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史上,大小喬這對姐妹花頗為出名,二人分別嫁予了當時聲名鵲起的孫策和周瑜,可正是亂世紅顏多薄命,孫策周瑜皆是英年早逝。
那么,在三國那樣一個紛爭的年代,沒了丈夫庇護的大喬、小喬,后來的結局如何?
大小喬:有點像陪襯的出場
史書上關于大小喬的記載并不多,而這兩位的出場也只是凸顯那些英雄人物的順帶。
《三國志·周瑜傳》說,公元199年12月,孫策在帶著周瑜攻打皖城的時候,意外得到了橋公的兩個女兒,這兩人皆國色也,于是看對了眼的孫策和周瑜這哥倆就下手了: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
而從這描述看,大小喬更像是作為戰利品第一次在歷史上露了回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小喬還可能并非正妻,只是作為妾被娶進門的。
《三國志》里說的孫策和周瑜娶大小喬,用的都是納,即納妾的納。
而且雖然史書上并未有孫策和周瑜正妻的記載,但當時的孫策周瑜都已二十五、六,且兩人均是名門出身,這個年紀在當時來說應該已經有妻室了。
或許在有些人看來,美女英雄是絕配,但且不說大小喬是否心甘情愿嫁予孫策、周瑜二人,這對姐妹花就此開啟了悲情人生卻是實實在在的。
因為僅僅不到半年,大喬就守了寡。
大喬:孫策死后就隱身了
公元200年5月,意氣風發的孫策本想趁著曹操跟袁紹互毆之際奇襲許都來個漁翁得利,沒成想,上天壓根不給他這個機會——孫策在一次外出打獵的時候,被人暗算,結果重傷不愈,不久就翹了辮子。
臨終之際,孫策囑托大喬照顧好幼子和吳國太,而這也是大喬在史書上的最后一次出場,自此,她就跟隱身了一樣,留給后人的只有無盡的猜想。
有人說大喬在孫策死后不久就郁郁而終,頗有種殉情的浪漫色彩。
不過這更多的只是一些文人的自作多情罷了,要是大喬真為孫策殉情,想必會被孫吳政權大書特書一番,可史書并無記載,可見多半當不得真。
另有人說,大喬按照孫策的囑托,跟東吳的那些大臣一起輔佐孫權,以長嫂的身份幫孫權穩定了政權,受到孫權的禮遇。
這一說法滿足了人們的期待,較為主流。
還有一種猜測說,因為孫權忌憚大喬及孫策的兒子孫紹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把他們搬到了一個鄉下地方,神隱了起來,就此度過余生。
這個也頗有根據,孫權當時之所以能繼承孫策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孫策的兒子孫紹年幼,而隨著孫紹年齡的增長,自然會有危及到孫權的地位的可能性,為了扼殺這個可能性,孫權將其和孫策的遺孀大喬一起冷藏起來,也是有可能的。
小喬:余生將周瑜的子女拉扯長大
相較于大喬,小喬似乎就更幸運些了。
因為從公元199年她嫁給周瑜到公元210年周瑜去世,她至少跟著周瑜過了十來年的安寧日子。
不過周瑜去世之后,沒了靠山的小喬不僅需要在亂世中求生存,還需要將周瑜留下的二子一女撫養長大,而這對一個弱女子來說,無疑是十分艱辛的。
但好在,她堅持了下來。
周瑜的二子一女最后皆有著落,其中長子周循娶了東吳的公主孫魯班,次子則娶了東吳的宗室之女,女兒則嫁個了太子孫登。
史書上并未記載小喬何時去世的,而如今留存的三處小喬墓也讓其終老于何地成了謎。
據其中之一位于安徽廬江縣的小喬墓說法,小喬于公元223年去世,享年47歲,其余生都是在幫周瑜守墓。
其實相較于大多數在亂世中流離失所的平凡女子來說,二喬嫁給了當時地位顯赫的人物,雖然在史書中也只是陪襯,但至少有了個安穩,也算是幸運的了。
正像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道出的那樣,在那樣一個紛爭的亂世之下,紅顏有的,只是無奈。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1875-0.html歷史上的大小喬究竟是怎樣的??孫策和周瑜死后她們去哪了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