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秉承數千年變革和開放的精神氣韻,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接續推進改革開放這場偉大革命,繪就了壯闊恢宏的歷史畫卷,創造了世人驚嘆的人間奇跡。實踐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這生動詮釋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待揚鞭自奮蹄”、矢志不渝推進和深化改革開放的政治自覺和歷史主動。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激蕩的時代背景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能否應對好這一大變局,關鍵要看我們是否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面對未來,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
2024年1月18日拍攝的盾構機始發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問題。這充分宣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絲毫不動搖的堅定決心,有力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如磐石的改革定力、革故鼎新的改革氣魄、赤誠為民的改革立場和浩氣長存的改革擔當,全面體現了我們黨始終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戰略清醒和政治堅定,向黨內外、國內外昭示了當代中國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的一貫性、確定性、穩定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非凡的政治氣魄——持續奮斗進取的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新進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放眼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和政黨,能有這樣的政治氣魄和歷史擔當,敢于大刀闊斧、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也沒有哪個國家和政黨,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推動這么大范圍、這么大規模、這么大力度的改革。
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改革開放越往縱深發展,發展中的問題和發展后的問題、一般矛盾和深層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務和新提出的任務越交織疊加、錯綜復雜。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給我們提出的新考題比過去更復雜、更艱難,這個時候更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斷把改革向縱深推進。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面對既定奮斗目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戰略自信,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必須“敢于突進深水區,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較真碰硬”“敢于接燙手山芋”,“真槍真刀推進改革”;必須以“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意志,彰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義無反顧、堅韌不拔、風雨無阻推進改革的巨大政治勇氣和強烈責任擔當。為此,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2023年1月10日拍攝的從上海虹口區北外灘空中俯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陸家嘴片區(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強烈的宗旨意識——堅持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邏輯起點、價值旨歸。“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著眼點。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告訴我們,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讓人民群眾收獲改革帶來的豐碩成果,是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的不竭動力。同時,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全面深化改革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從思想到方法,全方位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的根本政治立場和鮮明價值追求。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只有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形成廣泛共識,人民才會積極支持改革、踴躍投身改革。眺望前方的奮進路,一切改革的推進,都離不開人民的力量。改革無論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牢記宗旨、以人民為念,都要“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都要懂得“現代化不僅要看紙面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為此,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就要牢記“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就要堅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背后查找體制機制弊端,找準深化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就要及時深入了解群眾實際生活情況怎么樣,群眾訴求是什么,改革能給群眾帶來的利益有多少,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只有堅守人民至上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才能匯聚起更加深沉而磅礴的力量。
鏗鏘的前進步履——推動時代發展的根本動力
改革之路無坦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這是對新時代改革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新征程上譜寫改革新篇章的鮮明昭示。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思想理論創新引領改革實踐創新,以總結實踐經驗推動思想理論豐富和發展,從改革的總體目標、主攻方向、重點任務、方法路徑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戰略性、指導性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論斷,科學回答了在新時代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在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告訴我們,變化的是發展時序,不變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始終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充滿信心、矢志前行,才能不斷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迎來改革開放的新紀元。我們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形勢,就是因為我們始終走在自己認準的道路上,不改方向,不改它路。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就是要讓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最大制度優勢充分彰顯,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告訴我們,變化的是實踐基礎,不變的是解放思想。只有始終強化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于突破、開拓前行,才能不斷獲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的新成果、取得改革開放的新成就。面對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實踐,我們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未來,必須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堅持解放思想和實踐探索辯證統一,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現實課題,在思想上不斷實現新突破,在實踐上不斷取得新飛躍,讓觀念更新、思想出新、理論創新始終為改革開放宏偉實踐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動力之源。
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告訴我們,變化的是目標任務,不變的是不懈奮斗。只有始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牢記使命、堅毅前行,才能不斷創造承前啟后的新業績、開創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面臨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嚴峻考驗世所罕見。精神在、魂魄在,力量就在,生機就在。我們必須永葆奮斗精神,決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決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怠,決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自覺做銳意進取不懈怠的堅定者、勇于創新不停滯的奮進者、敢于斗爭不僵化的搏擊者,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讓“中國之制”繼續鍛造新優勢,讓“中國之治”不斷開啟新境界,奮力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創造事業發展新輝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9679-0.html以求變之勇奮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弄潮兒
下一篇: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