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兒子都是做什么的
相聲藝術大師馬三立一生共養育了八個子女,但是只有他的長子馬志明繼承了他的衣缽,從事相聲藝術,其余的子女都沒有從事相聲這一行。而且根據相聲界的傳統,馬三立的兒子不能拜父親為師,所以,馬三立這個唯一從事相聲藝術的兒子卻是另一位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的徒弟。
馬三立兒子馬志明
馬志明作為馬三立的兒子,從小就受到家庭濃厚的藝術熏陶,非常喜愛相聲藝術,而馬三立對這個兒子也是悉心栽培,不過馬三立一向對待藝術的態度非常嚴謹,他并沒有因為馬志明是自己的兒子而放松要求,相反,馬三立對馬志明的要求比任何徒弟都要嚴格,有時候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因此馬志明學習藝術的道路比其他人都要艱辛。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在馬三立和侯寶林的嚴格要求下,馬志明的藝術功底非常深厚扎實,在舞臺上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迅速成為相聲界獨當一面的標志性人物。
作為馬三立的兒子,馬志明的家學淵源無人能比,而且馬志明是當今相聲界為數不多的既能上臺表演,又能從事創作的藝術家之一。如今馬志明也在從事相聲表演的同時,招收了不少徒弟,立志要將相聲這門藝術發揚光大,所以現在的相聲界有一個獨特的門派——馬家軍,他們的藝術風格是不溫不火、不急不慢、循序漸進,既能捧哏又有武戲的藝術風格,這一切都是馬三立兒子馬志明的貢獻。
馬三立葬禮是什么樣的
馬三立葬禮非常簡樸,沒有任何繁瑣復雜的儀式,也沒有名人致辭,而且馬三立葬禮持續的時間也很短暫,要不是現場自發聚集了很多前來為馬三立送別最后一程的群眾,人們很難想象如此簡單低調的儀式會是相聲界泰斗馬三立的葬禮,因為這就是一場普普通通的穆斯林葬禮。
馬三立葬禮
由于馬三立是回民,所以他的葬禮是在天津一座古老的清真寺舉行,雖然馬三立生前立下遺囑,不搞任何送別儀式,一切從簡,家屬也沒有通知更多人,僅僅邀請了少數親屬和相聲界同行,但是一大早清真寺外就自發聚集了很多前來送別馬三立最后一程的群眾,人們為這位偉大的相聲表演藝術家送別,也是對馬三立一生高尚的藝德和崇高的人品的肯定。
由于馬三立葬禮屬于穆斯林葬禮,所以現場布置非常簡單,并沒有任何大操大辦,而且過程非常簡單,持續時間也很短暫,但是現場大量的群眾將不大的清真寺擠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送別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最后一程,所以現場顯得很嘈雜,但是一點也不影響現場莊嚴肅穆的氣氛。隨著馬三立的遺體送到天津回民公墓與夫人合葬,馬三立葬禮也就完全結束了,馬三立也徹底與熱愛他的觀眾們告別了。人們雖然悲痛萬分,但是想到馬三立已經與天堂的夫人相聚,心里也感到安慰,所以現場并沒有傷心欲絕這樣的場面出現,大家都默默低泣,安靜地出席馬三立葬禮。
馬三立的徒弟有哪些
要說起我國相聲界祖師爺馬三立先生的徒弟,那真是數不勝數,如數家珍,馬三立的徒弟可謂是個個如雷貫耳,比如著名的有閻笑儒、張笑勤、張笑非、金笑天、班德貴、連笑昆、常寶華、高笑臨、諶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聲、于寶林、常寶豐等等。
馬三立
在當今相聲界,如果說起哪位是馬三立的徒弟,那觀眾都要高看幾眼,可見馬三立的徒弟在相聲界的地位之高。因為馬三立作為相聲界泰斗級的大師,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相聲才從一門民間藝術上升為能夠在專門的舞臺上表演的一門專門的藝術形式,所以馬三立可以說是把相聲藝術化的第一人,我相聲這門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馬三立的徒弟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多人其實比馬三立年紀還大,但是純粹是仰慕馬三立的名聲,喜歡相聲這門藝術,于是就成為了馬三立的徒弟。所以馬三立的徒弟有很多后來都成為相聲界獨當一面的大腕,但是也有很多如今都已經去世了,現在還健在的馬三立的徒弟已經不多了,實在令人惋惜。
馬三立教徒弟從來不存在門戶之見,只要是可造之材,只要徒弟們肯學習這門藝術,馬三立總是不遺余力地提攜徒弟,而且馬三立生前曾經說過他一生最欣慰的事就是看到他的徒弟們能夠將相聲這門藝術發揚光大,如果他的徒弟的成就能夠超越他這位師父,那就更讓人高興了。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4525-0.html馬三立兒子都是做什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