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司馬昭派出三路大軍伐蜀,蜀漢大將軍姜維退守劍閣,與魏將鐘會對峙。
就在此時,魏將鄧艾偷渡陰平,率領萬余人穿越七百里的山區,直插蜀漢的腹地。
后主劉禪聞訊后,立即調兵遣將,將駐守成都的軍隊派出,去阻擋鄧艾的進攻。
就這樣,蜀漢亡國前最后一戰爆發了,不過此戰往往被人們忽略,這到底是一場什么樣的戰斗呢? 一、戰前雙方的情況 先說曹魏方面,主將是征西將軍鄧艾,他善于用兵,長期率軍駐守西北,抵抗姜維的進攻,屢立戰功,是曹魏朝廷中數一數二的名將。
當時,鄧艾雖然只率萬余人偷渡陰平,但這些將士一直跟隨鄧艾駐守前線,身經百戰,戰斗經驗豐富,戰斗力很強。
可以說鄧艾率領的這支軍隊都是精兵強將。
再看蜀漢方面,后主劉禪也打出了自己手中所有的牌。
主將由威望極高的行都護、衛將軍諸葛瞻擔任,手下將領也都是蜀漢開國功臣的后裔,包括張飛的孫子張遵。
劉禪還派出了駐守成都的幾乎全部的主力部隊,人數遠超鄧艾所部。
然而,蜀漢方面的軍隊,都缺乏戰斗經驗,特別是主將諸葛瞻更沒有臨陣對敵的經歷。
二、諸葛瞻戰前部署犯錯 諸葛瞻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兒子,但客觀而言,諸葛瞻既沒有臨陣經驗,也缺乏治國的才略,果然在戰前他就犯下大錯。
蜀漢方面得到鄧艾偷渡陰平的消息并不算晚,所以立即派諸葛瞻率軍北上。
當諸葛瞻抵達涪縣時,鄧艾的軍隊尚未出現,這時候他居然猶豫不決,不知道時該前進,還是就地防守。
此時,尚書郎黃崇站了出來,多次勸諸葛瞻不要猶豫,迅速派出軍隊搶占險要,無令敵得入平地。
黃崇是蜀漢開國功臣黃權的兒子,他頗有見識,知道鄧艾的軍隊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精銳,所以蜀漢軍隊只能搶先占據險要,然后就地防守,阻止敵軍長驅直入,進入成都平原。
但是諸葛瞻依然猶豫不決,到最后黃崇甚至痛哭流涕。
三、雙方交戰的情況 事情正如黃崇所料的那樣,鄧艾的軍隊殺到后,首先就擊敗了蜀漢軍隊的前鋒,這時候諸葛瞻居然放棄了涪城,率軍退守綿竹。
鄧艾知道自己手中的軍隊不多,所以攻城對其非常不利,于是使用激將法,下書給諸葛瞻說若降者必表為瑯邪王。
諸葛瞻當即大怒,斬殺鄧艾的使者后,率軍出城決戰。
初戰時蜀軍占據上風,鄧艾的兒子鄧忠、部將師纂敗退。
鄧艾大怒道: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還要斬殺兩人,忠、纂馳還更戰,大破蜀軍。
最終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全部戰死,與此同時,張遵、黃崇等人也戰死沙場。
消息傳到成都后,后主劉禪震驚,最終被迫出降。
不過,司馬炎還是稱贊了諸葛瞻,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 免責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2617-0.html歷史人物解讀:蜀漢亡國前的最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什么?最后結局如何?是真的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