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5年(日本的大化元年)6月12日,高句麗、新羅、百濟的“三韓”使者在飛鳥板蓋宮太極殿里向日本皇極女天皇貢獻禮品。皇極女天皇,是日本天皇譜系上的第二位女皇、也是第三十五代天皇了。看著藩屬國來進貢,她心情舒暢極了。就在這個時候,宮門仿佛自動關閉了起來,皇極天皇之子、中大兄皇子突然站立起來,拔劍就向在皇極女天皇身邊的大貴族蘇我入鹿的胸口刺去。
據說暗殺的暗號是朝鮮使者上表文的宣讀。因為當時暗殺遲遲沒有動手,蘇我入鹿的堂兄弟蘇我石川麻呂宣讀上表文之際,直冒冷汗、肩膀抖動,覺查到蘇我石川麻呂可疑狀況的蘇我入鹿問:“為什么發抖?”蘇我石川麻呂回答:“是在大王的御前的緣故。”中大兄皇子看刺客佐伯子麻呂等人畏懼蘇我入鹿之威,不敢動手,就親自跳出去。佐伯子麻呂等人也飛快殺出,砍到了蘇我入鹿的頭部和肩部。蘇我入鹿大驚,站起身來,被佐伯子麻呂砍到一只腳。蘇我入鹿倒下,向皇極天皇申訴自己無罪,盡管如此,中大兄皇子等人并沒有停止刺殺。蘇我入鹿被亂刀刺死后,尸體被扔到了殿外的大雨中。
因為這一年的干支是乙巳,所以又被稱為“乙巳之變”。這次政變與往常很不一樣,因為它掀開了日本歷史上劃時代變革的“大化改新”。那么被行刺的蘇我入鹿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蘇我入鹿體制
公元3世紀以后,日本本州地區出現了一個較大的政權——大和國,不斷地兼并周圍的小諸侯,最終統治了日本。不久朝政大權落到大臣物部氏手中。后來新興的蘇我氏強大起來,打敗了物部氏,奪得了中央的控制權,扶植有利于自己的天皇。 蘇我入鹿在青少年時期師從于僧旻(曹植的后代),在學問堂學習時是個很有天分的才子。其父蘇我蝦夷晚年身體狀況不佳,絕大部分的政治決策都出于蘇我入鹿之手。公元642年(皇極天皇元年),蘇我入鹿代替父親執掌國政。
不久,他看見圣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大兄王可能爭奪王位,就派兵將其殺死。據日本史書記載:他是一個比皇極天皇還要橫暴的人。弄得長期在蘇我入鹿身邊生活的大兄皇子,精神高度緊張,總擔心不知什么時候自己的腦袋就掉地了,于是他決定除掉蘇我入鹿。這時,他的一個謀臣出現了,這個人是誰呢?
中臣鐮足:兩位皇子的謀臣
因為中臣鐮足有匡濟朝廷之志,密謀推翻蘇我氏體制的大志,所以一直在尋找值得擁立的皇子。剛開始的時候,中臣鐮足設法攀上輕皇子(孝德天皇),與他建立友好關系。輕皇子素來敬重中臣鐮足,對他非常的尊敬。輕皇子命寵妃阿倍氏凈掃別殿,設新蓐,凡中臣鐮足的需求無不應允。
不過,中臣鐮足最后卻認為中大兄皇子才是一個干大事的人。據說,一天皇族們在飛鳥寺舉行足球大會(蹴鞠),中大兄皇子踢的球偶然滾落到了中臣鐮足的腳下。他就是低頭這么一撿球,再飛出一腳踢出去,中臣鐮足幫他撿回來,還跪著還給他,中大兄皇子也跪著接受了。從此中臣鐮足與中大兄皇子成為莫逆之交,兩人一起密謀除掉蘇我入鹿。中臣鐮足趁蘇我氏一族內部對立之際,就勸中大兄皇子迎娶蘇我石川麻呂之女,將蘇我石川麻呂拉攏到反蘇我氏宗家的陣營中。中臣鐮足還向中大兄皇子推薦了佐伯連古麻呂、稚犬養網田等力能扛鼎的武勇之士作刺客。
“大化改新”
“乙巳之變”后,皇極天皇想傳位于中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就把這件事告訴中臣鐮足。中臣鐮足考慮到古人大兄皇子是中大兄皇子之兄,如果中大兄皇子越次繼承皇位,犯了“廢長立幼”大忌,但是輕皇子是中大兄皇子的舅舅。中臣鐮足勸中大兄皇子將皇位讓于輕皇子,這樣可以獲得民心。中大兄皇子聽從中臣鐮足的建議,讓位與輕皇子,這就是孝德天皇。中臣鐮足被孝德天皇任命為內臣,掌握了國家的軍隊。
據說,輕皇子即位后,與中大兄皇子的關系惡化。中大兄皇子心情不愉快,很快就去世了。在后來推行的“大化改新”中,中臣鐮足作為中大兄皇子的親信,與保守派的左大臣阿部內麻呂、右大臣蘇我石川麻呂對立。公元647年(大化三年),新冠位制度實行后,中臣鐮足受封大錦冠。兩年后,阿部內麻呂去世、蘇我石川麻呂受到打擊,迅速失勢,中臣鐮足擴張了勢力,權傾朝野。公元654年(白雉5年)左右,中臣鐮足升為大紫冠。公元669年(天智天皇8年),臨終前天智天皇親自探病,受封大織冠,被任命為內大臣,受賜“藤原氏”之姓。
