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期待已久的2023北京文化論壇即將開幕。此時此刻,論壇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精心籌備中,全國關注,世界矚目,人們翹首以盼……
在踏上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北京文化論壇應運而生, 它敲響了民族文化繁榮復興的最強音,彰顯著文化強國建設的首都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文化復興看成民族復興的前提條件。北京文化論壇,不僅是一場北京舉行的在地文化盛會,也是一場承載民族文化復興的希望盛會。
2023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更是全國萬眾一心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恰逢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以上這些都將賦予本屆北京文化論壇以特殊的時代意義與歷史使命。
2023年7月9日,游客在天安門廣場游玩。(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北京文化論壇戰略升級,擔當文化強國新使命。2022北京文化論壇的成功舉行,再為首都增添一張文化金名片。2023北京文化論壇升級為國家級文化論壇,這在全國尚屬首例,是迄今為止中國面向世界的首個國際性文化類論壇。在階段性任務和目標上,北京文化論壇這張全國性文化金名片將承載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使命,將以世界性文化名片呈現于公眾面前。這對于北京來說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同時也象征著首都在文化強國戰略中將承擔更大責任更大擔當。
本屆北京文化論壇將在更高層面堅持首善標準,展現新姿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戰略部署。對標黨的二十大報告部署要求,2023北京文化論壇,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為全國人民呈上滿意答卷,以更加高昂的姿態面向全國和世界。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將文化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國家戰略高度,文化自信成為“四個自信”中最根本方面。本屆北京文化論壇錨定世界文化強國目標再出發,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生動實踐的經典案例。
戰略升級的北京文化論壇,是堅持文化自信增強首都文化功能的有效路徑之一。論壇以國際性文化論壇的標準要求,不僅將自身打造成為全球性國際文化名片,也是講述北京故事和傳播民族文化的窗口,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對話,世界將通過這一窗口更加深入了解首都北京、了解中國。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文化建設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標黨的二十大部署要求,以首善標準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不斷增強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傳播交流、服務保障功能,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2023年,北京文化論壇戰略升級,北京市委市政府強調要從堅持首善標準服務國家工作大局的角度來辦好論壇,論壇的籌備與舉行成為年度重點工作之最。作為當前北京增強文化功能的重大工程,北京文化論壇的舉行必將進一步強化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傳播交流、服務保障這五個方面功能。
2023年6月21日,從景山上向北眺望可以看到鼓樓。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回顧過去一年,展望論壇未來,戰略升級的北京文化論壇已成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標志性事件。“傳承·創新·互鑒”是北京文化論壇的永久主題,這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北京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理解與努力踐行。傳承、創新、互鑒,單看只是三個簡單的詞語,在文化層面上,我們可以認為傳承是根脈、創新是路徑、互鑒是方法,但這是其一,只是就文化而談文化的層面。殊不知三者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關聯,互相支撐,并深刻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文化強國戰略方針。
“傳承·創新·互鑒”這一主題,從根本上體現了文化實踐中對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核心理念的生動詮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多個場合從不同角度針對文化保護、發展和建設發表重要講話,并提出一系列關于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戰略性命題,具有極大重要性與啟示性,體現了理論堅定和文化勇氣。縱觀這些講話內容,論壇主題的契合度,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維度:
第一,文化傳承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時指出,“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隨后北京即修訂新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和出臺新版城市規劃。
第二,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要代代守護也要與時俱進,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出一系列戰略性部署,如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推動文化科技融合,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培育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倡導文化消費新模式等。北京實施文化科技雙輪驅動,努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在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不遺余力。
第三,倡導文明交流互鑒共謀未來。文明互鑒與相互交流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首都北京自古以來就是文化文明融合交流之地,在漫長歷史綿延中不斷融匯全國各民族文化精華。當前北京不僅是全國文化中心,還是國際交往中心,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明交流互鑒理念的首善之區,而北京文化論壇“互鑒”主題正是對這一理念的有力踐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最后指出,要“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首都北京,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歷史文脈與現代創意相得益彰。北京是千年古都,見證了中華民族歷史的滄桑變遷。北京是全國文化中心,要率先垂范傳承民族文化血脈。首都文化發展即是國家戰略,北京文化論壇對內引領全國,對外傳播中華民族文化,我們要始終堅持首善標準和文化自信,奮進新征程,使北京文化論壇閃耀京華大地。
(作者系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866-0.html戰略升級 打造國際文化名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戰略升級 打造國際文化名片
下一篇: 把握文化發展規律 推動文化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