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末期,為應對美國所謂的“通靈部隊”,蘇聯組建了一支絕密的精神部隊,代號10003。由此開始,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展開了一場秘密的“精神戰”。
潛心打造“超人部隊”
蘇聯改革后期,即20世紀80年代末,一些癡迷于“心靈感應”、自稱具有特異功能的人開始受到蘇軍總參謀部的高度重視。最初編制只有10個人。莫伊謝耶夫親自指令阿列克謝·薩文上校出任10003部隊的部隊長,并明確規定其職務為將軍級。
10003部隊的一切都是以心靈學為發端的。心靈學是研究人類生活中發生的超出常規而又很難以科學加以解釋的一些精神現象的學科,又稱人體特異功能研究,或“超心理學”。
蘇軍總參謀部之所以做出上述異乎尋常的決定,其根本原因是為了應對美國。此前,美國因不滿足于僅用常規手段搜集蘇聯情報,已經開始實施所謂“星門”計劃,將有特異功能的人用于開發超自然力武器。為此,五角大樓與中情局密切協作,雇傭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秘密打造所謂的無所不能的“通靈部隊”。在五角大樓庇護下,這些科學家運用人的非凡能力,潛心研究穿墻術、隱形術、千里遙感術和意念殺人等特異功能,并夢想依靠“遙感能力”使蘇聯的核導彈失靈。面對這種形勢,蘇聯不甘落后,其特種精神部隊遂應運而生。
神奇預測多個事件
20世紀90年代,10003部隊研制的一種超高頻輻射器日臻完善。解密文獻證實,這是一種非致命性武器,其生物效應可遠距離傷人,甚至能使人發瘋。有段時間,莫斯科地區有很多受害者不堪忍受神秘聲音的干擾,紛紛向中央和地方媒體反映,希望有人能救救他們。
1990年初,10003部隊得到其特異功能者提供的重要情報:英國格拉斯哥地區一個核設施可能發生爆炸。他們隨即以“巧妙”的方式向英國人做了通報。出人意料的是,英國人相信了,立即進行檢查,在最后一刻果真成功地防止了一場極其嚴重的生態性災難。
10003部隊人員還預測過1991年發生在蘇聯遠東堪察加半島的地震。
古怪研究屢屢受挫
像美國一樣,蘇聯10003部隊也同樣做過一些荒誕不經的研究,其中最突出的是創建“千里眼”實驗室。為此,10003部隊聘用200多名具有特異功能的“千里眼”從事研究工作,其目的旨在刺探一些普通人用常規手段無法弄到的“絕密情報”。
據稱,這些“千里眼”能從電視畫面上“看出”一些國家政要,譬如美國總統的健康狀況。這些“千里眼”充當克格勃高級間諜,為克里姆林宮執行秘密任務,他們中有人化身游客深入美國境內,就近監控美國總統,然后將獲取的情報以“心靈感應”的方式發回莫斯科。這些具有特異功能的“千里眼”還通過環線天線“感應”查找大洋深處的美軍潛艇及燃料加注基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可悲的是,這些“千里眼”研究工作不但長久不見有多大進展,而且其提供的相關情報還往往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因此,隨著蘇聯的解體,“千里眼”實驗室也就跟著關門。
二戰時期,蘇聯軍隊的總參謀長的華西列夫斯基表現可圈可點,他別具一格的參謀方式可謂空前絕后,讓人不得不佩服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平庸”掩飾下的聰明。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斯大林一直以軍事強人的形象出現,唯我獨尊、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排兵布陣亦聽不進別人半點意見,即使總參謀長朱可夫元帥的建議也常常被他斥責為“胡說八道”,一不高興還撤了朱可夫的總參謀長職務。
接任總參謀長的華西列夫斯基,有了前車之鑒,聰明絕頂的他,為了使自己不蹈前任朱可夫的覆轍,于是就耍了點“小手腕”,居然經常讓斯大林“順從”地采納自己的意見。
華西列夫斯基采取的辦法是,在斯大林叼著煙斗作戰略部署之前的閑暇中,就在他周圍東扯葫蘆西扯瓢地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軍事問題,既不系統,也不高深。但說著說著,斯大林就靈光乍現,趕緊一二三四五地部署戰略要點,居然沒有大錯。另外,在斯大林召開軍事會議時,坐在斯大林身旁的華西列夫斯基也是要發言的,但每回說到戰略戰術都是語無倫次,十分啰嗦,往往使與會者聽得一頭霧水。結果呢,自然要遭到斯大林呵斥。怪就怪這類軍事會議“民主集中”后,由斯大林拍板作出的決策常常被實踐證明大都是“英明”的。
