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勉勵他們再接再厲,堅持和發(fā)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fā)展“楓橋經驗”20周年。奮進新征程,我們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要求,使其在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發(fā)揮更大效能,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實踐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在傳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諸暨楓橋干部群眾創(chuàng)造了“發(fā)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此后,“楓橋經驗”從一個小鎮(zhèn)走向全國,成為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面旗幟和“金字招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為“楓橋經驗”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多年來,各地緊緊依靠群眾探索創(chuàng)新,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從完善信訪制度,到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從遼寧沈陽牡丹社區(qū)的“三零”工作法,到福建明溪縣“僑鄉(xiāng)楓橋”解紛工作法…… “楓橋經驗”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不斷豐富發(fā)展,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基層治理的鮮活故事,鋪就一座又一座溝通黨心民心的連心橋,持續(xù)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2021年8月18日,貴州省龍里縣谷腳鎮(zhèn)高堡村的刺梨種植區(qū)域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基層治理的關鍵。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實踐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是“楓橋經驗”的本質特征,基層黨組織是基層治理的“領頭雁”。我們必須在黨的旗幟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匯聚起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礴偉力。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要完善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發(fā)揮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強化政治引領,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把各領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強化組織引領,推進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chuàng)新,全面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在組織基層協(xié)商活動、增進共識、促進團結等方面的作用。強化能力引領,加強基層黨委、政府、人大、政協(xié)、群團等組織的工作能力,選優(yōu)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本領。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縱觀“楓橋經驗”60年發(fā)展歷程,盡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好、發(fā)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yè)幫扶、收入分配調節(ji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一老一幼”服務等工作。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充分相信和依靠群眾,發(fā)揮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作用,順應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愿望和要求,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更好地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努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為黨長期執(zhí)政、國家長治久安奠定扎實的社會根基。
6月12日,游客在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雙湖村的一家茶室喝茶聊天。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筑牢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法治根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新時代“楓橋經驗”不僅寫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黨的二十大報告,還寫入了《法治中國建設規(guī)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必須堅持依法維護社會秩序、解決社會問題、協(xié)調利益關系、推動社會事業(yè)發(fā)展,必須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huán)境,才能促進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堅持和發(fā)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 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到新時代全民普法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深入弘揚憲法精神,全力培育全社會法治信仰,持續(xù)提升公民法治素養(yǎng),將法治意識、規(guī)則意識深入人心,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讓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成為常態(tài)化思維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人民群眾在每一次執(zhí)法過程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堅持和發(fā)展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更加重視基層基礎工作,充分發(fā)揮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層的作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要把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普法重點,從群眾生活入手,講群眾聽得懂的話,在實時普法、公益普法、精準普法上下足功夫,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立足當地文化特色,尊重社會公序良俗,引導群眾運用法律手段、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問題,加快推進實現社會治理法治化,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發(fā)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yōu)楝F實,緊緊依靠人民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wěn)致遠。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4149-0.html以新時代“楓橋經驗”書寫基層治理新篇章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推進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