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黑社會”或者準確地講是地下社會在史料中幾乎是一個空白,的私人修史到司馬遷達到高峰也由《史記》而戛然而止,之后的正史全部是官修史。正因為如此,只有《史記》中以一篇《游俠列傳》對江湖豪俠(實際就是準黑幫老大)做了記載,之后的官修史中關于地下社會的信息只能零散見于歷朝能臣剿匪平寇功績中對于“匪情”的描述。
這也可以理解,對于目的在于“尊正朔、明興替”的正史來說,只有黃巢這類撼動王朝的“巨寇”才值得作為反面教材記述。不過也應該看到,很多動搖了王朝根基的造反最初都來自于秘密結社,象黃巾軍、方臘、紅巾軍、太平天國,因此秘密結社一直是歷朝歷代明令禁止并列為重罪的。
不過在對待秘密結社形成的地下社會問題上,歷代統治者還是有一個規律性的原則的:對于只是為求財而形成的地方惡勢力通常并不予制度性制裁,至少它不在朝廷一級考慮的范疇內,對于它的偶發性懲治是作為某些“清官”與“能吏”事跡中的素材存在的,更具有戲劇性(實際上的傳統劇目中有很多這種題材)。而一旦這種地下社會組織出現了政治訴求和政治綱領,其核心人物出現了“領袖情結”并開始進行泛政治活動,那么它便進入了朝廷重視和打擊的范疇,因為這里面就會孕育“巨寇”,像清朝終其一朝都在和這種地下社會之間上演絞殺和反絞殺,如“天地會”、“白蓮教”、“天理教”、“哥老會”等。
對照上面的原則,漢武帝殺并無什么政治抱負的“黑老大”郭解就有點令人摸不清頭腦了。這是為什么呢?只能說是郭解太江湖習氣、太不了解政治了。
郭解郭大俠是難得入史的豪強之一,《史記·游俠列傳》幾乎一半的篇幅都在寫他。
郭解,軹(今河南濟源)人,換今天的話來說,他從小便是蠱惑仔一枚,斗毆殺人、替人出頭甚至偷墳掘墓無所不為,不過運氣好從未落入法網。成年后便顯出“大哥”風度,折節為儉、以德報怨,以“任俠”享大名,很是干了些“義薄云天”之事,比如:其外甥仗著他的勢力喝酒時喜歡不管他人死活地灌酒,一次終于在酒席上把人灌急了一刀將其殺了,郭解找到此人并問明原委后認為自己外甥該殺于是放此人走路自行把外甥收葬了事。
可想而知,這類事情的存在必然讓他成為天下聞名的豪俠,以至于“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常十余車,請得解客室而養之”,這無疑就已經形成一個地下社會組織了。大概正是在這個時候,還是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的馬夫的衛青與郭解認識了,并有所交情。衛青發達后,顯然也沒忘記這位義薄云天的老朋友。漢武帝徙山東豪富于茂陵時,郭解找到了已身為大將軍、皇帝的小舅子兼姐夫的衛青,請求說情,不要讓自己遷徙。衛青遂上言“郭解家貧不中徙”,希望從漢武帝讓人所擬的豪強黑名單中將郭解的名字拿掉。
一般來說,皇帝這個面子會賣的,可惜遇到的皇帝是豪強且剛愎多疑的漢武帝,他毫無情面地駁斥了衛青的理由,說:“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此其家不貧”,一個老百姓能夠請國家的大將軍為他說情,他家不富有才怪。本來皇帝可能還不會注意郭解,他或許還可以渾水摸魚,逃避被遷徙的命運。但這下皇帝都注意他了,郭解全家這下想不遷徙也不行了。
不過,豪俠就是豪俠,到哪里都吃得開,遷徙關中后不久即與當地豪強打成一片,“解入關,關中賢豪知與不知,但聞其名爭與交歡”。而后,郭解的親信接連殺了參與徙解他們的楊氏父子及家人以及當眾詆毀郭解的儒生,因沒有證據證明是郭解指使,辦案的官員主張郭解無罪。顯然,郭解已打通一定級別的官員。但郭解碰到了硬骨頭,御史中丞公孫弘提出“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于解殺之,當大逆無道。”遂族郭解全家。
從上面史料可以看出:郭解生平是十足的黑幫老大風范,如果他只是在老家發展小弟是不會有什么大事的。但當衛將軍出面為其說話后形勢就變了,漢武帝劉徹敏銳地發現了問題,衛青執掌禁軍相當于京城衛戍司令,一個京城衛戍司令和一個傳統上不大臣服朝廷的地區的黑社會老大搞在一起是多么嚴重的事態,因此郭解必須入關置于朝廷監控之下,但此時武帝還是給了郭解一條生路的。而郭解竟還愚蠢地在漢武帝眼皮底下發展自己的黑社會組織,這就是絕對的是取死之道了,當兩起殺人案暴露后,郭解雖然在司法上把自己擇地很干凈,但公孫弘犀利地指出了他的危害——一個已經不用自己動手就可以除掉敵人,而且還有公務人員為其說話,這樣一個黑幫頭目存在于帝闕之下,那還了得?
