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多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中國聲谷的“產業音量”越來越大,從一個龍頭企業到一個產業,從一個產業到一個生態,入駐企業已經超過2200家。
“得益于優良的產業基礎和寬松的政策環境,中心已形成系列可復制推廣的技術成果,今后仍將持續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智能語音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吳江照表示。
(本報記者 鹿嘉惠)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2784-0.html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智慧家電成為市場趨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國產家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份額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