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共赴,新歲同歡。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既樸實真摯,又催人奮進,對2023年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出堅實有力步伐進行了回顧,也對2024年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展望和部署,激勵著我們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奮進的姿態和更加實干的擔當,堅定不移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奮勇前進。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在這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我們接續奮斗,砥礪前行,頂住重重壓力,克服種種困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防范化解風險,積極推動經濟持續復蘇,全力增進民生福祉,積極擔當大國責任,看到了更美的風景,也收獲了累累碩果。
“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回望過去,我們要看到,當今世界正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逆全球化趨勢抬頭,全球性問題加劇,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依然突出。與此同時,國內面臨的風險挑戰也不容忽視,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國內大循環堵點痛點依然存在,洪澇、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有效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無限風光在險峰,輕舟已過萬重山。回望過去,我們更要看到,在黨中央堅強有力領導下,我們有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健全現代化產業體系,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行綠色低碳生活風尚,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無論是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讓“大寫意”變成“工筆畫”;還是舉辦精彩紛呈的成都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譜寫“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時代華章;抑或是舉辦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中亞峰會和以“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的首屆“良渚論壇”,開啟中外對話新篇章……我們不難看到,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行穩致遠。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營造更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攜手廣大同胞共享民族復興偉大榮光。
游客在海南省海口市日月廣場逛古風市集(2023年2月19日攝)。新華社照片
新的一年,我們要提振信心,穩中求進。越是關鍵處,信心越重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來不可能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要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力以赴朝著目標奮勇邁進。當前,面對國內外紛繁復雜的環境,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提振信心。要從戰略全局出發,保持定力,頂住壓力,練好內功,站穩腳跟,切實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堅決提振發展信心。與此同時,更要堅持穩中求進。盲目大膽地前進,容易馬失前蹄;尊重規律而行,才能穩扎穩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穩”,是基礎和前提,在把握好“穩”的基礎上順勢而為,推動向前,才能順利實現“進”的目標和方向,做到善作善成。
新的一年,我們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一方面,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從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協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和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等各領域改革,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深化改革創新,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促改革,形成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多主體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另一方面,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在經濟全球化日益蓬勃發展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而是需要通過對外開放與合作來促進發展和繁榮。我們要始終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和技術交流,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強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加強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為中國式現代化贏得更多發展空間和機遇。
武漢陽邏港一期碼頭(2023年7月5日攝,新華社,無人機照片)。
新的一年,我們要精準施策,改善民生。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以及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新的一年,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施策,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抓好就業問題,既要大力改造傳統產業,也要積極培育新業態,鼓勵各地落實落細各項就業優先政策,打好就業創業幫扶“組合拳”,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重點聚焦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領域,助推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續取得新進展。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產業、文化、生態等多方面發力,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深入實施“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促進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實現有機融合,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新的一年,我們要求真務實,久久為功。“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的關鍵要素。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我們要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力讓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同時,要持續深化調查研究,切實落實“四下基層”制度,深入群眾聽民聲、察民情、問民需,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實在在的成效。
望遠能知風浪小,凌空始覺海波平。充滿生機和希望的2024年已經來到。站在新的更高的發展起點上,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習近平主席的諄諄叮囑和殷切關懷化作前進動力,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進展新突破,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省“八八戰略”創新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6085-0.html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奮勇前進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理響中國】用新的奮斗創造新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