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科技網觀察] 2020年前后,智能家居成為家電行業的“熱詞”,海爾、海信、長虹、創維、美的、格力等頭部家電企業,以及小米、華為、阿里、百度等跨界家電的ICT、互聯網巨頭,都高度重視智能家居的發展,一些企業甚至將其定義為驅動下一個增長周期的重要戰略。
然而,如今的家電業對于智能家居的熱情似乎已經大幅下降。丁科技網注意到,傳統家電企業在產品發布時,提及智能家居的頻次大幅減少,更多主推高端單品、套系方案。回歸“賣貨”,成為一種主流做法。而華為、小米、阿里、百度則各自有新的核心發展戰略要落地實施,比如華為、小米正在大力發展汽車業務,阿里要回歸“淘寶”,百度則All in AI,智能家居概念已經很少被重點提及。
據丁科技網觀察來看,智能家居在家電業的遇冷,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智能家居硬件和系統的搭載,在前裝市場更容易實現,而前裝市場受地產景氣度影響,近年來處于低谷期;后裝市場智能家居的營銷推廣非常難,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的接受度和感知度并不強,相比而言高端單品和套系產品的吸引力更直接;三是,經過前幾年的熱潮后,智能家居概念的熱度被其他科技概念所“趕超”,比如AI、大模型等,家電企業在營銷上會選擇“與時俱進”。
另外,丁科技網注意到,智能家居被一些創業企業包裝為產業“新概念”,實際上,如果從上世紀90年代比爾蓋茨打造的“未來屋”開始計算,智能家居概念誕生至少有30年。而這些智能家居創業企業推出的產品,無非是面板、門鎖、插座、攝像頭等“智能化”的產品,基本上只能在前裝B端市場有一些發展空間,在消費級C端市場很難有所作為。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廠商宣傳片里的智能家居與自身的體驗有著相當大的落差,所謂的智能家居最后仍只能靠智能單品和套系家電來支撐。但包裝為智能家居概念后,消費者要增加不菲的購買成本。
丁科技網觀察發現,從家電企業財報來看,智能家居也并不是“靈丹妙藥”。如今,沒有一家大型家電企業因為大規模深度布局智能家居而產生實實在在的財務利好,相反踏踏實實賣單品和套系依然是營收的主要來源。另外,大規模深度布局智能家居,除了產品系統層面要投入大量的研發創新資源之外,渠道上也要廣布線下智能家居體驗店,屬于重資產運營,在降本增效成為流行做法的當下,大多數家電企業并沒有動力真正大手筆投入。
總之,丁科技網認為,智能家居在家電業遇冷,是產業環境、企業戰略和消費趨向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頭部家電企業對待智能家居需要有“長期主義”的精神,試圖通過階段性炒作概念來催熱資本市場和提高品牌溢價,很難奏效。(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丁科技網)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2133-0.html熱度不再,智能家居概念在家電行業遇冷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