因此,除掉郭解實際是漢武帝導演、公孫弘執行的一次專項“打黑”,原因就在于郭解的勢力已經滲入了政治領域,已不是普通的江湖混混。
一、秀才娘子作伴
說的是南宋中期,臺州府城東門外有一條通靈江的河濱,河水清澈,滿河魚蝦,上有一條石拱橋,有護欄可供人憑吊河道風景,兩岸綠柳成蔭,花香鳥語,是東門外一個游憩的好景地。橋下河埠有三五級石級,是婦女姑娘們洗衣洗被之地,上游水更清,專供百姓洗菜淘米之用,上下坡分得極清。民眾稱此橋叫洗菜橋,或叫水菜橋。
這水菜橋附近居民都不是本城居戶,大都是外鄉遷住城廂的平民。
有一家姓謝的貧民,家主是個勤儉的老實人,每日販些東西來城內叫賣,有水果賣水果,有青菜賣青菜,是靠一對鐵肩膀從鄉下販進貨物來維持生計。他與妻子膝下沒有兒女,有個堂兄夫妻瘟疫亡故,留下一個女兒無人撫養,他們就將她抱過來,認做親生女兒養著。
這個孤女是寧宗時的宰相謝琛甫的遠房孫女,還是名相后裔,是否真假無史實可證,只可存疑了。
這姑娘有個男子名字,叫謝道清,從小生得聰明伶俐。那時候水菜橋有一家士子,是個窮儒,靠教授生徒度日,他的娘子是大戶人家千金,愛上那個窮秀才,私訂了終身,被父母唾棄,娘家從不上門認親。這娘子識文斷字,繡得一手好花,謝道清年幼無事做,就到秀才娘子家玩,秀才娘子見她活潑可愛,冰雪聰明,就教他識字讀書,閑來也學些針黹刺繡,日子容易過去。謝道清有一種過目不忘的天份,十二三歲就能對對子,做詩作詞。與秀才娘子成為不是姐妹的姐妹。
只因叔父沒有本錢,生活艱難,道清姑娘不得不幫著叔父做些舂米、磨粉等活計,當時臨海城的麥粉都是用腰磨磨出來的,所以謝道清大部分時間與嬸娘一道代人磨粉維持家計。至于洗衣洗菜淘米更是她的分內活計了。長大后,不好出頭露面,因此嬸嬸與叔叔出外小販,她就在家做家務。得空時才到秀才娘子家作伴,學些琴棋書畫,雖不精,卻能過人眼目。秀才娘子喜歡了,對她很親近。
二、欽差選妃
可是災難突然降臨到這位姑娘的頭上,16歲那一年,身上突然發出一身惡瘡,開始在手指上發起,逐漸上延,不上半年,全身長遍,連臉部也是一塊一塊的,不癢不痛,這塊好了,那塊長上,斷斷續續,連連綿綿,把個美貌如花的姑娘變成一個丑八怪。
原來說媒求親的門檻踏穿,現在門庭冷落,別人看到她還打個“潑雪消”來解悔氣。道清姑娘日日以淚洗面,叔父又無錢求治,只能採些清涼解毒草藥搓搓,結果弄得青一片紅一片,人人見了討厭。只有秀才娘子不怕丑陋,時常送些藥粉來給她醫治,也是時好時壞,不見療效。
只有秀才娘子似有所感觸,在豆寇年華生起這奇怪的皮膚病,必有其因果所在,因此勸丈夫不可待慢了道清姑娘一家,有時還送些衣物糧米接濟她一家三口,生活總算勉強度過。
道清姑娘被丑陋蓋身三年多,成為沒有人要的惡病女。
有一天,道清姑娘一早起來,到水埠上去洗菜,因為指爪臃腫,怕人家見了討厭,因此連衣帶袖浸在水里洗菜。她最怕別人看見,卻偏偏有人起早走上橋來,看見這姑娘低頭洗菜,連衣帶袖不見手,突然水中一陣紅光過去,看見水中姑娘的倩倩麗影,巧笑迷人,容貌端莊,有沉魚落雁之容。立刻高聲問道:“姑娘為何洗菜不抓袖?”