華西列夫斯基
盡管華西列夫斯基久經沙場戰功赫赫,但同僚心里瞧不起這個毫無建樹的總參謀長,認為他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很不到位,故對他多有鄙視,但華西列夫斯基總是一笑置之。其實在軍事會議上,華西列夫斯基說的戰略戰術部分根本就不希望其他人聽清楚,讓斯大林一個人能聽明白就行了,然后“潤物細無聲”地作用在斯大林的決策中,目的就達到了。
如果你真的認為華西列夫斯基很平庸,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1942年7月23日,斯大林格勒告急,斯大林派華西列夫斯基上將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線協助指揮戰事。當德軍從兩個方向對斯大林格勒發起第一次進攻時,華西列夫斯基在炮火中指揮守軍頑強抵抗。戰事進入膠著狀態,斯大林召集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擬定反擊計劃。兩位將領擬定的計劃獲得斯大林的批準。華西列夫斯基出任南部戰線斯大林格勒地域作戰的總指揮官,指揮三個方面軍的蘇軍圍殲了斯大林格勒地域的30萬德軍。
1943年1月18日,斯大林格勒會戰后,華西列夫斯基被授予大將軍銜,并獲“蘇沃洛夫一級勛章”,這是蘇軍首次向高級將領頒發象征統率級別的獎章。2月1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命令,授予華西列夫斯基“蘇聯元帥”軍銜,以表彰他為斯大林格勒會戰所作出的貢獻。
1943年7月5日,希特勒為了重新奪回東部戰線的主導權,在庫爾斯克戰線發動了“堡壘作戰”。盡管德軍攻勢猛烈,但華西列夫斯基在作戰第一線指揮蘇軍進行頑強有效的抵抗,終使德軍喪失攻擊能力甚至后撤,8月3日,華西列夫斯基率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展開大規模反攻,11日收復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可夫,這是蘇軍收復的首座大城市。庫爾斯克會戰德軍損失50多萬人,1500輛坦克、3500架飛機、3000門火炮。
庫爾斯克一役后,德軍從此元氣大傷,再也無力阻止蘇軍前進。華西列夫斯基指揮麾下百萬蘇軍強渡聶伯河,收復克里米亞半島,解放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挺進到東普魯士德國本土。1944年4月10日,在攻下被希特勒稱為“絕對攻不破的德意志精神堡壘”的東普魯士城市哥尼斯堡后,斯大林親自打來電話說,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已決定授予華西列夫斯基“蘇聯英雄”的稱號,并授予他第二枚“勝利勛章”。這令華西列夫斯基激動不已,因為在整個蘇德戰爭中,只有大元帥斯大林和朱可夫元帥同樣獲得兩枚“勝利勛章”。
取得東普魯士戰役勝利后,華西列夫斯基奉命返回莫斯科,開始擬定遠東地區的對日作戰計劃。1945年8月初,華西列夫斯基出任遠東蘇軍總司令,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的同時,華西列夫斯基的遠東蘇軍三個方面軍從三個方面向日本關東軍發起強大突擊行動,不到一周便挺進到東北中部地區。8月17日,日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發電報給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宣布日軍投降。至此,華西列夫斯基指揮的遠東戰役以擊斃日軍84000人,俘敵近60萬人的勝利告終。時年50歲的華西列夫斯基,又一次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
二戰結束后,華西列夫斯基出任蘇軍總參謀長和蘇聯武裝力量部副部長,1949年3月出任蘇聯武裝力量部部長,1953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59年起,出任蘇聯國防部總監察組總監。1977年,82歲的華西列夫斯基與世長辭。他的回憶錄《畢生的事業》一書,對研究二戰及二戰期間蘇軍最高統率部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2733-0.html10003部隊:冷戰時蘇聯組建的一支神秘超人部隊不該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