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號召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是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我們必須增強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自覺性、主動性,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
領會全會精神,堅定改革信心。當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們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為學習重點。通過認真學習,提高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樹立正確的改革觀,深入領會繼續推進改革對于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大意義,明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和實踐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解決發展中現實問題的必然選擇。
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我們還要與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相結合,抓好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刻理解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以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全面把握全會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部署和新要求,努力用全會精神及黨中央決策部署統一思想、指導行動,進一步堅定改革必勝的信心和決心,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把黨中央關于繼續推進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2024年7月2日拍攝的位于太行山深處的林州市石板巖鎮景色。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加強宣傳引導,凝聚改革共識。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要通過輿論引導、媒體宣傳、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和渠道,深入宣傳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和成功經驗,闡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闡釋繼續推進改革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和重大原則,解讀《決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和改革任務等,提高全社會對繼續推進改革的認識,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此外,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宣講活動,充分運用典型案例、翔實數據進行講解,深入分析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和重大意義,以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所面臨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幫助人民群眾深化對全會精神的理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及全會精神上來,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形成全社會共同支持、積極參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圍和行動合力。
抓好措施落實,探索改革路徑。一切美好的藍圖都是一招一式干出來的。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當前,為了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見效,我們要當好推進改革的行動派、實干家,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深入研究和謀劃改革突破口,細化工作安排,加大推進力度,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實,推動改革措施落到實處、抓出實效,促使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近年來,全球經濟循環格局發生復雜變化,給我國改革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迫切需要加強實踐探索,尋求新的改革路徑和方法,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提高抓落實的本領,拿出實招硬招精準地解決問題。同時,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更要創新改革方法,創造性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運用數字化等多種手段提高改革效率和質量,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注重制度建設,完善改革評估。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經驗總結和科學制度體系,也是推動改革實踐不斷向前發展的制度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一方面,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改革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充分釋放體制機制活力;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設,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善于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誠然,我們的制度體系還要完善,但當前突出的問題在于很多制度沒有得到嚴格執行。”“如果現有的制度執行不好,再搞新的制度也是白搭。”因此,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見效,在重視和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還需要建立健全改革評估機制。加大督察和問責力度,完善對改革工作的檢查、評估和總結,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不斷改進和優化改革措施,增強改革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使各方面制度更科學、更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努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穩健前行。
2024年1月18日拍攝的盾構機始發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改革推進。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抓好改革的事情,關鍵也在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四十多年改革實踐表明,我們黨始終是改革的倡導者、推動者和領導者。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依然需要堅持黨的領導,以充分發揮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定力和能力。正是基于黨的領導的極端重要性,在全會《決定》系統闡述的繼續推進改革必須堅持的六大原則中,第一條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是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決定整個系統運行的關鍵所在。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當前,為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見效,特別需要廣大黨員干部以更好的精氣神和工作狀態投身改革實踐。為此,必須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加強黨自身的建設,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過程,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適應黨領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所需。同時,采取有力有效舉措,調動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他們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從而使黨的領導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實踐需要、人民期盼,不斷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作者系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15485-0.html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
下一篇: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