謝道清最怕人問話,但人家問了又不得不回答,就機靈的回答道:“客官不知,奴家這是有個典故的。”
橋上人更吃驚了,問:“什么典故呢?”
“真龍不露爪,露爪非真龍!”說過,菜已洗好,她站起來,盡量避開別人的眼光,飛一樣跑回家去。一路上水珠點點滴滴,直到自家門口,關了房門進房去了。
橋上的人現出驚詫與驚喜情色。客官你道這橋上的幾個人是誰?他們就是臨海本城人,在太子府當師爺奉命到臺州六縣選妃的欽差。他們知道,一旦明鑼響鼓的通過府縣官員去選后選妃的話,這班地方父母官就會拿雞毛當令箭,大張旗鼓的張揚其事,會弄得民間雞飛狗跳,有閨女之家就會受到上差的敲榨勒索,同時也會使民間為逃避選妃而瘋狂進行不待時的婚嫁,不但選不到好女子,而且會因選不到窈窕淑女而誤了欽命,得不到上賞,一生功名利祿也就完了。反之則會隨風直上九天,升官發財那是最起碼的事。因此這幾個欽差,反其意而行之,不但不亮出選妃的欽命,卻大量辟謠,說明京城選妃那是子虛烏有的謠言,有閨女人家別偏聽偏信。這樣一來,臺州民間由于道路閉塞,一切安平如常。
他們一行5人,其頭兒姓楊,叫楊俊來,是個鄉試舉人,一向在太子府效勞,他自告奮勇擔任臺州路選妃總管。他深通民情,要求他的副手們青衣小帽,微服私訪,從寧海入手,過天臺入仙居,到臨海,再黃巖、太平,為了求得神助,楊俊來一行人到了國清寺,在如來佛祖前禱告了,請賜一簽,結果求了五十一簽上上簽,拿起簽詞一看,原來是一首打油詩:
問津桃源上天臺,謝女詠絮靈水邊;
道是瓊臺夜月涼,清輝不露霓裳仙。
尋人至,婚姻吉,財源進,鴻運來。
他們看了似有幾分不解,但一點是肯定的,所要選的后妃在天臺,但是天臺縣已選遍了,再沒有出類拔萃的名媛淑女,難道這天臺是泛指的臺州,因臺州府治,曾經一度稱天臺郡,靈水邊又在哪里呢?仔細一想,過臺州城那條江就稱靈江,
那天一早,他從臨海城悅來客店起身,準備到大田東鄉這一帶臺州東郊魚米之鄉去訪察,因從媒婆口中得大田劉員外有一女子叫劉紫茵堪稱絕色,又有一個是屈員外之女叫屈三春的更是美貌,只因未遇良才,至今待守閨中,決心先將劉紫茵考察一番,列入冊內。他出了崇和門,在東水溝上行走,這時晨曦初露,清晨霧氣氤氳,隱隱約約,似真非真,似幻非幻,恍恍悠悠仿佛在仙境里行走。前面有條小橋,有石護欄擋著,在清晨嵐氣里顯得渺渺茫茫。楊俊來快步走上橋,倚欄遠眺,忽然聽得上流水響,順著水聲方向看去,他們看見一個頭堆觀音髻的姑娘正埋頭洗菜,奇怪的是那姑娘身材苗條,在晨霧里顯得飄飄渺渺,似有無限風情似的。再仔細一看,發現姑娘洗菜的衣袖與手一道浸在水里,在水流蕩漾中,隱隱有一種青光鱗鱗,似虛似幻,一時驚奇了就發出“姑娘,你洗菜為何不抓袖?”的問話。
出人意外的,新登基的理宗皇帝龍目一覷,卻選中了臨海水菜橋邊的一個貧家女子,姓謝名道清。她的名字與南宋朝廷共存亡,是下場最慘的太皇太后。后來有人考證道清名字與逃清同音,逃得清清爽爽,一毫不留之意。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3378-0.html漢史解密:漢武帝劉徹為何非要殺郭解這個游俠兒?是真的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