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頒獎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在新時代科技事業發展實踐中,我們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積累了許多重要經驗,主要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堅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堅持培育創新文化,堅持科技開放合作造福人類。這些經驗必須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八個堅持”內涵豐富,立意深遠,為做好新時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增強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
2024年2月26日,拍攝的位于貴州的“中國天眼”(無人機全景圖片,維護保養期間拍攝)。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條重大原則,其中第一條原則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首要的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要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完善領導體制,善于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加強戰略規劃、政策措施、重大任務、科研力量、資源平臺、區域創新等方面的統籌,構建協同高效的決策指揮體系和組織實施體系,保證科技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凝聚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科技強國建設事業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加強對科技工作的組織領導、科學管理,全力做好服務保障,真正使黨始終成為全面建設科技強國最可靠的主心骨。
——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中,歷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這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就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各方面作用,調動產學研各環節的積極性,強化面向重大科學問題的協同攻關,形成共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工作格局,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科技命脈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就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要樹牢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融通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自主攻關產品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使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形成產業,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2024年 7月5日,河北省河間市一家鉆頭制造科技型企業的工人在生產車間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時首次提出“四個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個面向”融科技、經濟、國家與人民于一體,符合科學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政治規律,深刻道出了在胸懷“兩個大局”背景下科技發展的戰略方向,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擘畫出清晰的發展路徑。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就要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深刻理解和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的趨勢,勇于直面和積極參與全球范圍內圍繞科技制高點空前激烈的競爭。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和服務經濟發展的需求和方向,以加快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努力讓科技創新更加符合國家核心利益和重大需求,為國家重大戰略決策部署提供科技支撐。要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人民追求高品質生活面臨的現實問題,提高民生科技供給質量和水平,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創新決定未來,改革關乎國運。隨著我國科技事業快速蓬勃發展,我們越發感受到與生機勃勃的科技創新局面相比,相關體制機制上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必須依靠深化科技領域改革進一步消除阻力、釋放活力。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要求,“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就要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科技競爭優勢。要進一步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相結合,不斷完善分類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以及科技獎勵、收入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讓更多優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創新活力。
——堅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就要堅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要增強系統觀念,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完善科教協同育人機制,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特別是要突出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并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構筑匯聚全球智慧資源的創新高地。
——堅持培育創新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深沉的創新基因和顯著的創新精神,造就了燦爛的創新文化。創新文化影響著科技的生成、發展與傳播以及創新的進程和結果,因此創新文化是國家創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資源,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就要堅持培育創新文化,用創新文化激發創新精神、推動創新實踐、激勵創新事業,持續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持續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加強科研誠信和作風學風建設,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科研人員志存高遠、愛國奉獻、矢志創新,使崇尚科學、追求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堅持科技開放合作造福人類。科學無國界,競爭有規則。隨著全球進入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的復雜性、系統性、協同性顯著增強,國際合作正在成為各國推動科技創新必須面對的一個選項。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科技創新是人類共同應對風險挑戰、促進和平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可見,科技競爭應該是相互促進、彼此互動、深入合作的良性互動,共同發揮好科技推動世界發展、造福世界人民的積極作用。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就要堅持科技開放合作造福人類,要深入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敞開胸懷、打開大門,統籌開放和安全,深入踐行國際科技合作倡議,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拓寬政府和民間交流合作渠道,推動科技開放合作,在開放合作中實現自立自強,為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人類發展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讓科技更好造福人類。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奮進新征程,讓我們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奮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勝利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歷史偉業。
作者單位: 民進中央研究室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8198-0.html“八個堅持”引領科技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以強大的戰略定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下一篇: 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