青島戰役,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及英國共同攻打當時由德國控制的青島。戰役于1914年10月31日開始,至11月7日結束。日本于這場戰役中獲勝,占領青島。這是在一次大戰期間,日本首次與德國正面交鋒,同時也首次與英國聯軍參戰。
雙方將領:
日英:神尾光臣,加藤定吉,巴納迪斯頓;
德奧聯軍:梅爾華德克
雙方兵力:
日本:23000人,英國:1500人
德奧聯軍3625人
戰役結果
日英聯軍勝利,青島要塞陷落,日軍270人戰死、113人負傷;防護巡洋艦高千穂號沉沒,水上機母艦若宮號重創,英軍160人戰死、23人負傷。
德奧聯軍199人戰死、504人負傷、4715人被俘,伊麗莎白皇后號巡洋艦(奧匈帝國),一艘魚雷艇,四艘炮艇自沉。
1914年9月2日,日軍已調動了以第十八師團為主力的陸軍4.5萬人,配備了數百門重型攻城重炮、山炮、野炮在內的火炮和多架飛機,于山東龍口強行登陸。日軍先是在15天內先后侵占了黃縣、掖縣、平度、即墨以及膠濟鐵路沿線城鎮,最終屯兵李村向青島逼進。
當時德軍在青島構筑了兩條防線,外圍防線是浮山、煙墩山(如今的徐家東山)、四方山等制高點,驅逐勞工修筑了臨時炮臺,并挖掘壕溝工事、運送物資等,備戰態度還算是積極。但由于當時駐青的德軍總兵力不足5000人,幾乎是日軍進攻兵力的十分之一,因此處于外圍防線之外的仰口灣,只有少量德軍的輕騎兵負責警戒。登陸日軍沒耗費多少彈藥,就擊退了德軍的警戒部隊,并向李村挺進,與一路南下的日軍主力會合。
當時日本海軍已出動了60余艘軍艦,對膠州灣進行封鎖并從海上攻擊駐青德軍,但由于德軍在膠州灣內布下大量水雷,因此青島東側登陸幾乎成了日軍唯一的選擇。數日后,又有一隊總兵力約 2000人的英軍也在仰口灣登陸,史料稱其中還有印度士兵。
就在日軍主力出發的同一時間,日本國內已開始修建戰俘營。兵力集結完畢后,1914年9月26日,日、英聯軍開始向青島外圍發動進攻,逐步占領了孤山、樓山、羅圈澗等處的德軍外圍陣地。
就在日軍從仰口灣登陸的第二天,德軍即派58名官兵來到浮山高地設了觀察哨,并建立了5個防御工事,儲備子彈6萬發、手榴彈300枚、照明彈2000發及足夠堅持8天的食品和水,準備與日軍周旋一段時間。而日軍要想摧毀德軍在青島市區各個山頭的炮臺,就必須在縱深地帶安裝大口徑重炮,但德軍觀察哨的存在使日軍無所遁形。
1914年9月28日凌晨,日軍派出兩個中隊的兵力摸黑向浮山發動偷襲。由于山高路陡,凌晨3時30分,這些日軍突然遭到德軍步槍的射擊,由于辨不清對方的位置,只好派出15人的小分隊迂回到德軍陣地的東南腳下展開搜索,其余日軍散開繼續向德軍陣地推進。
4時30分,日軍再次遭到德軍的猛烈射擊,只好就地臥倒,觀察周圍地形。接近5時,天微微泛白,日軍的能見度已達二三十米的距離,終于發現德軍陣地主力位置,于是在先頭分隊的射擊掩護下,大隊人馬繼續向德軍陣地逼近。在激烈的對射中,5時20分,日軍中隊長佐藤嘉平次陣亡。接替他指揮的日軍中尉岡千太郎,沖至德軍陣前約40米處時也中彈身亡。
5時30分許,天色大亮,日軍各個小隊距離德軍陣地只有15米左右,在近乎垂直的山崖上發起沖鋒。而駐守的德軍士兵依然猛烈阻擊,許多日軍被擊中后滾落山崖。日軍隨后改變戰術,以大部隊在高地的東側猛攻吸引德軍的注意力,同時派士兵爬上高大凸起的巨石,在德軍的頭頂上向下射擊。接著,日軍又派出敢死隊爬上山崖,并集中數名優等射手封鎖山崖方向的德軍。
戰斗一直持續到上午10時,日軍的大股部隊集中于山腳下向駐守浮山的德軍射擊。上午11時30分,德軍只好豎起白旗向日軍投降。中午12時許,日軍全部攻占了浮山一帶高地,俘虜德軍士兵58名,繳獲大批武器彈藥。而日軍最終對外宣稱,此役日方24名官兵陣亡,近百人受傷。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4210-0.html揭秘:日本歷史上是誰在左右日本ldquo;大化改新rdquo;?不該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漢武帝叫啥名字真相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